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渗透研究

2018-03-30 09:19赵华林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物教学中学

赵华林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通过分析当下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提出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供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生命教育

1引言

近年来,学生群体自杀事件层出不穷,网络上各种虐待动物、残杀动物的直播屡禁不止,这些社会现象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深思,教育不能只重教授知识,还要注重育人,培养具有正确生命观和良好价值观的健康人才。本文就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谈一下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2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的内涵极为广泛,不仅指广义的一切与生命有关的教育,还指狭义的针对生命历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总之,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民众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更好地利用和开发生命。从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来看,它既包括人与自己,人与他人,同时还包括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相关互动内容。人与自己指的是每个个体要充分的认识生命和挖掘提升自己;人与他人指的是个体与他人互动过程中,要保持关系和睦,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具备同理心;人与环境指的是个体要关注并爱护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避免破坏周遭的生态环境,使其保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人与社会指的是个体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同时对社会的发展,馈赠和支持予以感激,通过将个人与社会融为生命共同体,有效地行使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中学的生命教育既有生理教育、心理教育,也有生涯教育及社会教育。

3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目前在很多中学生物教学中关于生命教育的部分还相对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受到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物教师更注重生物知识的背诵和掌握,很少挖掘生物知识背后有关生命的意义、

其次,很多中学生物教师在开展科学实验过程中,只重视试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却忽视了实验背后的人文性和伦理性。

第三,很多中学在课程设置上有偏倚侧重现象,一味强调主科而忽视副科,导致这些所谓的“副科”在教学课时上,在教学资源上相对欠缺,给生命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4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4.1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丰富生物课堂的人文内容。

生物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拘限于生物知识,应该与其他人文教育学科相结合,比如将历史、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人文内容与生物课学习有机地结合,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各学科的整体学习,同时也可以强化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授课水平。

4.2渗透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相比于枯燥的知识文本,生物科学史具有趣味性,如果利用得好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氛围,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但是很多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舍得在该环节花时间,将这一机会浪费掉了。实际上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生物科学史,不仅可以展示生物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同时也是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生命教育的渗透,比如,学生能够从达尔文等生物学家的研究过程中感受到不畏艰难、坚持真理的意志,并受其影响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此外,有效地利用生物科学史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冲突和头脑风暴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知观和价值观。

4.3渗透生命意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是一切生物存活形式,是最原始、最本质的自然现象,生命价值观则反映了一个人对待生命、对待生活的态度。很多学生消极生存,甚至做出危害生命的事情,究其原因是错误的生命价值观所导致的。当前的生物教材给学生展示了很多关于生物繁殖的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让学生活得更充实、更有尊严、更有意义。此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及其他物种的生命和生存的质量,在生物课程中进行相关的问题渗透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意识,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注重环保。

4.4借助于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生命伦理精神。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笔者认为中学生物实验不应只重科学合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关心身边的生物、生命现象、生命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体验,去实验各种关于生命现象的实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学生对生物知识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比如学生会去思考、质疑,进而探索和创新,在实验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境,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对探究的成果更有价值观,对生命的现象由更深刻的体会,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更牢固。

4.5在习题和讲座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生命价值观。

生物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习题这一途径来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伦理及人文道德的理念。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设计习题或作业时,可以根据知识点刻意安排相关的生命现象或自然环境的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从内心生发出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意愿。在设计题目时可以适当提高探究问题的比例,比如:赤潮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链的中断对链上各生物的影响、森林的过度砍伐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等等这些开放性的探究类问题。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热点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5结语

生命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教育,事关学生们自身的健康生存和良好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劣。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及其重视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充分开发校内外资源以加强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姬云涛,刘国瑾,屈长青,等,《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2]对生物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陈彪,杨兴姣,《科技信息》,2011(15)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生物教学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