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俊
(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及总结吸收国内外处理生态问题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哲学智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为了解决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现实问题应运而生的。[2]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3]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和新论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带有强烈的时代问题意识,是为了解决我国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理论精华。纵观习近平的从政经历,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在逐步深化,在不同时期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当今时代,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习近平及时总结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客观规律,顺应人类历史演进的时代趋势,为了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了“中国智慧”,也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此外,习近平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该倡议一经提出便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而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抓好全球生态治理工作,保护好人类生活的地球家园,正是由于习近平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所以他的生态文明思想能够成为指导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普遍真理。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尤其在经济建设领域成效显著,保持了几十年连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坚持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也演变成为民生之患,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百姓过去盼温饱,求生存;现在盼环保,求生态。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人民群众越来越期盼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涉民生、民意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民生需求放在第一位,始终围绕人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整体谋划发展思路。基于此,习近平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新论断,[4]要求把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他强调,要把人民最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抓牢抓实,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指出,一是要打造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良好生态环境,培育更多的绿水青山;二是要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公共生态产品,让人民享受更多的生态红利。这些提法都反映了习近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彰显了以人民利益为重的“生态民生”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正日渐清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发展,总结其经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坚持因地制宜,勇于开拓创新。习近平无论是在地方从政时期,还是在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始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上的不同实际情况,从而探索出了“正定旅游”模式、“海绵城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习近平在实践中坚持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二,坚持实践出真知,干在实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归纳,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提炼升华,并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精髓。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实践放在第一位,用实践检验真理,在实践中提炼出真知灼见,从而推进各项工作。[5]正是因为习近平能够深入实地调研,立足实践,脚踏实地,务求实效,所以才能够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大胆实干,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发展。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因此,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各施其责,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面对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习近平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平淡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用“绿水青山”代表资源环境,用“金山银山”代表物质财富,他的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重要论断遵循了唯物辩证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充分凸显了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将“绿色发展”确立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使之成为指导“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6]随着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已被绝大多数民众所接受。目前,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介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构建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参考。[7]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始终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强化贯彻落实,努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价值取向,推动人类与自然整个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要为老百姓守住“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要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离不开制度和法治的强有力保障,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治理体系也必须要有相配套的法治体系作支撑。对此,习近平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他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出发,专章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要求构筑起由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便于为生态法治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自然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从依法治国角度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了全新的阐述,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上升到了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9]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10]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执政”理念的深化,也体现了我们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惠民”政策,保障人民生态福祉,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坚定信念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