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梅
(凌源市林业局,辽宁 朝阳 122500)
1.1地理位置
凌源市地处辽宁省最西部,东距沈阳市550 km,西距北京350 km;地理坐标位于118°50′20″—119°37′40″ E,40°35′50″—41°26′60″ N。全市土地面积为3 275 km2。青龙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位于凌源市西南部,南至凌源市市界,北至青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界。规划范围包括青龙河及其支流清水河的全部河流水面及河流两侧的河滩地和防护林地,规划区总面积367.23 hm2。
1.2气候特征
规划区在全国热量带及干湿分区中,处于东亚季风区与西北干旱非季风区迂回区域内,由暖温带向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水热同季;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区域差异明显。春季干旱风沙大,夏季热而短,地面接收太阳光照充足,雨量多集中在7—8月,与高温相伴随;秋季秋高气爽,8月下旬雨量明显减少,天气晴朗干燥;冬季漫长,长达6个月之久,直到次年3月中旬才转入春季。
1.3水文水系
凌源市境内主要有四大水系:大凌河西支、青龙河、渗津河、四官营子河。境内河流总长度1 164.4 km,河网密度为0.36 kmkm-2。境内河流总特点是:河谷处于未形成阶段,河汊多,呈分散型东西或北南汇入干流。受降水集中、地面坡度大、覆被率低等影响,形成非饱和产流模式,降水大部汇成地表水排泄于河道,平时支流干涸,汛期则泛滥成灾。
规划区位于青龙河水系,包括青龙河干流及其支流清水河。青龙河是滦河水量最大和长度最长的支流,入河口位于滦河下游左岸。凌源市境内河长51.5 km,流域面积1 504 km2。
2.1湿地公园建设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具体举措
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意见中提出要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等。湿地公园的建设以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为根本,将有效保护扩大区域内的湿地资源,是落实意见的具体举措之一,对于凌源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2湿地公园建设是构筑京津冀生态协同圈的重要实践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凌源市地处河北省和辽宁省交界处,2015年初,凌源市被纳入京津冀生态协同圈,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青龙河湿地公园的建设,顺应了生态协同圈森林与自然生态保护的需要,是构筑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凌源市任务的顺利完成、保障生态协同圈顺利建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3湿地公园建设是构筑辽西干旱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部分
辽西地区十年九旱,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旱灾频繁发生,江河断流屡现,目前,保护环境已成为辽西地区告别河流干枯历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辽西地区有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和老哈河四大河流,不仅是辽西地区生产、生活的命脉,也是生态安全的屏障。如今青龙河流域的天然林是由半个世纪以来的封山育林所形成的,其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仍是不稳定的,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区域的生态环境仍然非常脆弱。
青龙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青龙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使得区域内的森林和湿地资源得到了有力的保护,在辽西地区构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但青龙河流域仍有一部分未被列入保护区范围内,未能实现整个流域的全面保护。建设青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将构成完整的生态保护网络,使其成为辽西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4湿地公园建设是开展滦河流域治理的重要内容
滦河流域是京津地区重要水源地,年平均向京津等下游地区供水29.4亿m3,其中每年向密云水库提供地表径流3.1亿m3,占密云水库平均入库径流的40%,向潘家口水库提供水量占其平均入库水量的82%,其水量和水质的保证对于京津地区水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而青龙河属于滦河水系的重要支流,是整个滦河流域治理中重要部分。湿地公园的建设,将实现青龙河凌源段的全流域保护,这对滦河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示范作为,对维护京津地区的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5湿地公园建设是保护项目区丰富鸟类资源的迫切需要
青龙河流域位于鸟类迁徙通道上,每年迁徙季节,在此停歇的鸟类众多。根据凌源市林业工作人员多年的观测,在此栖息、觅食或停歇的鸟类多达67种。可以说,青龙河流域是凌源市最重要的鸟类“生境岛”,对于维护市域内的鸟类生物多样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周边人为干扰仍然较大,使鸟类的生境面临一定威胁,如保护不慎,将会造成毁灭性破坏,使鸟类等的生境逐渐萎缩消失。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该区域的保护力度,以有效湿地资源,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
2.6湿地公园建设是开展湿地科普宣教的现实需求
凌源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北部以城区为中心集中分布热水汤温泉小镇、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宏达生态园、金花山等综合型、文化型、农业型和山水型的重要旅游资源;南部则沿青龙河带状分布红石山生态旅游区、青龙河自然保护区、河坎子生态旅游区、青龙河虎头石漂流、青龙河神龙漂流、林彪军事指挥所等生态型和历史型旅游资源;东南部则以观音山菩萨庙水库景区、月华山生态旅游区、金代石拱桥等为代表性资源。但与这些优异的旅游资源相比,凌源市的湿地科普显得较为薄弱。
青龙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将加大人们对于生物多样性和对于湿地的深刻认识,促进人们主动保护湿地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这对于凌源市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
凌源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通过对青龙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与青龙河国家级保护区边界无缝对接,构成完整的生态保护网络;青龙河是滦河的重要支流,公园建设也为滦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生态保障。在此区域内,湿地资源极其宝贵,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及社会意义深远,也必将成为辽西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