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敬畏之心 恪守用权之道
——对国企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03-31 10:01:33
山东国资 2018年2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权力决策

刘 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再出发的动员令,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强调要以“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精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近年来,中央对国企反腐持续“加码”,力度空前,充分展现出中央反腐全覆盖、零容忍的坚定决心和坚决态度。当前,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进入爬坡过坎阶段,也进入战略调整、转型升级“深水区”,亟须锐意改革,激发活力。作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切实端正对权力的态度,谨慎用权,廉洁用权,以优良的作风、实在的业绩,推动企业焕发新的生机。

一、要敬对权力,做到心有戒惧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掌管着国有资产,是掌握“特殊权力”的“特殊群体”,手中的实权越多、权力越大,面临的各种诱惑就越多,考验就越大。如若缺乏敬畏、目无戒尺,必然会使权力跑偏、滑出正轨,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纵观落马的国企高管,无一不是权力观扭曲和变质。

在实际工作中,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握好角色定位,充分认清自己是党的干部,牢牢谨记权力是组织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是企业和职工的信任与重托。要时刻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权力,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原则、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从党性修养和道德素养上锤炼自我,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防止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坚决克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私权心理、“小节无害”的麻痹思想、“左顾右盼”的攀比情结,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慎独慎微,时刻检点自己的生活,自觉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思想观念的侵蚀和诱惑,始终做到见诱心不动、见财心不痒、见色脑不昏,洁身自好,自重自爱。

二、要用对权力,做到循规蹈矩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孟德斯鸠有句名言,权力碰及边界方能休止。如果缺乏足够的约束,任何权力都会导致腐败,因此领导干部要在有理有度、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用对、用好手中的权力。

要坚持依法用权。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恪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各项规定,严守“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在用权、用人、用钱上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任何时候都不踩“黄线”,不越“红线”,自觉把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做到“行必依法”。

要坚持科学用权。当前,国企改革发展任务重、压力大,任何一项决策都直接影响改革成效。领导干部要围绕中心任务,科学用权,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党政联席会议、“三重一大”等制度,明确哪些决策该做,哪些决策不该做;有效规范决策程序,按照决策前确定议题、调查研究,决策中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决策后组织发动、贯彻实施的程序,严格规范组织行为,用决策的民主性、规范性确保权力运用的科学性。

要坚持为民用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具体到国有企业,就是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越是经济形势严峻,越要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要狠抓安全生产保证职工群众生命健康,提升经营成效保障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创建“幸福企业”凝聚职工群众发展信心,使权力真正成为为职工群众谋福祉的利器。

三、要畏对权力,做到阳光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就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查摆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

要正确对待监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一些领导干部面对职工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不是闻过则喜、从善如流,而是闻过则讳、闻过则怒,结果一错再错。正确的做法是,要把批评监督看做组织和职工群众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自觉接受监督,习惯接受监督,主动把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置于监督之下,不遮掩问题,不推脱责任,即整即改,立说立行。

要拓展监督渠道。健全自我监督与纪律监督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制度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督网络,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进行有效监督,防范“权力加班”现象的出现。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的作用,鼓励职工群众争当监督员。充分运用职工代表民主评价工作平台,将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摆上桌面,让职工群众刨根问底、追责问效,让领导干部在反复质疑中“红红脸、出出汗”,切实提升群众监督的有效性。

要加大公开力度。领导干部要由家长型向民主型转变,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围绕企业重大事项、领导干部选拔、工资薪酬分配等重点问题,从企业到厂队层层设立公开栏,科学划定公开范围等,做到公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四个规范”,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消除职工群众的误会和怀疑,充分维护职工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真正做到阳光行权、公开行权。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权力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电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38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工友(2017年12期)2017-12-22 03:18:11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兵团工运(2016年4期)2016-02-01 08:56:16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兵团工运(2016年5期)2016-02-01 07:11:43
权力的网络
博客天下(2015年12期)2015-09-23 01:47:57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
唤醒沉睡的权力
浙江人大(2014年8期)2014-03-20 16: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