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佳 插画/ 曲径
又是一年“两会”时。
进入2018年,大气污染治理在“大气十条”阶段目标后继续加严,水污染治理也随着年初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施行正式升级,正在进行的污染源普查如火如荼。这一切,都似乎暗示着环保产业的又一波高潮即将来临。
在这个节点上,有人给环保产业泼了一盆“冷水”。泼“冷水”的不是别人,正是来自环保行业的企业家们。
“低价恶性竞争致使环保行业平均收益率下滑明显,燃煤电厂烟气特许经营项目投资内部收益从12%下降至8%,水务项目从8%下降至4%-5%,仅与5年期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持平。”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2018环保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企业家们“疾呼”:一些企业先低价拿标抢占市场份额,项目运行后再提价,极不利于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尽管去年《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市场的混乱,但恶性低价竞争问题依然突出。今年“两会”,环境商会针对这个问题继续提交提案。
目前环保项目招标治理或多或少存在不规范之处。总体来讲,工程、经济核算类的专家多,从事环保技术运营的专家少,甚至在大型综合工程中,也会出现建筑工程类企业参与投标,重建设、轻技术设计,对设施建成后期运营维护重视不够。
此外,大型环保项目的投标方,基本是由建筑工程或机械制造类企业牵头,与环保企业组成联合体,且环保企业处于从属地位,话语权和定价权不高,使环保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风险加大。
这些在实际工程中均有不少例证。以去年大热的黑臭水治理为例,从中央层层传达到地方,治理时间有限,为了在短期看到成效,一些地方把工程公司包给了甚至是没有治水经验的卖水泥、搞建筑的公司。而对于中标者,“不管技术好坏,哪怕再分包出去,只要能拿到项目就行。”治理黑臭水曾一度在行业内被称作“抢钱的狂欢”,一个工程师手上最多有四个项目同时进行。
笔者调查发现,紧张的工期之下,市场也被搅乱。为提高中标率,一些公司声称可治理到更好的水质,虚报价格。更有甚者,为了应付政府检查,撒药剂清淤。破坏了水生态,让水体失去自净能力,一段时间后水体又会浑浊或黑臭,让钱打了水漂。
应对这个问题,行业组织有尝试。几年前,环境商会曾联合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城镇的污水处理、工业循环水处理上启动针对低价中标的项目,界定行业内报价标准应包括哪些治理措施。无独有偶,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也在2012年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环保产业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持续至今已有九批认证。
2018年“两会”,环保产业的企业家们联合提出:试行同业监督和推动社会化评级,开展同业环境设施运营监督。具体来讲,就是让相同地区或同一城市的不同环境基础设施运营公司,开展交叉式运营期环境监督,保障低价中标环保设施的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同时,鼓励第三方社会机构开展环保企业综合评级,对于违反诚信或扰乱行业秩序、低价竞争或违规提价的企业,给予降级或实行行业性联合抵制,以遏制企业不规范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