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向作用研究

2018-03-31 19:36李成实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士代表领域

李成实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 湖南 怀化 418000)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媒体代表人士”这一概念,是从统战工作实际出发作出的重要论断,不仅拓宽了统战工作的范围,也进一步丰富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媒体代表人士概念的提出,为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尤其是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特点及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媒体代表人士这一概念以来,新媒体代表人士就作为统战工作对象纳入到党委、政府的工作中,也成为学术界和有关研究部门关注的重点。作为统战工作的新对象,新媒体代表人士这一群体必然有其独特之处和不可替代的社会影响。

(一)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特点

第一,来源广,成分复杂。新媒体因其开放性、即时性和交互性功能,迅速赢得了市场。据2017年8月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2]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代表人士这一群体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大。从其来源看,既有新媒体从业人员(新媒体的管理者、运营者),又有从事新媒体内容制作和传播的网络意见人士。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有的是专家学者,有的是传媒人士,有的是商界精英,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偶像明星,有的是大众草根。正因为来源广泛,决定了新媒体人士成分必然复杂多样、良莠不齐。在意识形态领域,新媒体代表人士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看法,在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掩护下,他们发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所降低。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积极引导,使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向作用。

第二,层次高,专业性强。新媒体代表人士不仅来源广泛,成分复杂,而且还各有专长,能言善辩,极富号召力。作为新媒体人士中的代表,与一般新媒体人士相比,他们拥有比一般人更深厚的专业知识、更宽广的眼界、更敏锐的思维、更独特的视角,他们对一些热点或突发性问题往往能进行全面理性的分析,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能够获得大众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新媒体代表人士拥有网络信息发布的主动权,熟悉网络传播技巧和传播规律,尤其是善于操控网络水军、把握网民心理,从而引领舆论热点、掌控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涉及到比较敏感的问题,新媒体代表人士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知名度和专业知识,主动设置网络议题,将事件一次又一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知识水平高、引导舆论有力的优势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添砖加瓦。

第三,能量足,影响力大。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代表人士中的网络意见人士有了更宽广的活动平台。过去我们要了解一个专家学者、影视明星或重大事件,只有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而且只能充当受众。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与应用,为我们了解日新月异的世界提供了便利。在微博中,网络意见人士很好地体现了能量足、影响力大这一特点。比如网络大V,他们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条很不起眼的微博只要经过他们转发就会迅速火起来,他们时刻引导着网络的言论和话题。据统计,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中,千万以上粉丝的网络大V超过200个,百万以上粉丝的大V超过3300个,这些大V在网上可谓一呼百应,极具号召力,影响力不容小觑。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出现了诋毁党的领袖、质疑英雄人物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一些网络意见人士的导向作用不无关系。因此,统一战线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代表人士能量足、影响力大的特点,引导他们弘扬正能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二)新媒体代表人士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可以用12个字来形容,即非常复杂、非常尖锐、非常严峻。新形势下,特别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以互联网为主战场展开了激烈拼杀。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在意识形态领域拥有了最大的话语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一再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再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的根本原因。然而,现实是新媒体代表人士在互联网领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他们掌握着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引导着网络的发展方向。可见,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引导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向作用,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媒体代表人士良莠不齐,在利益驱使下,有的人会铤而走险,在一些重大舆论事件和社会公共事件中扮演不光彩角色,他们的存在和所作所为给网络舆情管理、话语权的维护和主流意识形态治理增加了不小难度系数。

二、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向作用的现实意义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任何时期都不能忽视,只能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统战部门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正向作用。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9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统领着社会意识形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战场转移到了互联网,马克思主义能否占领网络阵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占领网络阵地有两种办法:一是主动发声,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二是加强管理,引导网络舆论发展走向。在网络世界里,新媒体代表人士是引领网络发展方向、弘扬主旋律的关键点。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大V、微博大V等都是名气大、影响力大的社会人士,他们能在重大节点、重大时段、重大网络舆情面前及时发布信息、及时澄清事实真相,疏导网民情绪、引领舆论民心走向,是传播中心的核心点及关键所在。统一战线要认真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充分引导他们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治国理政不仅需要方法,更需要艺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问题,干成了许多想干而又干不成的大事,其中就包括统一战线领域的问题。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做好新媒体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要解决问题,就需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才能达到应有效果。比如网络问政,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执政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即时性,即官方机构和群众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发表观点或看法;二是具有平等性,即官方机构和群众都享有平等话语权;三是具有互动性,即官方机构和群众能通过网络平台积极互动。基于以上三个特征,互联网成了群众表达诉求的便捷渠道,成了政府宣传方针政策、倾听民声的有效平台。然而,并非所有网民都能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真正能对政府行为作出回应的大多是新媒体人士中的代表人物,政府出台的政策通过他们的解读、讨论会引起群体的格外关注。所以,新媒体代表人士既是网络民意的代言人,又是政策法规的宣讲家和传播者。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战工作,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有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一旦放任自流,新媒体领域必将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的汇聚地、不良信息的泛滥地、奇谈怪论的丛生地,从而加速风险的流动,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一定威胁。贝克曾经说过:“风险社会中的各种风险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之相对应的责任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也在不断拓展,责任不再局限于此时此地,而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3]正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风险打破了时空界限,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逐渐增大。就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来看,趋势总体向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特征。一是主流意识形态在新媒体领域的引导力存在弱化现象;二是社会突发事件被上纲上线,上升为意识形态问题,冲击着民众心理;三是一般意识形态问题被上升为政治问题,引发民众对社会制度的再思考或质疑。新媒体代表人士发挥正能量的存在,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统一战线要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他们数量大、层次高、社会影响大,是新媒体领域的中坚力量,既能充当抵制不良信息、粉碎谣言蜚语、净化网络空间的斗士和先锋,又能充当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和引导者。

(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新媒体代表人士从数量上讲只占网民总数的一小部分,但是他们在互联网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其他网民相比,新媒体代表人士属于引领者、组织者,也是意识形态阵地的掌控者。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引导,使其高度认同国家制度和党的领导,让他们成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者、传播者和捍卫者。放任不管就是统战工作没做好,有些网络意见人士或网络大V在网上就会口无遮拦、用语偏激,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从而动摇和瓦解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损坏党和国家的形象,不利于社会团结稳定。统一战线要加强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引导他们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理性发声,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新媒体代表人士从成分上讲非常复杂,有的是专家学者,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行业大亨,有的是草根明星,他们的思维、价值及观念复杂多样,具有不同的政治意识、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利益诉求多元化、政治意识多样化、价值取向个人化必将使得新媒体代表人士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既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优势,也要整合各方价值观念形成社会共识,营造安定、团结和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向作用的有效路径

(一)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大统战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但是,对于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丰富的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究竟如何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向作用,还需要全党共同努力。一是要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始终坚持好党管思想、党管媒体这一重要原则和制度。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正向作用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让新媒体代表人士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增强政治认同感。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政策法规,带头落实统一战线工作主体责任。二是要发挥统战工作相关部门的合力作用。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单靠哪一个部门、哪一家单位是不行的,需要党政齐抓共管,特别是要发挥好统战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相关部门、单位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五个纳入”工作的督查与考核,做到既要管单位也要管班子和领导干部,形成大统战工作格局,以强有力的工作合力真正把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及《条例》精神落到实处。

(二)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建立经常性渠道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加强线上互动和线下沟通。就线上互动而言,统战工作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事实,要摆正姿态,加强对新媒体传播规律和传播趋势的把握,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传达给新媒体代表人士,引导他们增强政治责任感、认同感,让他们在关键时候有声音、重大节点能亮剑。就线下沟通而言,统战工作相关部门要广开渠道,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引进新媒体代表人士进入体制内工作,弥补政府部门对新媒体应用的基本需求。二是统战部门要经常约见新媒体代表人士,真诚地向他们征求意见和建议,让新媒体代表人士既能畅所欲言为党和国家建设建言献策,又能让他们施展才华肝胆相照。统战部门要真心与他们交朋友,鼓励新媒体人士利用网络平台设置议题,真正表达社情民意,最大限度凝聚人心,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三)教育培养新媒体代表人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4]新媒体代表人士作为新社会阶层中的一部分,理应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在头脑里自生,需要党和政府通过宣传教育、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和方式去引导管理,提高新媒体代表人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只有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新媒体代表人士才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外,还要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大新媒体代表人士在党委和政府的比例,特别是在人大、政协、工商联等组织中要扩大比例;另一方面要鼓励党内人士积极投身新媒体领域,充分利用他们自身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引导网络舆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7-08/04/c_1121427672.htm.2017-08-04.

[3][德]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猜你喜欢
人士代表领域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2020 IT领域大事记
WHEELS IN MOTION
领域·对峙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