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芝
摘 要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具有生成、开放的特点,课堂上出现一些不确定的“意外”是必然的。“意外”的出现并不是坏事,而是证明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舞台是宽广的,学生也已有了创造的苗头。为此,教师应坦然面对、迎接,对教学的进行状态产生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知,并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关键词 小学语文;巧华意外;教学机智;实践探究;精彩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3-0247-01
布卢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利用课堂“意外”这一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巧化课堂“意外”有效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兴趣想学、乐学,让语文课堂更加实效精彩。
一、从故事情节突破重难点
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情节很精彩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情节有的是紧张迭宕,有的是峰回路转,有的则是妙趣横生……文章的这些情节最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这些课文往往也是一册书中最长的文章,学生阅读有很大的困难。怎么办?这时就要以情节线索作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以引起学生在学习上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此类课文时,一般可以在了解故事大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情节的精彩处对全篇质疑,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不能就此放弃精彩情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突破重难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们多阅读几遍,有位学生当场提出困难,老师文章太长了没信心读下去。当时我一下子也接受不了这孩子的说法,但想了想,学生的说法并无道理。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取暖,出现幻觉又破灭的故事情节形成研读课文的主线,引导学生任选一次,研读课文是怎样描写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感受?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学生常常根据文后的思考把全文分成“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然后将问题细化为怎么埋,怎么挖,受什么启发,结果如何进行分解学习。而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学生完全可以读懂,不懂的只是故事中蕴涵的思想方法,即科利亚是怎么悟到挖木匣的方法的。老师只要能抓住科利亚思考过程的枢纽就可以找到导读的突破口,从而也学生获取课文全部的信息。老师可以问:“科利亚找不到木匣手摸着脑门儿想什么?”让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思考他找不到木匣的几种可能性,然后细读课文,讨论各种可能性,在课文中找到依据帮助,科利亚归纳排除,得出思维结论,达到导读结构上的优化。
通过实践,孩子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效益提高了,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让追问使课堂更加丰富
在识字教学《雨点儿》中,教学“彩”的组词环节,我顺势出示课文中词语“云彩”,我理所当然的觉得这个词语孩子们应该都理解这个词了,所以,这里学习任务就定为掌握“彩”在“这个词中读轻声。这时徐阳说:“老师,我只见过彩云,没有见过云彩。”我顿时哑然。我要怎样让孩子们区分这两个词呢?“彩云”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由于折射日光而呈现彩色的云。“云彩”泛指云,也就是说不管彩色的还是白色,灰色的都是“云彩”。可是我要怎样才能让这些6岁的孩子听得明白呢?
“云彩,就是云朵。你们知道晴天的清晨和傍晚的时候,云彩是什么颜色的?”这个孩子们都知道。“红色”“橙色”“彩色”……“对呀!”我顺势在网络屏幕搜出“彩云”图片。“看,彩色的,以红色为主,像这样彩色的云彩,就叫做彩云。”“你们知道准备下雨时,云彩是什么颜色的?”“黑色”“灰色”我赶紧出示“乌云”图片。“这样黑色的云彩,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乌云”。“对了,彩色云就叫做——”孩子齐答“彩云”“那彩色的云,乌云,白云,这三种云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云彩”听着孩子们整齐响亮的回答。一个词语拓展那么多知识,大功告成,我不禁沾沾自喜。可是,精彩还在继续。“老师,我知道一个成语叫乌云密布,乌云密布说明就要下雨。”“老师,我觉得课文里的云彩应该是乌云,因为快要下雨了。”出乎意料,孩子们竟然将一个“云彩”拓展得那么深。在不停的追问下与激励下,孩子们兴趣盎然,思维得到拓展,知识得到延伸,使课堂更生动,更丰富起来。
三、巧用幽默让课堂更精彩
教学“民”字,教学时我特意强调“民”的第四笔是“横”,仍然发现还有五六个同学把“民”的第四笔是写成“撇”。第二天,我便投影了一个把“橫”写成“撇”的“民”字,我告诉学生:“你们瞧,由于这位同学走路时不认真,没有用好他的双眼,不小心把‘民给摔倒了,‘民正呼呼大哭了,谁能帮‘民扶起来了?”下面便引来一些同学的大笑,但很快举起他们的小手,跃跃欲试。我就请了写错的同学上台把它改正过来。说来奇怪,由于这次的纠错,只有一两个学生还会粗心把“民”写摔倒了,错误率大大地降低。当我们发现孩子中有较多人把字写错了,先不急于批评,不凡和学生幽默一下,如“兔”写成“免”时可以说说“帮帮兔子找找他的尾巴?”把“令”写成“今”可以让学生“体育老师要下命令了,帮忙找找体育老师身上的哨子”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纠错的主人,比苦口婆心地批评、说教要来得事半功倍的多,让错误消失于无痕,写错字的几率还能大大减少,何乐而不为呢?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错”也许是另一种美丽;“意外”也许蕴含着另一种收获。让我们笑看“意外”,巧对“意外”,期待一份出乎意料的喜悦,让我们用爱心与智慧让语文课堂多一些意外的精彩吧!
参考文献:
[1]施婷芳.“意外的情景”成为语文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07).
[2]陈静.善待语文“课堂意外”生成教学精彩[J].艺术教育,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