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农民工社会心理健康的成因及对策

2018-03-30 10:57武承淑
学理论·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少数民族农民工

武承淑

摘 要:由于民族身份的烙印和族际的差别,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自卑与不满的不良情绪、遭受排斥和孤独寂寞的不和谐人际关系、城市归属感严重欠缺。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加强民族认同宣传,组建公益性辅导机构,呼唤企事业单位给予人文关怀,少数民族农民工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我社会心理调适能力等,培养少数民族农民工健康的心理认知,推动少数民族农民工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民工;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121-02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农民工据推算占到少数民族人口的32.9%,总人数达到3 000多万[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一样,走出乡村,在城市谋求发展。但由于少数民族农民工的“民族”身份的烙印,凸显了更为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要研究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社会心理问题,必须要弄清楚社会心理和普通心理的关系。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一、少数民族农民工与汉族农民工的社会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正如心理学家提出的社会心理健康的一些标准,诸如,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少数民族农民工身上,明显地有些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与不满的不良情绪更为突出

少数民族农民工较汉族农民工生活的地域更为封闭,思想更为简单,接受教育层次更低,与汉族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文化差异更大,行为模式更为单一,因而难以形成固定的心理状态,无限放大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农民工”的标签,消极悲观。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和谋生技能、风俗习惯的民族特点,对社会的接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加剧了少数民族农民工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2.遭受排斥和孤独寂寞的不和谐人际关系

少数民族农民工较汉族农民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独特的民族服饰、有普遍的宗教信仰,由于文化差异和碰撞,民族认同难以实现,不少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仍怀有偏见,刻板地将他们视为“外地人”“乡巴佬”,认为他们素质低下,“小农意识”强烈,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表现出排斥性[2],加剧了他们交流的障碍,产生了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孤独寂寞感油然而生。

3.城市归属感严重欠缺

“城市归属感”是市民对现居住城市进行全面评价的肯定程度,“城市认同是城市最重要的软力量,城市化成功不成功,主要看居民对这一城市的认同”,它是衡量城市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检验城市发展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城市间人才竞争的标的物[3]。

少数民族农民工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民族认同不足,人际关系冷漠,缺乏谋生技能,自卑消极情绪蔓延,苦闷压抑情绪长期存在,迫于生计生活在城市却感受不到城市的温暖,没有城市归属感。

二、少数民族农民工社会心理问题的成因

1.社会层面

一是缺乏相关领域的政策支持,尽管我国有很多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上好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但对于进城务工的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特殊政策却并不多见。二是缺乏民族认同的宣传力度,导致各民族文化交流不畅,融合不足。三是缺乏对农民工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民工社会心理问题的公益性疏导机构,不能及时解决他们的社会心理问题。

2.教育力度不足

少数民族农民工由于自幼生活条件艰苦,大多过着游牧生活,教育资源缺乏,没有接受教育的意识,他们的文化层次更低。二是进城务工后缺少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机会,缺乏谋生的技能,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劳动,剥夺了休闲的时间,遭受别人的排斥,产生了自卑不满情绪。

3.自身因素

少数民族农民工由于成长环境恶劣、教育层次低及公共服務的缺失,自卑心理、对城市的不满情绪、长期的压抑和苦闷使得少数民族农民工对城市生活产生了一种厌恶情绪,而他们又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能力,难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4.企事业单位缺乏对少数民族农民工的人文关怀

企事业单位尤其企业是接纳少数民族农民工的主阵地,由于少数民族农民工在企业从事的是枯燥、繁重的底层工作,工作强度大,精神生活缺失,用工单位往往只从效益出发,对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思想缺乏关心,对他们的心理需求更是漠视。长期“单位——宿舍”两点一线乏味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使新生代农民工容易滋生心理问题[4] 。

三、提高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1.社会层面

一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出台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心理方面的干预性政策,建议从社保、医疗、子女入学、落户、住房等方面出台好的政策,地方政府出台细则,保障公平公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增加少数民族农民工的自信心,以健康积极的社会心理融入城市,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是加强民族认同的宣传。少数民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关心和爱护他们,方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认知。在城市,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社区,要通过宣传栏、新闻媒体等展开人与人之间尊重、关心、爱护的宣传标语;开展民族认同、民族融合的宣传;大力倡导企业构建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良好风尚。

三是建立公益性疏导机构,保障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社会心理健康状况。社区应建立社会心理健康辅导机构, 辅导机构具有公益性质,政府出资,招聘行政工作人员,并招聘志愿者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专家,免费为农民工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民工提供继续教育与心理疏导服务。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开设心理学知识介绍、自我意识确立、职业规划指导、压力情绪调适、人际交往沟通技术、婚姻与家庭辅导等知识专题[4]。

2.加大教育力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最关键因素。要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社会心理健康状况,必须要有两个阶段的教育即义务教育和继续教育做保障。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的基本特点。应加大完不成义务教育的惩处措施,在少数民族农民生活的农村,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继续教育包括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建议国家设立公益性的技能培训机构,负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企事业单位应有针对本单位的职工培训制度。当然,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社会公益性社会心理健康与咨询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来完成,前文已有论述,在此不做赘述。

3.自身因素

要改善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少数民族农民工自身是关键。第一,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锻炼接受打击和受挫的能力,迎接现实中的困难。第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掌握谋生技能,学会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第三,敞开心扉,接纳不同的人群,构建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温暖自己的内心,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4.企事业单位加强自我管理和对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管理

第一,企事业单位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少数民族农民工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建议在人事部门设置专门负责少数民族农民工管理的人员,接纳少数民族农民工人数多的企事业单位,要引进国际先进成熟的心理辅导体系,培训一支由农民工自己组成的企业内部心理咨询师,其中有少数民族农民工代表[5]。 深入少数民族农民工当中,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丰富少数民族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加深他们之间以及和汉族农民工之间的感情,逐步淡化民族之间的心理隔阂,加深农民工同事间的感情,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感受多民族大家庭的溫暖,增强少数民族农民工的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吴春宝,青觉.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农民政治参与实证分析——基于全国961个少数民族农户的调查[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5):146-159.

[2]任佳佳.社区成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途径[J].成人教育与培训, 2011(7):48.

[3]何艳玲,郑文强.“留在我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对城市归属感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79.

[4]梁卓欣.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研究——基于佛山市用工单位调查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134.

[5]桑海云,咸大伟.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归因及维护途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7):146.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少数民族农民工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