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龙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
在马克思的很多著作中都有涉及到共同体的思想,并用共同体的思想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采用唯物史观的视角,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和详细的论述,阐释了个体和社会共同体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解放所使用的重要工具。2017年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给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高举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更加深入学习马克思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将马克思共同体的精神实质和我国的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和谐社会的有效进程。
共同体的思想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当时亚里士多德把共同体解释为一种共同善的形式组合[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权的重要性,他们一致建议资产阶级成立契约式共同体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主体性。从共同体思想的产生到马克思真实共同体思想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都对共同体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不同层次论述了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哲学思想家黑格尔从多角度讲述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联系,认为市民社会共同体就是物质交换方式的总和。费尔巴哈认为共同体是以爱为中心。费希特提出了法权概念的法治共同体。一些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立足于阶级制度本身,抵制社会的不平等和分化,提倡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相处的理想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理论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的思想,对马克思后期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对于前人共同体思想进行了合理的整理分析,对一些有利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挥,对一些不利的思想进行了纠错和改造,让共同体思想更加丰富有内容。马克思对于共同体也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共同体应该是共同利益和意识下的产物,其展示的是人的本质和人的协调统一发展。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马克思花费了毕生心血对共同体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使得共同体的思想更加具有完整性。对于马克思共同体的思想,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进行探索。马克思前期的思想转变主要是从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并对德国近现代哲学共同体思想进行了辩证地分析。在中期,马克思对资本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批判,并写下了《资本论》伟大巨作。在后期,马克思对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的一些治理结构和规章体系进行了仔细探索。由此,我们发现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研究在不断地递进和升华。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来看,我们可以将共同体分为三种阶级意识形态,分别为:自然共同体、抽象共同体和真实共同体,这正是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所讲述的三种形态。
第一,自然共同体。我们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书中可以看出,古代社会主要是各个氏族和家庭聚在一起的公社制度,他们通过土地、劳动、血缘和婚姻等关系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共同体。这种由于自然关系而组建的共同体就是最早的自然共同体。在自然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不是独立存在,他们之间都是相互的依赖联系;每个成员的劳动不是为了自我的满足,而是整个共同体的发展;每个成员必须依附于共同体,时刻都得要从共同体的利益角度出发。在这种自然共同体背景下,人们丧失了个人自由和独立性,使得他们不能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自然共同体的产生是由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所决定,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这种自然共同体也就逐渐的消失了。
第二,抽象共同体。随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自然共同体出现瓦解,抽象共同体逐渐形成。在这一阶段,人们的生活物质和社会关系得到了大的发展,个人的自由独立性也有所进步。然而在这种抽象的共同体中,人们开始依赖于物质,并没有完全的成为自由人,他们也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社会的分布不公使他们不断地受到剥削和压迫。在抽象共同体中,资产阶级虽然一直在提倡着人的自由、平等和权利,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去进行实践,而是将其作为他们的统治工具,不断地对工人进行剥削和奴役。马克思对于此现象做出指示,在个体和共同利益发生冲突矛盾时,共同利益就使用与个人利益相违背的方式进行,这就是抽象共同体的形式。资本主义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价值利益,采用抽象共同体的形式进行掩饰,以加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第三,真实共同体。通过对前面自然共同体、抽象共同体的考察,马克思发现人们在这些共同体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没能获得充分的保障。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才能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才是真实的共同体。真实共同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那时的生产力非常先进,物质财富也是非常的丰厚,人们不再依附于物质和他人,也不再受到压迫和剥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展,实现其人生价值。真实共同体是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让人们之间相互的联合回归到人的本质,将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起来,使得人们可以和谐幸福的生活。共产主义共同体有效地解决了人的自由发展问题,打开了通往自由人联合体的大门,每个人作为自由的个体而存在,人们的自由权利和自由个性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共同体中,人才能作为一个自由整体呈现出来,才能获得个人自由,从而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展变革进行了新的阐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我们只有深入探索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共同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处处都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马克思共同体首先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进行了仔细观察,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并不是抽象的个体,他们是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的现实个体。现实的个体呈现出两个维度,个体维度和共体维度,他们是一种物质所代表的两种不同属性。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不能将个人作为实体还原共同体,也不能将共同体作为实体来还原个体,他们两者是一种共生关系。当我们对个体和共同体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应该以两者的共生关系为基础。马克思在对共同体开展考察论述时,从古代社会的“自然共同体”、资本主义社会的“抽象共同体”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真实共同体”三种社会形态进行比较研究,根据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采用唯物史观进行多角度辩证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有关共同体思想结论。从这一点可以发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相一致,两者有机的融合交织在一起。若只是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补充和证明实体,不能全面综合的思考问题,这会造成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理念,片面的把握马克思的思想,没能理解其精华所在。马克思还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对共同体和个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个体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根据历史事实,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总结出来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对马克思共同体的社会形态变化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论述,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个体和共同体的理想状态。
通过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我们发现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进行了毕生的寻找和探索。马克思共同体学说是阐释人自由发展的重要理论,从古代社会的“自然共同体”、资本主义社会的“抽象共同体”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真实共同体”三种社会形态中可以看出,个体在共同体中的自由程度在不断地递进,个体在共同体中的自由发展也是马克思共同体的价值诉求。在最初的自然共同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局限在共同体的范围之中,并完全依赖于共同体,他们没有独立自主意识,更没有个人自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个体开始有了选择的权利和自我的认识,他们不愿被约束和控制,并不断地突破共同体的限制,寻找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抽象共同体中,个体逐渐从共同体中分离出来,对共同体的依赖不断减小,他们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平等。进入共产主义的真实共同体社会,物质生产力更加的丰富,个体可以任意地支配和拥有各种物质,他们可以在这个美好的社会里自主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类经过了“人的依赖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共同体是验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对共同体的发展考察,我们很容易发现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在共同体的三个阶段中,人类社会逐渐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在自然共同体阶段,个体将血缘、劳动、土地等作为联接枢纽,他们基本没有独立自主性,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赖于共同体。古代社会呈现的是共同体为本位的社会形态,共同体对个体具有很强的约束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进入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以共同体为本位的社会形态也逐渐消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共同体的特征也稍微发生了一些变化,共同体对个体的约束力也慢慢减弱。在这个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会对个体进行重新改造,使个体形成一种新的观点和看法。[3]这时期个体开始有了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念,他们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物质的交换也频繁发生,人们之间不再具有依赖性。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共同体发展到自由人联合体阶段,它摆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个体的运动场所不再受到局限,可以在所在地方进行发展[4]。通过以上共同体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方向我们也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
从马克思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个体在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中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并与社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在马克思共同体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从古代社会“人的依赖”、资本主义社会“物的依赖”到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全面发展”三种不同时期社会共同体,这些都是人和社会在统一发展过程中共同体所呈现的不同形态。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人和社会是相统一的,人存在于社会的共同体中,社会共同体是由人的存在组成。社会共同体是人存在的外在表现,人的存在是社会共同体的深刻内涵。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改进,人类进入了更高级的社会共同体形态,个体不再依赖于社会共同体,这给我们造成了人与社会共同体相分隔的假象。在真正共同体中,社会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人类也有了自我意识和对自由的追求。个体的自我认识和对自由的追求,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然而,个体要实现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一方面需要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个体创造一个充足的物质环境和舒适的精神环境,另一方面个体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发展理念,提高自我认识,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素质。因此,在马克思共同体发展过程中,人和社会发展相统一,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和促进,共同向前发展。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简明地阐述个人和共同体之间的交叉联系,指引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进道路。马克思曾写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6]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以当前经济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层建筑,很好地解释了社会主义发展思路。随着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的召开,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任务也更加的巨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时刻,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可以有效解决一些现代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7]。人的本质中包含有个性、兴趣、喜好、运动和道德等自由发展,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完整自由人联合体的基础特质。马克思共同体正是指引着自由人朝向社会价值观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个人的协调统一,是社会制度下应运而生的过程,也只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成功。人类的解放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解放,其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而只有当人们的这些方面和国家所要求的保持一致,人类的解放才能最终实现[8]。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共同体的基础,社会共同体又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进入社会发展新时期以后,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们的公众责任和自由意识。然而,社会上也涌现出了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这些错误的思想意识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为了抵制这些极端的个人主义,国家应该运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充分发挥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本质,大力发扬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树立以社会主义价值为方向,加强人们的社会道德理念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所构想的是一个全民共同富裕的社会,每个人共同的赚取财富、拥有财富和共享财富。马克思指出,要让每一个人参与到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通过全民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控制,让社会生产力得到不断地提高,确保每个人的合理需求权益在此基础上能够获得最大满足。[9]社会共同体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财富得到不断的增加,每个人都能在这样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拥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我们进行社会化生产的最终目标,在生产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物质生活财富会一步步丰盈,他们的体力和智慧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与运用。[10]马克思指出,要培养社会人的所有属性,使他们具备高度文明来享受物质的生产。[11]马克思真正共同体就是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高度有效的统一起来,在大力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努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制定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们共同拥有财富,以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规划和谐社会是共同体理论在新时期的一项伟大实践。马克思社会共同体从人的多维度实践出发,将人和社会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构建起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共生相统一的画面。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巩固人们的自由平等地位,强化人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的决心,将人的自由发展当作一项新的标准。在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合作和帮忙、相互发展和共享、相互支持和信赖,这些都很好地改善了社会关系,缓解了社会矛盾,规范了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积极有效地加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发展马克思共同体可以很好地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服务社会的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准备。只有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才能最大化的激发每个人的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一种新时代下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