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康 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畜牧兽医水产站 福建上杭 364217
舟形嗜气管吸虫病是由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的气管、支气管和气囊或眶下窦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舟形嗜气管吸虫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2016年6月25日笔者接诊了一起番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上杭县蓝溪镇黄谭村一番鸭养殖户共饲养番鸭约350羽。该养殖户于2016年5月初购进番鸭雏苗,1日龄时注射了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3日龄接种了小鹅瘟、细小病毒二联活疫苗,15日龄和30日龄各接种了禽流感灭活疫苗,以放牧和补饲的方式饲养于黄谭河边,鸭群早晚投放全价颗粒饲料和玉米,白天多在黄谭河边活动,生长较为正常。在50日龄时,发现部分鸭子出现咳嗽、气喘症状,陆续发生死亡。畜主曾使用恩诺沙星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疫情没有得到控制。从发病开始到前来我处求诊已死亡25羽。
患鸭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精神沉郁,头颈伸直,张口呼吸,呆立一隅,喜卧,无力、不愿走动,强行驱赶时行动缓慢,食欲减少。病情较重的患鸭喙部变紫、肿胀,呼吸高度困难,伸颈张口呼吸,有较多的黏液从两侧鼻孔流出,甩头,最终因窒息死亡,少数鸭排绿色稀便。
患鸭羽毛松乱无光泽,普遍消瘦,胸肌萎缩,胸骨突出。现场共剖检6羽病死鸭,在6羽死鸭的气管内均发现有2~5条扁平、粉红色、大小约6.5 mm×3 mm、形状似瓜籽样的虫体,气管黏膜潮红、黏液增多。虫体两端卷曲并不断蠕动。其中2羽鸭的鼻腔还发现各有1条虫体。气管、支气管及肺部因黏膜受损均有程度不等的充血、出血和炎性分泌物增多变化。其他脏器无肉眼可见病理变化。
4.1 实验室检查 取虫体于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呈扁平叶状,粉红色,大小约为6.5 mm×3 mm,口位于虫体前端,无肌质吸盘围绕,有咽和食道,肠管发达并在虫体后端汇合,肠管内有许多盲突,睾丸、卵巢位于虫体后部,均为圆形,子宫发达,盘曲于肠环内,卵黄腺分布于肠环外侧,鉴定为舟形嗜气管吸虫。
4.2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剖检病变及虫体检查,诊断该病为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
1)停止放牧,提供清洁饮水。在鸭群活动的水域投放万分之一的硫酸铜或生石灰,以消灭淡水螺。
2)用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20~30 mg拌料饲喂,连用2~3 d。呼吸道症状明显的患鸭用0.2%碘溶液进行气管内注射,每羽鸭注射0.5 mL,注射1次基本可以治愈。
3)清理鸭粪及垫料并集中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以杀灭虫卵。
经采取以上措施,又出现5羽鸭子死亡,约一周后鸭群基本恢复正常。
1)畜禽一旦出现发病死亡,养殖户大多首先考虑传染病,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而常常忽视寄生虫病,有时寄生虫病也会引起死亡并造成损失,应引起广大养殖户足够重视。
2)螺蛳是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的中间宿主,灭螺就显得尤为重要。刚排出的虫卵内含毛蚴,毛蚴孵出后钻入中间宿主螺蛳的体内,在螺体内形成包囊,禽类吞食含囊蚴的螺蛳后被感染。进入5、6月份,本地的气温已经很高了,也是螺蛳大量繁殖的季节,养殖户可考虑改放牧为舍饲,提供清洁的饮水或使用硫酸铜或生石灰在鸭群活动的水域开展灭螺工作。所以消灭螺蛳就是切断该病传播的中间环节,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
3)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搞好环境卫生,定期驱虫,及时清理粪便、垫料并进行生物热发酵等都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4)近几年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在临床上逐渐减少,究其原因:首先是饲养方式的转变,以前养鸭大部分是野外放牧,简单粗放,而现在大部分改为舍饲,精心饲养,接触螺蛳机会没有了,从而切断了该病传播的中间环节,有效防止了该病的发生。其次是生态环境的改变,现在农业耕作方式转变,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且用量又大,常常流进溪流,所以对中间宿主螺蛳的生长繁殖造成了一定影响,从而减少了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