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
——基于实践取向

2018-03-31 20:30曹英梅
三晋基层治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专业化幼儿教师技能

曹英梅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朔州 036000)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内涵及意义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教师队伍发展和教师自身提高的必然,也是更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就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而言,有相关研究指出,其包括“教师职业专业化”以及“教师个体专业化”两个方面。“教师职业专业化”强调教师队伍群体的提升过程,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结果。“教师个体专业化”旨在每一位教师通过专业学习、训练和自我提高而不断促进个体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扩充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道德等,从而促进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相对而言,教师个体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教师生涯中,依靠学校或相关的专业组织,通过接受终身的教师训练,学习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技能,提升自身教师专业道德,从而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并且最终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无论是从幼儿教师本身还是学前教育事业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当代教育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专业化发展推动了幼儿教师个人在职业意义上的发展。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改变过程。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幼儿教师的发展是一个教育从业人员从接受教师教育的师范生,到新入职教师,再到经验逐渐丰富的专家型或教育家型教师的持续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发展的重点内容。这种专业成长从纵向来看是一个持续职业生涯的过程;从横向来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不断反思、成熟和创新的过程。

其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助于一个教育团队的成长。教师作为教师教育构成的主体之一,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中具有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唤醒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担当起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任,把自身发展、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和谐统一起来。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幼教学校,尤其是教师教育院校要重视学校对于教师教育队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完善学校的专业化发展功能,逐步建成教师能够获得发展学校。

第三,就教育教学实践而言,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将给幼儿成长和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教育实践,这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幼儿教师对幼儿能够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能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够根据保教保育计划组织开展活动;善于为幼儿创设安全、健康的氛围;全面促进幼儿的完整发展等。可见,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幼儿教育事业及幼儿成长至关重要。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本质上强调的是其成长与发展的历程,故有生长性和漫长性两个特点。

幼儿教师专业化相比于其他职业的专业化,其发展过程中有更为显著的不断积累的特点。幼儿教师过去的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其当前教育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新起点。因此,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幼儿教师的思想、态度、价值、理念、知识技能和行为表现,都要持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不断适应保教活动的变化,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才能在发展过程中把握主动。另外,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有其阶段性,从职业角色来看可总结为职前教育阶段、入门适应阶段与在职任教阶段。

其次,幼儿教师专业化与其他教师专业化发展相比更具有复杂性和实践性。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0—6岁学前儿童,他们在身体、心理、社会发展方面有其相应的年龄特征和特殊规律,这决定了学前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复杂性。幼儿教师是学前儿童智力与能力开发与发展、社会性发展的引导者,应根据幼儿成长规律和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创造性开展工作,挖掘幼儿发展潜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在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与成长。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构成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虽然学者们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通常来说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的基础,它对于学前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其重要地位要求幼儿教师具有牢固的专业理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专业理念与师德”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专业理念强调职业理解与认同、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认识与表现等。高尚的师德要求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事业。这是幼儿教师高尚的思想品质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幼儿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其次,要关爱幼儿。幼儿教师对每一个幼儿都要关心、保护、尊重、理解、信任、鼓舞和期待,全心全意地服务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关爱幼儿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第三,团结协作。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与配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幼儿家长、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提高保教质量的保障,也是幼儿教师高尚师德的具体内容。最后,为人师表。幼儿爱模仿,而且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差,幼儿教师的劳动更显其示范性。幼儿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运用自己的行为展示高尚的思想品质。

(二)专业知识

掌握必要的知识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幼儿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幼儿发展知识。这是教师引导和促进幼儿发展的必备基础。第二,具有比较广博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即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技能和一般文化知识。第三,要掌握幼儿保育和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专业人员的核心知识理论。教师为实现专业目标,必须善于“科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足够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和教学法等知识理论。

(三)专业能力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做中学,是幼儿教育的本质特点。《专业标准》树立了“能力为重”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要掌握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能力。专业能力是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该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因素。

四、基于实践取向的幼儿教师专业化培养路径

在教师职前的培养中,对教师进行专门化职业化训练是其核心,具体路径:

(一)树立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的理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性发展的过程,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在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渗透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专业发展意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确立专业化的培养目标体系

目标起着导向和激励的重要作用,在幼师培养过程中,明确的专业化目标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都应体现《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培养规格进一步细化专业发展的各项内容和标准。目标体系要立足于凸显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设置决定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重视课程整合与优化,突出学生专业素养的整体培养。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中“公共课+专业课”的模式,使课程结构体现综合性和多元化,可以搭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结构,另外,还要注重开发选修课程和隐性课程。课程形式灵活多样,使学生在多样化理实一体的课程学习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践能力的发展

课内实践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师范院校要确保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三年不断线,每学期根据教学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主要有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二是专业学科教学技能;三是特长技能,主要有音乐、体育、美术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

课外实践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如手工制作大赛、歌手大赛、书画大赛、演讲赛等,激励学生积极投身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之中,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从事学前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好常规教育见习和实习的基础上要增加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加强过程指导,并有相关的考核评价制度来保障其实效。

(五)建立“校—园”合作共同体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有宝贵的资源,要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资源与优势,通过与幼儿园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和良性的互动关系,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也会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实践性知识与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通过与作为教师专业化实践基地——幼儿园的合作来完善人才培养,输送合格幼教师资。除了传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合作关系,“校—园”合作共同体的建立也是互惠双赢的模式。幼儿园通过与高校合作,在职在岗的幼儿园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来提升理论水平,可以通过科研合作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也会在合作中碰撞产生新的思想和理念。高校在与幼儿园或早教机构合作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职业能力和师德素养。可见,“校—园”合作共同体的建立无论在幼师职前培养、入职适应还是职后工作阶段都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2012,(1)号文件.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黄人顺.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张天乐.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侯德华.新时期学校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专业化幼儿教师技能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画唇技能轻松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