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3-30 06:02宋新彬
黑河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方法与策略激发兴趣小学生

宋新彬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往往不考虑学生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也不考虑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一味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刻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手段多样化;多鼓励,少批评,注重因材施教。

[关键词]小学生;激发兴趣;方法与策略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以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如果对某一活动缺乏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其的爱好,而缺乏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就会更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且乐此不疲。体育教学亦是如此,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

一、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原因

1.先天身体素质不好

有些学生先天身体素质不好,在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要求完成锻炼任务,也就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内心产生一种自卑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渐渐丧失。

2.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有些学生认为,锻炼身体与不锻炼效果没什么两样,因而对体育学习产生了一种消极的态度。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对体育学习也越来越不重视,缺乏学习动机,提不起学习兴趣。

3.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数语外”学好就行,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家长报的补课班、特长班剥夺。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由于体育不算升学成绩,一些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思进取,不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后

一些教师长时间忙于一线教学,没有时间或机会参加教育培训,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授课过程中缺乏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讲解和准确优美熟练的示范动作。此外,有些学科的任课教师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也成为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策略

1.深刻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学校和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要加大对体育锻炼益处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都能认识到,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2.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基础训练,片面强调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使每节课都能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方法,讲求实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育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气氛能够使学生处于愉悦和兴奋的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兴奋度,活而不乱,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评价语、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乃至一个眼神等细节都会对学生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进而影响和谐课堂气氛的构建。和谐的气氛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上好体育课。

4.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小学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学,爱上体育课,才能很快掌握学习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进行过多的示范和讲解,也不要把动作技能和技巧训练放在教学首位,而要积极创設课堂教学情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适当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要科学严谨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情境,把体育课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园。

学习兴趣是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出发点,有趣的课堂对他们有极强的吸引力。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从而更熟练地掌握体育技术动作,感受运动竞赛带来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绘情境、表演体会情境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提高学习效果。

“万事开头难”,一节好课,教师课前的引导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伊始,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及时解决问题,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有目的地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引领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5.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灵活多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立定跳远练习,可以模仿青蛙跳荷叶的动作,在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后,教师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创编各种各样的跳法,以此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做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要加大学生喜欢的体育娱乐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的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的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开展身体素质练习、跳绳训练、球类运动、运动竞赛等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性活动,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竞赛的知识和规则,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6.多鼓励,少批评,注重因材施教

现在的孩子主体意识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教师对学生应多鼓励、少批评,使学生愉悦地接受教育。有一次,三年级体育课上,一位调皮的学生在练习跳绳时,故意用跳绳套抽打其他学生。我马上把他叫过来,告诉他这样很危险,这种行为是不尊重他人,在指出他的不足的同时,我还肯定他平时是个好孩子,表现很优秀,遵守纪律,希望他能再接再厉。这位同学经过教育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同学赔礼道歉。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和提示方式除了语言外,还可以运用眼神、表情、动作等,但关键在于运用是否及时恰当。如对于自信心不足或成绩稍差的学生进行评价或提示时应以鼓励为主,结合运用“认识归因理论”来共同分析学习受挫的原因,使之明确努力方向,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例如,在扔沙包测验时,对于身体素质差、力量差的学生,要向他们强调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别人差,只是各项体能素质有待提高,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正视不足,利用自身其他优势弥补差距。要鼓励他们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逐渐提高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特别是那些体育特长生,要多关心和指导他们,努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快乐地玩耍,从中感受到体育课是有趣的、好玩的,进而喜欢上体育课。要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清玲,陈佩辉.区别对待,灵活多样,激发兴趣[J].体育师友,1993,(3).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方法与策略激发兴趣小学生
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关于物理概念、 规律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