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智翔 晏利扬
浙江全省Ⅲ类以上水质省控断面超八成,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2018年春节前闭幕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这份治水成绩单非常“亮眼”。
浙江省马湾坑的河长雷洁畅介绍:“水质的变化,基层群众感受最明显。”马湾坑两岸种植养殖带来的面源污染越来越少,河水越来越清,沿线群众爱水护水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最近几个月的抽检数据显示,马湾坑水质一直保持在Ⅰ至 Ⅱ类之间。”
“通过治水治出了环境改善、水清岸美的新成效,治出了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的新局面,治出了各方点赞、百姓满意的好口碑,治出了干部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好作风。”浙江省治水办常务副主任、浙江省环保厅厅长方敏如此总结。
萧绍运河,千百年来哺育着杭州萧山区人民。然而,近30年来,这条萧山的母亲河遭遇了无法承受之“痛”:流域内工业企业众多,外来人口集聚,两岸污水的排放远远超过了河流可承载的环境容量。其中萧绍运河断面,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成为了2016年浙江仅剩的6个省控劣Ⅴ类断面之一。2017年3月,萧山区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以断面剿灭劣Ⅴ类为突破口,向全区288条河道延伸,发起综合治污“冲锋号”,并于年底前完成了全面剿劣任务。如今,“红灯笼,乌篷船,一湾碧水绕萧然”的江南水乡美景,在萧绍运河重现。
断面水质是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集中体现,也是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流域水质提升的背后是全过程、全系统、全方位的治水策略,通过截、清、治、修,即截污纳管、清除底泥、产业整治、生态修复等手段,浙江全省主要河道的外源及内源污染问题得到了综合治理。“截、清、治、修”这四字诀也成为了浙江治水剿劣的重要经验。2014年以来,浙江累计建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4.1万公里,清理垃圾河、黑臭河1.1万公里,完成河湖库塘清淤2.5亿立方米,整治排污(水)口33万个;做到了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盖;实现了全省河道黑、臭、脏等感观污染基本消除,892个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Ⅴ类,钱塘江、瓯江、曹娥江、苕溪、飞云江等大江大河水质总体保持优良。
大河清,小河净。依托流域治理成果,浙江还将水环境治理延伸到了与群众日常生活更为密切的沟渠池塘等小微水体,并制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验收方式,回应公众诉求。在湖州市南浔区,当地通过纳管、清淤、活水等方式提升小微水体水质的同时,还利用农村中废弃的瓮、缸、木桩等物件种植花草,在小微水体间打造小微景观,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彩。无独有偶,这样的做法,浙江已复制到全省16455个劣Ⅴ类小微水体治理中,让人们身边的“污点”变成了“景点”。
水环境污染,表象在水中,源头在岸上,根子在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为根治污染,绍兴市上虞区启动化工、印染行业整治提升行动,关闭淘汰污染企业74家,兼并重组入园13家,淘汰落后印染产能2700万米。工业污水实现有序纳管,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控制,流域水环境改善明显。
一江清水,换来了新的产业、人才、资金。集电子竞技、移动社交、电子商务等信息经济和泛娱乐新经济业态为一体的“e游小镇”在江畔崛起。不少从事化工、建筑的上虞本土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开始涉足电子竞技、网络游戏等热门产业。浙大网新、惠普、新华定制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在小镇建成投用,项目投资超50亿元。
浙江类似绍兴市上虞区产业整治提升的例子不胜枚举。治水四年,浙江全省累计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3万余家,整治提升1万多家,建成相关园区58个。2017年浙江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11.2%和12.2%,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8.3%的增速;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3年的37.2%下降到2017年的32.6%。不仅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浙江的畜禽养殖业、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也在逐步“涅槃重生”,据统计,浙江已关停搬迁禁(限)养区等养殖场(户)40余万个,生猪存栏从2013年的1320万头调减到450万头,化肥、农药施用量也连续多年保持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大幅减少。
浙江通过倡导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水环境治理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转变。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和低耗、减排、高效为特征的绿色生产方式正在浙江逐步形成。百姓的环保意识也随着治水深入不断提高,绿色的生活方式已悄然植根大家心田。
在金华市武义县畲乡江下村,原本在河道洗衣的村民,走进了集中收处废水的生态洗衣坊,改变了传统的洗衣习惯。“如今村里的一湾清水,是大家的聚宝盆,肯定会自觉保护!”村干部介绍,水环境治理为乡村发展打开了发展新空间。种养荷花,发展乡村旅游……小村成为集“十里荷塘,畲乡风情”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村。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仅农家乐经营一项户均年收入就超过8万元。
浙江浦江县翠湖,2013年前,远近闻名的“臭水塘”,现在,居民游泳好去处。用当地人的话来说,过去路过都要屏住呼吸,加快脚步,现在,却放慢脚步,恣意欣赏。
原来在翠湖边开办水晶加工厂的吴林森亲眼目睹了翠湖从“臭水塘”变身天然大泳池,曾经厂子被关的怨气全消,而且现在自己也经常过来散步、游泳。“现在想想,值了!”
翠湖的蜕变,浦江治水的真实写照。素有“水晶之都”美誉的翠湖,曾经2.2万余家水晶加工作坊漫山遍野, 85%以上的水体被污染,577条河流成了“牛奶河”、垃圾河和臭河,不仅严重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活,也让浦江所在地的钱塘江重要支流浦阳江成为全省水质最差的河流,其下游的县市怨声载道。
2013年浦江县通过治水倒逼产业转型。浦江县依法取缔了2.2万余家水晶加工户,淘汰水晶设备10万多台。同时浦阳江等大小河道进行整治行动,浦阳江地表水断面水质从过去的劣Ⅴ类提升至现在的Ⅲ类,甚至Ⅱ类,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如今浦江县的山流溪河都变了模样,治水成效得到了百姓的充分认可和支持,治水公众满意度测评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小时候曾经游泳的河又回来了”。
从黑河臭水惹人厌到水清景美众人赞,浦江县是浙江治水的缩影。据统计,2014年以来,浙江公众对治水的支持度均达到96%以上,满意度逐年提高。
浙江省各地干部逐级签订“军令状”,逐个编制“一河一策”和小微水体“一点一策”治理方案,分工明确,责任条条细化,措施件件落实;各级河长、治水护水志愿者在江河湖泊、池塘沟渠边,查问题、督整改;省、市、县三级1.4万余名督导员走出机关到治水一线,参与剿劣。仅2017年一年,浙江各级治水干部就编制了1.1万余份“一河一策”治理方案、1.6万余个小微水体“一点一策”方案,开展治水剿劣督导近15万次,检查河道和小微水体3万多个,发现并协助当地解决问题8000余个。
除了各级各地干部、河长、督导员和志愿者,在治水剿劣任务最重的33个断面,浙江配备了首席技术顾问。来自全省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环境保护领域专家学者,一人负责一个断面,一人服务一片区域。环境保护领域专家学者会主动上门回应当地治水技术需求,帮助基层寻找最佳治水方案,解决治水难题。
浙江治水目标一个接一个实现。但是全面治水并非一劳永逸,不能陷入“反复治、治反复”的怪圈。在巩固好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应加大生态修复的力度,落实长效机制,防止污染反弹。浙江省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未来的浙江,必定碧水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