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里头夏文化衰亡的几种假说

2018-03-30 14:55裴偲宇
神州·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然资源战争

裴偲宇

摘要:二里头作为早期王朝是文明交流融合的结果,而关于二里头文化我们目前还所知甚少、争议颇多,其中缘由一是考古材料的匮乏,二是文献中关于上古的记载是否可信也是仍待考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考察其衰亡原因也是颇具难度的。除了商文化的征服,水患、气候变化、战争及人口迁徙和资源的耗尽也是造成二里头文化走向衰亡的可能原因,本文仅结合已知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对二里头衰亡的几种可能性做简要归纳考证。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夏文化;自然资源;战争

在二里头文化之前,东亚大陆尚处在邦国或方国阶段,各区域的文化区独立发展且十分分散,这些小的社会组织尚未形成统一的王权国家,在古文献中被称为“万邦”或“万国”(《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种状态直到二里头文化的崛起才被打破,根据考古发现中贵族墓葬中玉的大量使用、详细功能区的划分以及宫殿形制初具规模等因素,二里头被认为是早期王朝文化。譬如许宏先生认为“中国”即诞生于二里头时代,随着二里头都邑和二里头文化的崛起,华夏文明由“多元的邦国”时期进入了“一体的王朝”时期 1,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大事。

关于二里头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论述,作为一个遥远的文明学界对此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国家的起源是否开始于二里头时期、二里头文明是否属于夏文明、如何对二里头进行时间界定、二里头文明为何衰亡等都是值得深入发掘的问题。对于上述部分问题学界已经开展了规模研究,但对于二里头文明为何以及如何衰亡还未提出明确的结论,谨在此结合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对二里头衰落原因的几种假说作一些归纳考证。即这样一个拥有复杂族属、大量人口、多样功能区的广域王权国家形态为何走向衰落。

一、对二里头文化认识的发展

二里头文化遗存的认定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也经历了一个过程。首先是1953年在河南省登封县玉村、随后在洛阳东干沟村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存。同年在郑州西郊洛达庙村发现了类似的古文化遗存 2,根据当时的认识,将其年代归属商代,人们一度曾将这类遗存称为“洛达庙类型”或“洛达庙类型商文化”。1959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和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分别对位于二里头村的遗址进行试掘。鉴于二里头遗址比洛达庙遗址规模更大、内涵更丰富,在同类的古文化遗址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自1962年起,学者将这类古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类型”。1965年发表的发掘简报,使用了“二里头类型”的命名,并推测说其早期可能早于成汤建都西毫的时候。后来,在一号宫殿基址的发掘中,发现了晚于原“晚期”的遗存,于是,发掘者认识到连同原来的早、中、晚在内,二里头遗址有连续发展的一、二、三、四期文化遗存。经夏鼐先生命名并在二十多年为考古界所共识的“二里头文化”。

关于二里头是否是夏文化的问题学界已展开广泛的讨论 3 ,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的有关记录基本证实了《史记·殷本纪》所列的商王世系,邹衡先生认为“可见《夏本纪》中的夏王世系,也应该不会出自司马迁的杜撰。夏朝的存在完全是可以肯定的” 4 总结来看,认为二里头是夏文化遗存的主要论据是二里头遗址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也大体在夏王朝的时间范围内。然而学界对于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分期 (以及与之相关的夏商王朝分界应该如何界定 )也有较大分歧,主要分歧可归纳为两种,即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分界说 5 和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岗文化之间划界说 6 。无论分歧如何,本文仅以“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遗存”的说法为论调,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二里头夏文化的衰亡原因。

二、二里头概述——为什么二里头文化能在洛阳盆地繁荣发展

当龙山文化普遍开始衰落,位于洛陽平原东部、偃师市翟镇乡二里头村的二里头文化却能作为唯一一个保持发展和稳定的聚落区域,之中原因首推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洛阳地处黄河南岸古洛河道北岸,西背秦岭,东望嵩岳,北靠太行,南据伏牛,是故“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山海经》中有“楚适诸夏,人向北行,以西为左,故,夏路以左。”的记载,此中“夏”便是指河洛盆地,其地处东南西北四方文化交汇之所,而非高地峡谷之中,交通便利,更有利于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

其次,盆地四周为山的地势能为这一区域的文明提供保护,防御是早期王朝建立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也是后代王朝依旧选择在关中和洛阳盆地建都的原因。龙山时代晚期部落间的征伐十分频繁,寻找一个有利于防御的地理位置是十分必要的。而盆地四面环山的“保护性”让二里头免于周边环境的侵扰同时又因为依傍伊洛两河而能自给自足发展农业。众多河流冲击形成的平原黄土堆积较厚、土质肥沃,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土地肥沃、种植粮食单产高的地方自然成为人们理想的聚居之地。

第三,资源的供给。根据二里头已经出土的器物类型,可以发现这里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原特色的、较为完备的冶铜业,同时政权的持续发展也需要土地、水等资源,这对地理位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二里头矿产资源的来源有两个部分,其一是二里头政权直接控制的都邑区即洛阳盆地内的资源 (这在下文将进行细致介绍 )。洛阳盆地内的资源有利于支撑二里头时期的国家大部分资源所需但是并不能够单独补给所有的资源,青铜合金和盐资源仍需从其他的地区获得。其二是二里头政权能够控制地区的资源。自二里头二期始,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开始跨过黄河,在二里头文化的外围地区发现的一些含有二里头文化因素的中心聚落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供给二里头政权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如陕西商洛东龙山遗址 7位于秦岭山脉的东部,包括铜矿在内的多种自然资源就分布于这一带。从水域分布看,从东龙山遗址北上就能到达黄河水系的洛河上游,那里的水路可通达洛阳盆地。二里头优越的水陆地理位置使其可以从其势力能够到达的地区获取政权建设所需的资源。

三、二里头衰亡的几个假说

1. 黄河水患与改道

黄河自古水患严重,对黄河的治理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在史书的记载中,夏时代水患颇多,因此对黄河水患的记载也有迹可循。大量史书记载了大禹治水疏通黄河水系,将黄河分流,而这也恰好符合龙山时代的衰亡与早期王朝建立之时灾害频繁、政治动荡的背景。

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於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史记·河渠志》)

此外,“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而上古时期的传说和记载虽然有很多夸张成分,且因为时间久远难以证明,但是它反映出来的当时的历史面貌还是可信的,也从侧面说明了夏初多自然灾害的背景,那二里头地区夏文化的衰亡是不是也因为洪水泛滥、黄河改道呢?

地球科学和环境考古研究证明,距今4200至4000年北半球普遍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引发了包括洪水内的自然灾害,由此导致了黄河南北改道,改道又加剧了洪水泛滥。这对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根据环境考古学者最新的解释,距今4000年以后的气候好转,气候带北移,季风降雨正常化,植被恢复,洪灾也随着气候的好转而好转。他们总体上认为在夏代早期时气候仍相对暖湿,但已开始向冷干转变,直到夏末商初时达到低谷,随后又向暖湿转化 8。即在二里头晚期的洪水较都邑刚建立时已经改善许多,黄河泛滥假说造成二里头的衰亡成立的可能性是不高的。但是我们也应存有一丝疑问,由于二里头时代的断代仍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影响破坏二里头政权合法性的因素都不应被断然排除,按照许宏先生的说法,“对洪水遗迹的寻找,对洪水气候背景的重建,恐怕都还任重道远。” 9

2. 战争与人口迁移

戰争说也许是所有的假说中最为广泛接受的一种。首先,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官修史书中一直是以夏君残暴、商汤起而代夏作为主流观点,比如《史记·夏本纪》中“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至周封於杞也。”的记载。其次,在考古发现中,也发现了夏、商不同年代典型器物的遗存。这不禁令我们猜测,是商人进入洛阳盆地摧毁夏文化导致了二里头夏文化的灭亡吗?

在二里头遗迹方面,一号宫殿废弃于四期,叠压在宫殿基址上的是商人灭夏后的遗存。同时二里头遗物出现了早商文化( 及岳石文化)的典型器物。有学者认为,位于遗址中心位置的第一号宫殿可能是夏代统治者发布政令的地方,它的废弃标志夏朝的完结。至于延续使用到第四期的二号宫殿,可能是商人允许保留的“夏社”10朱君孝先生认为以二里头一、二号宫殿的存废来判断夏王朝势力变化是可行的。位于都城核心区的一号大型宫殿的废弃,表明夏王朝遭遇到重大打击11。而四期中出现的商文化和岳石文化因素的并存很可能是大规模军事入侵和人员迁徙的结果。岳石文化是东夷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而得名,为研究龙山文化的去向和夏、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二里头四期中出现的石器、陶器似为普通百姓生产生活所用,猜测这种文化千里迢迢出现在洛阳盆地很可能是因为岳石文化人群追随商人伐夏的步伐来到了二里头。但是目前的发掘来看没有表明二里头都邑毁于战争的证据,这一初具早期国家形态的文明在二里岗文化晚期沦为一般聚落,遗存仅有小型房址、灰坑。墓葬等,他们叠压或打破了二里头文化的宫殿基址。此后聚落彻底摧毁。虽然目前的证据并不足以完全支持这一假说,但我认为目前对二里头的发掘仅是庞大遗址中的一小部分,也许在未来的发掘中能够出现证明这一假说的材料。

当然,外族入侵是导致二里头衰亡的可能主要原因,但同时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里头本身便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比如包括绿松石镶嵌铜牌、铜铃、货贝、玉牙璋等在内的二里头许多核心符号与技术,源自高地龙山社会。那时的人类群体也没有后代中央集权王朝下的安土重迁观念,会随着资源 (统治者提供的保护和自然资源是否支撑生活的需要等)而流动。这决定了这一地区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人口组成十分多样,也更容易分崩离析。而当统治者残暴众叛亲离、政权合法性降低,对资源控制力的减弱,外来民族侵扰等各种因素趋势下,流动性大的人口会在后期保持迁徙这一特点迁徙至其他地区以获取更好的保护和更加丰沛的资源。

3. 资源减少

此外,资源的减少很可能也是造成二里头居民向外迁移的重要原因,李旻曾提到:“二里头着重青铜礼器的生产,以及向中条山和江汉产铜地区的扩张,表现出三代文明一个重要传统,即以金属矿藏为核心的政治山川观念的形成。”12金属矿藏和其他自然资源对于王朝的扩张和稳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按照早期国家的理论,由于交通的不便,供给邦国或王朝的资源如铁矿、铜矿等需要毗邻中心区域,一旦矿产耗尽或对资源的控制力降低人们便会向其他地区迁徙。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和绿松石器作坊,同时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器和数千件绿松石原料,这种青铜冶铸与绿松石加工业兴盛的前提是矿产的充足与开发。但是洛阳盆地内的矿产资源是否能够支撑早期王朝的需求呢?

《山海经》中有大量关于矿产资源的记述,尽管很多学者认为该书包括了太多神话寓言故事的成分可信度不高,但从矿产的记录等方面看《山海经》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其中《山海经·中山经》中有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无草木。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

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

……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引文的内容都与伊、洛两河有关,这从一个方面证明在古史时代便有对洛阳盆地资源的记述。《史记·货殖列传》中有“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从一方面证明“龙门”处的铜、铁资源十分丰富,而龙门即今天洛阳城南,地理位置上属于洛阳盆地内,“山出棋置”则说明其丰富程度。《尚书·禹贡》中多处提到“怪石”,比如“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荆、河惟豫州……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这里的“磬错”是指治玉磬的石头 )玉石类资源的确在构建贵族王权的合法性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一是礼器制品的制作,其二是兵器的制作,其三是贵族表示身份地位的的装饰品。加上前文论述现代对洛阳盆地矿产资源的勘测,该地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政权的需要。

同时我们也不能排除另外一个可能性,即战争使王朝对其他地区 (尤其是资源丰富地区)的控制力减弱,资源不能及时供给到洛阳盆地,这又进一步弱化了王朝的合法性。将二里头作为一个早期王朝来看,其能够控制的资源应该不止在都邑的中心区域内,更是超出了二里头盆地向外辐射至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和岭南地区。众多考古证据鲜明地表现了统治者对铜、绿松石等资源的独占,这样的资源集中化反映了二里头都邑核心化程度的增强,同时也是王朝对统治的进一步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王朝的统治力便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容易发展,也更容易衰败。

结语

以上说法都还只是假说。在进一步的考古证据出土前,这些说法都还只是未得到证明的猜测而已。就像许宏先生说的那样:“在上古史与考古研究当中,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在论及考古学文化与族属问题上有对号入座的定论时都需要打一个问号。”关于二里头是不是夏文化的问题探讨上,因为没有更进一步的考古发现,目前看来都将只是不同的看法而已。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排除不了任何假说代表的可能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断言,甲骨文之前的时代基本上可以看做“传说时代”或“前信史时代”,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被新的考古材料推翻。也就是说,前殷墟时代由于文獻记载的匮乏而模糊不清,所以在甲骨文这样的证据出来之前,二里头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是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但是本文中探讨的问题——二里头文化衰亡的原因我们仍能通过进一步的考古资料和更加科学的测量手段逐渐深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比如对二里头中绿松石成分分析可以探测其来源从而从一个侧面了解二里头和其他地区的联系、对聚落形态的分析可以分析出人口流动情况等,这都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探究二里头这个早期王朝文明的兴衰,仅期待在未来的考古挖掘中能为二里头文化甚至夏文化衰亡原因提供更加明确的证据。

注释:

1

许宏:《早期的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2

河南省文物工作第一队《郑州洛达庙商代遗址试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

3

安金槐先生认为“二里头文化一部分是夏文化,一部分为商文化”;他综合郑州洛达庙和偃师二里头的资料,认为夏文化下限应该位于二里头文化二期,而其上限则要到龙山文化中去寻找。邹衡先生在《试论夏文化》一书中总结夏文化为四种观点:一,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文化四期都是夏文化;二,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一、二期都是夏文化;三,主张二里头一、二期文化是夏文化,三、四期是商文化;四,主张二里头一到四期是夏文化。

4

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5

对于第一种说法的论据有,第一,二里头遗迹方面,一号宫殿废弃于四期,叠压在宫殿基址上的是商人灭夏后的遗存。第二,二里头遗物方面的变化,一是二里头文化固有的陶器组合及装饰风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二是出现了早商文化(及岳石文化)的典型器物。另外铜器、石器方面也有一些证据。第三,碳十四测年数据的支持。第四,偃师商城文化年代序列的建立及其早商都城地位的确定。偃师商城文化第一期与二里头四期至少共存了一段时期。

6

朱君孝:《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

7

被认为是二里头文化的大扩张中在畿外地区营建的一处殖民据点。参见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第151—152页。

8

魏继印:《轮气候变迁与中原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原文物》,2011年05期。

9

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北京:三联书店,2016年,第63页。

10

赵芝荃:《论夏文化起、止年代的问题》,《夏文化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96年;《简论夏朝的断代问题》,《中原文物》 1999年第1期。

11

朱君孝:《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

12

李旻:《重返夏墟》,《考古学报》,2017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山海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3]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4]朱君孝:《二里头文化与夏商分界再探》,《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

[5]许宏:《最早的中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6]叶晓红:《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器物的来源初探》,《第四纪研究》,2014年01期

[7]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

[8]李旻《重返夏墟》,《考古学报》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自然资源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他们的战争
法律未界定之自然资源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