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探析

2018-03-31 19:31崔言鹏
三晋基层治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

崔言鹏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海淀 10009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正确理解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内涵对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必要性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历史的逻辑统一的基础上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对历史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实践要求的全面把握。

(一)历史的逻辑

坚持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无产阶级政党成立后不久,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强调党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的领导作用。列宁也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指出只有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初步阐述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同“两条路线”的斗争中,提出了掌握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的领导权,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1942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中第一次出现“党领导一切”的概念,“党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党的执政地位,建立了领导国家政权的体制机制。毛泽东在1962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2]在70年代,毛泽东进一步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改革开放初期,个别领域出现了否定和削弱党的领导的倾向,邓小平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务虚会上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予以批判,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面对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和传统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的弊端,邓小平在1980年1月《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1982年,彭真同志在起草宪法时,把“党的领导”写入了宪法序言。2000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再次重申了“工农兵学商,党是领导一切的”的思想。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思想,直到党的十九大正式向全党提出。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基本前提。“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坚持历史的逻辑的统一,是对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领导经验的总结,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继承和发展。

(二)国外的教训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纷纷丧失对国家的领导权,有的大党老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甚至完全瓦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放弃了党的领导,另一方面是是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违反了执政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改革时期,主动放弃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放弃党的执政地位,施行多党制、总统制。利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武器,以“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并且修改宪法,取消苏联共产党执政的法律地位,进而彻底丧失了对国家的领导。除此之外,在历史上违背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将“党的领导”变为“党的管理”,混淆了党的“领导”和“执政”的不同功能。将“党的领导”理解为干预和包办一切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甚至可以任意发号施令,强迫人民“接受”和“服从”。

正如江泽民在2001年4月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

(三)实践的要求

一段时期,一些地区党的领导出现了弱化的现象,没有前提的讲党政分开。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党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复苏仍然缓慢,局部冲突和动荡时起彼伏。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竞争向更深层次扩展,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各国执政党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党肩负的历史任务,但是前景光明,道路艰辛,这就要求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格局和矛盾交织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冲破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的束缚。当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没有减弱,宣传手段日新月异,一些领导干部对重大问题含糊不清,一些群众政治观念淡化,意识形态工作面临重大挑战,这更要求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凝聚共识,汇聚社会发展正能量,增强向心力,确保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取得胜利。

从党内形势看,当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8956万名党员,建立了457万个基层党组织,其中187万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建立党组织。但党的建设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缺乏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仍然有待加强;“四风”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受复杂执政环境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和党的执政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党的十九大重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实践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内涵

“领导”的本来含义指“率领并引导”。政党的领导的含义,由于不同时期面临的环境和任务不同,领导作用的具体形式不同,对政党的领导的定义也不同。依据政党与权力的关系,可将政党的领导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依靠权力的领导,即执政条件下的领导。此时政党的领导主要依靠所掌握的执政资源来施加影响,有时甚至会带有强制性,但政党的领导也要受法律的制约;二是非权力的领导。此时政党的领导主要靠它的政策正确或者以往的政绩威望,来施加“影响”而非强制,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号召、说服。[4]但是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执政条件下是可以交叉融合的,事实上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为人民谋利益,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这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必然性。本质特征是事物本质的根本表现,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的特色。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论是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具有最大的理论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优势和纯洁性优势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正是由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了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经济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深入推进的,党的领导优势再一次显现。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习近平多次强调,党是“众星捧月”的“月”,是“坐帐军中”的“帅”,这表明在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是居于核心地位和最高地位,在中国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大于中国共产党,其他政治力量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党第一位属性是政治属性。提高政治领导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这阐明了“一切”所包含的内容和领域。“一切”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泛指各级、各部门、各领域、各行各业。“东西南北中”泛指中国所有的地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持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维护同盟者的利益,积极发展协商民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把握高校工作的领导权,高校党委是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持党校性党,把党校姓党贯穿于党校工作始终。

(三)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这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核心要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对党员干部和党组织政治上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围绕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来展开的。

增强“政治意识”,就是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政治问题关系道路问题,关乎政治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保守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增强政治意识,要靠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核心是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敢于担当,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总之,增强政治意识,是“四个意识”的首位,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首要内容。

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着眼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着眼大局就是要把握时代要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国内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从国际看,努力推动建设国际新秩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正确定位大局后,必须服务大局。广大党员干部要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维护大局,就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得起考验,时刻紧绷政治纪律这根弦,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总之,大局意识实际就是一种责任担当,是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重要体现。

增强“核心意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第二,在党内,坚持中央委员会及其常务委会这个核心,坚持党的集体领导。第三,在中央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内,坚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正是因为确立毛泽东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正是因为确立了邓小平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在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确立的。

增强“看齐意识”。一方面要向党中央看齐,另一方面要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实质就是要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但看齐并不意味着取消差别,要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要互补互济,达到和谐统一。看齐意识也是施行民主集中制的目标。充分发扬民主,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总之,看齐意识是“四个意识”的落脚点和归宿,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首先,要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就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再次,贯彻落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最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尊崇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

(四)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这指明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基本原则。总揽全局,就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谋大局上,即把握政治方向,决定重大事项,推荐重要干部,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维持社会稳定。”[5]协调各方,就是“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好同级组织之间,上下级组织之间以及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使各方面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6]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意志成为国家意志,推荐重要干部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通过国家政权实施党领导国家和社会,总揽而不包揽,协调而不替代。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以及党和国家交给组织的任务上。这就要求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问题上由集体讨论,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必须支持行政单位的领导依法行使职权,将党委、党组领导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相结合。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实施不是排斥党委、党组的领导,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有利于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三、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策略

不同时期党的任务不同,对党的领导的要求也不同。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提出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任务。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

(一)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领导的全过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正如邓小平指出,党的领导就是服务,党的领导的职责就是给人民群众指出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工作覆盖面,联系群众,吸引群众,团结群众。严防脱离群众,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脱离群众是最大的执政危险。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同时不断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真正体现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二)区分党领导一切和党管一切

党领导一切不等同于党管一切。党的领导主要指对国家生活、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引导。主要靠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靠他的政治正确来实现。党管一切,意味着党对所有事务事无巨细的组织和指挥,意味着党做决策和部署,国家政权机关和社会全都要执行,是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的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不意味着坚持党对一切事务的管理。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放在把方向,议大事,谋大局上。

(三)严守党不是权力机关的边界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性质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其本质属性。国家政权除了具有阶级属性以外,还具有公共属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构,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权力机关,是国家的领导机关,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国家的领导机关绝对没有直接命令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苏联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党成为超越国家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正确划分党的职能,制定权力清单,严守党不是权力机关的边界。

(四)坚持党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党管干部原则

党的政治核心地位有三层含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民主专政组织体系的领导核心;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事实决定的,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决定的。习近平也指出,“党是最高政治力量”。在执政情况下,党的领导的实现是与党的执政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党通过向国家机关输送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权机关中建立党组,通过党组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这就要求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人民满意为判断标准,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提高领导班子的专业化水平和决策水平,发挥党组在本单位的领导核心作用。

(五)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

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形成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的笼子。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和规范化,必须确定党的领导职责,坚持优化、协同和高效为原则,推进党政职责分工,这是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的前提。必须制定和完善党的领导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注重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同时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的执行力,一手抓完善,一手抓执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