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丹宁
摘 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结构也在不断重组、分化。农民工群体作为城市社会的一部分,除了打工赚钱之外,其日常闲暇生活也应该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民工闲暇生活的阐述了解到农民工消费生活向城市看齐,互动生活多为群体内交往,闲暇方式具有封闭性、低发展性和时代性特点。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既未融入城市,也不同于农村,处于非城非乡的第三种状态。
关键词:农民工;消费生活;互动生活;闲暇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123-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6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亿人,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1]。学术界针对农民工的研究更是浩如烟海,但从农民工生活角度来研究农民工问题的文献还是较少。潘毅在《大工地》中通过对建筑工人日常生活的描写,阐述地产资本、政府是如何使农民工处于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2]。秦海霞、刘博指出服务业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日常生活的固化使得其群体内部同质性和凝聚性增强,农民工正是在外部条件和自我客观因素、主观认识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弱势群体[3]。郭星华、王希认为农民工的心理灰度和农民工日常生活体验和社会评价密切相关,城市居民其社会评价影响着农民工的自我意识及其行为[4]。上述研究有从宏观层面分析农民工的身份建构、阶级状态、变迁过程中农民工的日常生活,从微观层面关注农民工的心理状态,但缺少对农民工闲暇生活的关注。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6年江苏省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和笔者的访谈,问卷调查是在2016年暑假进行发放和回收,样本分布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等10个市,问卷由44道客观题和1道主观题构成,内容涵盖了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工作状况、生活情况以及社会保障情况等,问卷合计 2 300份,访谈资料是笔者在做问卷调查的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结构性访谈从而获得。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的消费生活、互动生活、闲暇方式进行描写,了解农民工群体的闲暇时光,认识农民工闲暇生活的水平,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一、消费生活:向城市看齐
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35岁及其以下的农民工占41.8%,46歲及其以上的农民工占21.5%。该数据显示出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城市舞台,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结构与其父辈相比也有所不同。
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不同类型消费的比例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替代、制约的关系[5]。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每月收入支出占月收入10%以下的农民工占11.1%,10-30%之间占42.1%,30%-50%之间占33.2%,50%以上占13.5%,只了解农民工的收入开支并不能够准确了解其消费生活。
ZH是一位23岁的年轻女子,她表示:来城市打工花钱多,在商场卖衣服时间弹性,但钱挣得少,食宿一扣除,为自己添置衣物、化妆品,一个月工资就所剩无几。她的消费结构主要是基本生活保障、个人形象的消费,也反映出初入城市的年轻女农民工独自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消费行为。ZZW是一位30岁的青年男子,和朋友合开一家理发店,他表示:淡季七八千,旺季也能上万,但生活成本大。在城市食宿花钱,在老家县城买的房子、车子需要还贷,给女朋友买东西,和朋友小聚,余不到钱。他的消费结构是基本生活和大宗耐用品的结合,也反映出在城市打拼多年的男性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生活状态。
前面两位访谈者都是个人流动到城市的典型,TY这位访谈者是整个家庭都流动到城市的个体。TY的父母在他上小学时就来到N市打工,TY在高中时期辍学来到N市,他表示:过去租房子住,现在买了一套两居室的二手房,爸妈现在主要就想早点能还完房贷,我和女朋友的工资也就补贴家用。这是一个勉强扎根在打工城市的家庭,整个家庭的消费结构是个人基本生活需要和融入城市的成本,这个家庭应属于农民工家庭中上层,虽然不能代表所有家庭流动的面貌,但也表现出较有能力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态。从上述访谈中可以看到,农民工的消费结构既受到年龄、性别的影响,同时个人流动和家庭流动中农民工的消费行为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年龄层较小的农民工的消费观、消费结构和城市人一般无二,但他们的消费水平存在着暂时性和条件性,当他们离开城市时其经济实力就无法供应他们在城市中的消费水平。
二、互动生活:群体内交往
1.社会交往内卷化。潘泽泉、林婷婷指出劳动时间过长的另一种结果是农民工社会交往的“内卷化”[6]。劳动时间过长是农民工工种的普遍现象,本次调查也显示工作8小时以上的人占总人数60.7%,工作12小时及其以上仍有9.3%,工作时间过长使农民工无时间、精力去扩大社会交往关系网。除了劳动时间这样的客观条件,农民工的主观心理也影响着其社会交往圈。流动到城市中的人还是有着很深的乡土情结,更愿意和有着血缘、地缘的人进行互动。本次调查中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渠道中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的有效百分比有53.5%,由此可以看出血缘、地缘对于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的重要性。访谈者ZH表示:我们工作流动性大,工作时间长,平时周末会和工作的小姐妹一起逛街、休闲,但是一旦对方调走或离开,关系也就断了。可见农民工业缘关系的脆弱性,这也加深农民工社会交往的内倾性和趋同性。
2.社会融入难。农民工社会交往的内卷化、与城市居民互动频率低,从社会交往的视角体现农民工融入城市难。新生代农民渴望立足城市、在城市定居,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7.9%的农民不愿在务工地城市落户。农民工已经不满足只在城市打工赚钱,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才是农民工未来的愿望。
访谈者TY表示:现在住的小区也不认识其他居民,每天下班回到家中,也没有串门的行为,爸妈说等老了他们就回老家,我们这代人都习惯这样的生活,就是觉得已经在这个城市买房,但却不是这个城市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定居城市、融入城市不仅存在着制度性障碍,同时也存在着文化生活上的困难,新老农民工之间有着不同的社区生活体会。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早就适应农村社区的邻里关系,城市对其来说只是挣钱场所而非劳动力再生产场所;而新一代农民工受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以及向上流动等思想的影响,即使一开始并不适应这样的社区生活,但随着长期的生活居住,农村居住反而感到农村基础设施的不适应,但城市生活又会有心理上的被排斥感,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回不到农村,也没能真正融入城市的状态。
三、闲暇方式:封闭、低发展与时代特色
乡村生活中工作与闲暇是无法分离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无法分割;而城市生活中生产和生活场所的分离才让人们拥有闲暇时间,农民工也正是在这样的工作转化中获得了休息时间。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由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迁移,生产方式、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农民工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城市建设者的农民工在城市中闲暇时间的生活方式呈现如下特点。
从总体上看,农民工的休闲文化娱乐生活比较封闭和局限,闲暇时间的活动主要采取的是自我娱乐或群体内部娱乐的方式,多集中在看电视、聊天、睡觉、打牌等交往较为封闭的休闲方式。其原因主要是农民工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闲暇时间短,短暂的闲暇时间都用于养精蓄锐。同时,农民工的休闲娱乐文化生活水平也较低,对于具有发展性的休闲方式,如选择读书看报的人次非常少,选中的人次占比仅13.8%。不可否认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对于阅读这类需要专注思考和时间的活动兴趣不足;而需要注意的是农民工缺少能够获得这些报纸书籍的场所,农民工多聚居于城中村、郊区地带,周围很少提供丰富农民工精神生活的公共场所。最后,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休闲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更具有时代性,如上网、逛街等。从访谈资料中也可以发现,年轻女性对于逛街的热爱更加强烈,年轻男性则对使用网络更加痴迷,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性别对休闲方式倾向的影响。农民工闲暇时间的生活不同于农村生活,带上了一些城市人的色彩,但对整个农民工群体来说,其闲暇方式仍然不具备十分显著的城市人特征。
四、小结
农民工闲暇生活状态折射出农民工非农非工的尴尬身份。在消费生活中,城市消费文化让他们想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城市化的成果,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但即使部分农民工可以实现像城市人一样的消费,一旦离开城市他就失去提供其消费水平的保障,这一种消费趋同只是暂时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跨越所有制度性障碍在城市定居、生活,而这些则是城里人一出生就具有的。在互动生活中,农民工受到生产、生活的影响互动对象多数是和自己同一群体的农民工或朋友、亲戚,社会交往内卷化严重,难于和城里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更难说与更高阶层进行互动,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的底层,難于向上流动。从闲暇方式来看,农民工受经济条件、劳动时间等客观因素以及自我主观选择的影响,倾向于选择看电视、睡觉等花钱少、封闭型方式,对于读书看报、工作外自学等发展型闲暇方式较少选择,“自愿”固化在目前的阶层。
英格尔斯表示人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7]。农民工作为城市城市化、现代化的力量,不仅是需要实现自身的技术改变,更是要实现自我心理、文化上的改变。罗吉斯曾说:“现代化是个人改变传统生活方式,进入一种复杂的、技术先进和不断变动的生活方式的过程。”[8]但从农民工的闲暇生活中看出农民工离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农民工办课题组.中国农民工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2]潘毅,卢晖临,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秦海霞,刘博.服务业农民工日常生活境遇与弱势地位的形成[J].中国青年研究, 2009(9).
[4]郭星华,王希.农民工的心理灰度与日常生活[J].学海,2009(6).
[5]易丹辉,尹德光.居民消费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潘泽泉,林婷婷.劳动时间、社会交往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研究—基于湖南省农民“三融入”调查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5(3).
[7]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8]罗吉斯.乡村社会的变迁[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