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皖毅
摘 要:在“中国梦”的崭新语境下,反思马克思文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马克思文本研究逐渐走向了学术自觉,通过“文献重理”“挖掘阐发”“激发回应”等多维路径展开研究,并形成了“世界史观”“正义观”等重要理论主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认为我们应该以文本研究为扎实根基,捕获时代问题,激活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以建构具有自身学术风格的中国马克思学。
关键词:马克思;文本研究;马克思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044-03
20世紀90年代末,学界响起了“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走近马克思”“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等口号。迄今为止的十余年时间里,我国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不断推进,成果丰富。本文从路径、主题和意旨等方面对之进行梳理和反思,这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国梦”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宏观战略目标,在这样的崭新语境下反思马克思文本研究,能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原初思想以及能挖掘马克思某些思想的当代性,从而将其运用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层思考。
一、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多维路径
从解释学的视角来看,解释者对文本的解释活动具有开放性,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是主体基于时代精神、教育背景、学术兴趣、思维习惯等与作者视界的相遇,从而两个视界交融为一。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甚至更为困难,因为马克思的文本浩瀚繁杂,研究主体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难以进行整体驾驭,换言之,难以形成整体性的视界融合,解释者往往必须选择某种路径,介入部分文本,尽可能地接近马克思的“本真”思想。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是通过何种途径或方法解读马克思的文本?亦即马克思文本研究的路径依赖是什么?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梳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路径。
“文献重理”路径。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为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新版即MEGA2,是汇集马克思恩格斯的手稿、札记、书信、笔记等所有文本的版本,其目的是完整展现马克思恩格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全过程,它在内容的完整性、考证的科学性和编排的合理性都优于旧版。这个新版本的编撰激发了国内学者极大的研究热情,有学者正是以MEGA2为基础,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学术性极强的文献学工作,他们比对不同的版本,重新勘定该文本的编排顺序,总体上理顺整部文本的理论视界和逻辑架构,对学界较为熟悉的《费尔巴哈》章的内容重新解读,对以往研究尚不充分的第一卷中的《圣麦克斯》《圣布鲁诺》部分以及第二卷进行释读等,其中北京大学聂锦芳的研究具有典型性,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考察和辨析,分析了《费尔巴哈》第一章的不同版本以及MAGE2的编排设想和编排顺序。
“挖掘阐发”路径。以对《共产党宣言》的解读为例。对《宣言》的解读,冷战时期学界往往将它的主旨概括为阶级斗争、“两个决裂”“两个不可避免”,这种传统的解释框架在全球化时代被打破了,在全球化成为时代本质特征的今天,学术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全球化的背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会追问马克思到底有没有全球化思想,在重读《宣言》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开始关注全球化问题了,虽然他们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一概念,也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的系统理论,但是他们敏锐地洞察到从16世纪开始,世界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资本主义打破不同地域狭隘的、孤立的状态,使全世界各民族、国家进入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获得整体发展的新历史阶段,不仅如此,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也一直是具有全球视角的,因而学者们从文本中挖掘理论生长点,并结合全球化时代进行当代解读。
“激发回应”路径。以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为例。可以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所有文本中最富争议的文本。1932 年《手稿》首次在MEGA1第 1 部分第 3 卷和《历史唯物主义。早期文选》中问世,使西方学界兴起了一股《手稿》的研究热潮。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马克思学”者们对《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极其重视,他们做出了侧重于“人道主义的马克思”的解读,由此推演出“两个马克思”“马恩对立说”“马恩分裂说”等观点,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有人将之视为对《手稿》的正解。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国内学者积极主动研究《手稿》,对其中的思想重新定位,并提出了“发展论”“马克思没有反对马克思”“马恩互补论”等观点予以回应。
“文本组合”路径。以对《资本论》及手稿的解读为例。学者将马克思公开发表的《资本论》文本和大量的经济学手稿组成一个整体研究,以准确完整地把握相关思想。这种解释路径有一个理论预设,即马克思的一些文本之间有着极大的内在关联性,它们之间不是孤立并存的,而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文本,它在马克思哲学革命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857-1861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7年手稿”是《资本论》成书过程中的三大手稿,而近年来学者们进一步提出,“1867-1882年经济学手稿”也应纳入其中,因为它既是《资本论》的准备著作,又是马克思对已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及之前手稿的反思,因此,它和三大手稿共同构成《资本论》的“四部手稿”。也有的学者思路更为开阔,把《资本论》及其手稿和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世界历史笔记”“俄国发展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笔记”等组合到一起研究,认为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更大的整体。
“填补空白”路径。以对马克思晚年笔记的解读为例。马克思的晚年是指1872~1883年约十二年的时间,他在贫病交加、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笔记,包括被认为是马克思“人类学转向”的摩尔根 《古代社会》、 梅恩 《古代史讲演录》、拉伯克的《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等著作的笔记 。在20世纪80年代末,学界才开始有关于马克思晚年笔记的零星研究,但是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和对青年马克思、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研究差距太大,堪称空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涉足这一空白领域,2004年冯景源著的《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可以说是一个初步系统研究的成果。此后,该领域研究不断推进,取得了新的成果,如中央编译局推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丛书,其中《马克思〈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 要〉研究读本》《马克思〈历史学笔记〉 研究读本》《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就是关于马克思晚年笔记的。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归纳,几种路径之间也存在着交叉重合之处,如有的学者对《手稿》的研究不完全是“激发回应”式的,也有“文献重理”成分,以1982 年出版的 MEGA2 第 1 部分第 2 卷为基础,去把握《手稿》的文本原貌。虽然不同研究者介入的视角不同,依赖的路径不同,但综合起来就会逐步接近对马克思整体、本真思想的认识。
二、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主题转换
研究的路径和主题之间渗透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可以认为, 研究路径的目标指向是获取观点。聚焦马克思文本解读的几种典型路径,以一个或数个文本为个案切入分析,由此可以总结学界研读马克思文本时阐发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证,凝练出新主题,体现马克思思想研究在深度上的拓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主题和传统主题相同吗?它发生了怎样的主题转换?应该说,近20年来,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我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到马克思文本研究上,即研究主体会围绕某些自己关注的新主题进行文本研究;如果说二十年前,学界主要围绕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唯物史观等比较传统的主题去进行文本挖掘和研讨,但现在则逐渐转换成以下一些主要的论题。
(一)主题之一:马克思的世界史观
世界史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文本中挖掘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扩张、 世界交往、 世界历史、世界革命等观点,有研究者认为《資本论》以及晚年笔记等著作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世界历史思想,因为这些文本都围绕世界市场的形成,从世界历史的高度,追溯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史以及东西方社会的起源和发展道路,因而甚至可以说马克思晚年思想的重心就是世界史观。
(二)主题之二:马克思的正义观
马克思是否有正义观?这是近年来学界的争鸣热点之一。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只有关于正义的零散的甚至有时显得相互矛盾的论述,因而不存在一个现成的“马克思正义观”;有的学者重新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经典文本,虽然马克思没有关于正义的较为系统的正面阐述,但他是在论述什么是不正义的过程中,迂回地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观,因此可以总结出马克思具有“正义在于自由自觉地创造劳动”“正义在于合乎生产”等思想,即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意蕴;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马克思没有正义观,因为他的思想超越了当今时代意义上的正义观。
(三)主题之三:马克思的“人类学转向”或“文明起源转向”
研究者基于文本展开争鸣,有论者认为马克思晚年放弃了唯物史观,转向实证科学——人类学研究,有论者则认为马克思晚年仍基于唯物史观,去探索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人类早期文明,对文明社会起源的物质技术基础、文明起源的社会形式 (家庭)、私有制的起源与形成、国家起源的不同发展道路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形成独到的国家与文明起源理论。
(四)主题之四: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它由生态危机所催生。有的学者认为不应该用当今的生态范畴去套用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并不注重生态问题;有的学者则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文本,认为其中蕴含着生态文明思想,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性观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具体表述,生态问题产生根源的深刻分析以及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等。
以上总结了当今国内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一些重要主题,马克思文本中的一些思想有的从属于上述主题,有的因不具有争鸣性而不予列举。那么这些重要主题是被发现?还是被发挥甚至被发明?这是一个较难解答的解释学困境,也是学界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有论者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或者说全球化思想)、正义观、文明起源思想等是研究主体基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阐发的,不是马克思的“本真”思想。应该说马克思的一些思想是被发现的,但一些思想仅处在萌芽状态、胚胎状态,是相对没有充分展现的观点,留下了极大的发挥发明空间。但是,要区分马克思思想的不同样态,本身就是困难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三、马克思文本研究的目标意旨
只有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文本研究的路径依赖及其主要论题,才能理解我国学者的主体性和理论自信,展现我国学者独立研究的最新图景和有益成果,体会他们构建“中国马克思学”的努力和追求。
国外学界的马克思文本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具有文本研究理论自觉的是产生于50年代的西方“马克思学”,代表人物有吕贝尔(法)、费彻尔(德)、李希特海姆(英)、胡克和诺曼·莱文(美)等。吕贝尔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1),著《马克思生平著作年表》(1956、1960)、《马克思经济学》第1卷(1963)、第2卷(1968)等,主持《马克思学研究》丛刊,为文本研究提供平台;诺曼·莱文研读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等,著《可悲的骗局:马克思反对恩格斯》(1975)、《辩证法内部对话》(1985)等。学者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差异-对立”定式,即把早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马克思学”等流派的影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反思、金融危机的刺激,使德、俄、荷及日等国掀起新的文本研究热,主要体现为:第一,致力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的编订、整理及出版;第二,“重读马克思”,尤其围绕MEGA2展开学术性研究活动。日本的广松涉、服部文男、涩谷正、小林昌人、岩佐茂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多次勘定,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俄国学界走出苏联时代的“辩唯”+“历唯”体系,恢复往日的文本学优势;英美等学者借解读《资本论》等经典,剖析当代资本主义资本逻辑、虚拟经济等问题,一些观点大胆新颖但有过度阐发之嫌。
国内学界马克思文本研究的真正觉醒以1999年张一兵提出“回到马克思”为标志,迄今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出版论著十余部,主要有张一兵的《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王东的《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聂锦芳的《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等。论文三百余篇,主要围绕文本研究方法、文本研究史、文本个案研究等展开。其中,马克思思想的解读模式属于研究热点,形成了“五大解读模式”说:西方马克思学的模式、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模式、阿尔都塞的模式、苏联学者的模式和我国学者孙伯鍨教授的模式(张一兵1999);三种主导解读模式:“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主张“以马解马”(王东2006);“当代西方哲学主导话语的指向解读模式”“主体性扩张解读模式”和“文本逻辑历史分析解读模式”(胡大平1998);解释马克思、发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重构马克思和解构马克思五种解读方式,提倡回到馬克思(郝敬之2005);一些学者还提出“以史解马”“以中解马”“以新解马”等。在方法和途径方面,提出考据学方法、历史主义方法、解释学方法、比较法、问题研究法(张志丹、侯惠勤2007,姜霁青2011);完整的文本研究包括三个步骤、三个阶段,即版本考证、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聂锦芳2005)等。
总体上,我国学者在自觉研究中对文本研究的重要性形成了强烈共识,即文本研究对于准确理解马克思、把握其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是马克思思想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和正确方向,进行文本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文本,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学界将在利用现有文本进行研究的同时,密切关注和重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 的出版动态,并做好及时引进、翻译和出版等相关工作。较大的争议在于“回到马克思”可不可能、何以可能?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关系等问题;存在着困难或问题:第一,马克思文本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与国际学术前沿和理论建构的要求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经验和方法、广度和深度都有待于丰富和发展。第二,MEGA2带来了新资料,但由于语言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学者实际上还没有足够能力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培养既精通语言又懂哲学的专门研究人才。第三,对具有理论自觉以来的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全面总结和反思相对较少。
从解释学的视角看,解释者一般是出于某种显在或潜在的动机而进行研究的,即自身的研究希冀达成某种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马克思文本研究逐渐走向了学术自觉,其目标意旨就是要构建“中国马克思学”。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研究者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自信,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可以不必在苏联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的框架下去解读马克思,可以超越“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模式,形成“以马解马”解读模式,把握马克思的“本真”思想,当然也应当借鉴“西方马克思学”“苏联马克思学”的有益成果,以文本研究为扎实根基,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式,并捕获时代问题,激活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从学理上拓展马克思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建构独立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学话语系统——“中国马克思学”。
参考文献:
[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冯景源.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林进平.马克思的正义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聂锦芳.文本的命运(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J].河北学刊,2007(4).
[5]聂锦芳.文本的命运(下)——《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J].河北学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