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画创作必备的艺术修养*

2018-03-30 14:11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人品国画

曹 睿

(楚雄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中国画历时悠久,融本民族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文化素养于一体,成为世界上独立于其他画种之外的绘画样式。长久以来,中国画创作在传统美学思想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多种绘画题材及绘画风格,绘画作品中渗透着画家对于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从中可看出画家的整体修养,包括人品、学识、品味、趣味及创作技巧等因素。清代画家张式云:“言身之文,画心之文也。学画当先修身,身修则心气和平,能应万物。未有心不平和而能书画者!”[1](P386)因此,画家的艺术修养对于绘画作品品味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多元的思维和价值观,意识形态相互影响,对于国画创作有利既有弊。有利的是文化多元发展,促使不同艺术思想的碰撞,易擦出创新的花火;不利的是,在价值观念多样的今天,使人们容易缺失自身基本的价值信仰,随波逐流,缺失文化根基,使国画创作流于形式,缺乏文化内涵。基于此,再次探讨艺术修养对于国画创作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儒道思想中的修身论

中国画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必定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受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由于美学又是从哲学中演变而来的,因此,对于中国画审美中注重的写意性、诗意性、拟人化等特征就要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去探寻根源。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早已萌芽出对于人格修养的要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强调 “仁”的基本价值核心,认为绘画具有 “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孔子对于审美和艺术活动主张将个体的心理欲求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此,在他提出的诸多思想观点中都体现着这种统一。如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P80)在赞美他的学生颜回时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苍,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P66)这是一种仁的至高境界。他还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P92)的观点,主张人要通过学习古籍诗书、文化礼仪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修养,进而又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P68)的说法,在孔子看来,“君子”必须是建立在 “文”与 “质”的统一之上,这里的 “文”是强调对于古代典籍的学习,从而提高文化修养;“质”是指人内在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质,这种从内到外的完美结合,才是 “君子”所应具有的修养,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于修身必要性的论述。其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 “仁爱”思想,强调人格美的价值,他提出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论述,所谓 “浩然之气”是个体在追求内心伦理道德目标时,由于内心情感的升华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也是儒家的修身学说。自古中国画家在以孔子伦理学说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崇尚 “文以载道”,文化价值体系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与孔子有极大的不同之处,他看到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伴随着残酷的暴政与虚假的政治,仁义道德对于这种社会现状是无用的,在很多时候还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愚弄大众的幌子,因此,在老子看来孔子所提倡的仁义道德是无用且有害的。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只能建立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不应加以人为的改变,应顺应 “道”,“无为而无不为”在他看来 “道”是无形无相,不可名状的本体,但它又产生了万物。在他以 “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影响下,提出 “大巧若拙”“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 “虚室生白”等观点。要得 “道”就要 “涤除玄览”,意即以一种超功利,不受外物奴役的理性的直观去得“道”。在老子之后的庄子学派,极大地发展了以 “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庄子高度赞扬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并且认为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3](P92)进一步提出 “养生”“保身”的思想。庄子并不否定孔子思想中的 “仁爱”思想,但由于庄子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孔子提倡的仁义之道不可能实现,因此确立了反对人的异化,追求人的自由思想的哲学理念,这种自由的追求就是人要使自身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不为外物所支配和束缚,使人的精神生活达到绝对自由的独立境界。在庄子学派看来,人如果长久处于对生活中利害得失的困扰中,就不能获得内心的精神独立和自由状态,也就不能保持自身的人格自由,应该抛弃这种困扰,追寻自由的人身状态。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着巨大的影响,他们在以儒家思想入世,遭受失败打击后,又必然会在老庄哲学中寻找安慰和愉快,因此,庄子学派在讲到人的内心修养和精神状态的问题时,提出了 “心斋”“坐忘”“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自见”“洵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等相关审美的论述, “心斋”和 “坐忘”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要人们从自己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让人保持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这种对万物超功利的直观,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身有着深刻而长久的影响。但作为中国古代核心思想的儒家学说已成为中国大众文化心理的一部分,那种以 “仁爱”, “善”为基础的修身哲学对艺术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在艺术创作中画家一直以来追求的创作原则是以道德境界和理想人生相结合的艺术形象,即以儒家仁义道德为基础,辅于道家自由精神人格的一种创作原则。

二、中国绘画思想中 “画品即人品”理念

“画品即人品”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美学理论影响下产生的特定的绘画美学理念,它受儒道思想及文人画理论的影响。早在南齐谢赫的 《画品》中就提出 “六法论”,并以此为准则对部分画家进行分品和评价。其后是南朝陈·姚最的 《续画品序》,唐·彦悰的 《后画录》,窦蒙的 《画拾遗录》等,这些品评都是只论艺不分品。直到唐·张怀矔 《画品断》始分画为神、妙、能三品,唐·朱景玄在 《唐朝名画录》中除此三品外,另加了逸品。至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录》中又将画品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至宋代,受文人画思想的影响,宋代黄休复 《益州名画录》中用 “四格”说评论唐乾元至宋乾德年间在四川的五十八为画家的作品。把逸格排列首位,这里逸格大抵是指不拘于形似,自然天真,具有象外之意的作品。从这一分品中把 “逸品”放在其他品之上,反映了唐宋以来画家从重“再现”转向重 “表现”的一种绘画态度,这就在绘画创作中进一步突出了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的生活态度、情趣及个人的精神品格将对绘画作品的内涵具有影响,这就是一种 “写意”的绘画倾向,这一种倾向到元代被发展到极致,倪瓒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聊以自娱耳。”[1](P193)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充分体现。

从宋代开始,由于文人画思想的影响,在绘画理论上出现对于画家个人修养问题的讨论,并且将这种对于修养的重视与画家作品的品评相结合,在画论中除画品外,又出现许多把画品和人品结合讨论的观点,进一步确立“画品即人品”这种中国独具特色的绘画美学理念。北宋,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曰:“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1](P380)这段话中明确论述了人品与画品的关系,他认为气韵生动建立在人品高下的基础上。明代文徴明自提其仿米家画风的山水云:“人品不高,用墨无法。”[4](P167)在他看来,从绘画作品的审美角度来看,用笔用墨和人品的高下有直接的联系。清·王昱在 《东庄论画》中提到 “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1](P381)在其看来,绘画作品不仅要可观,还应从作品中透出正气,这种正气需从人的品格修养中来。清代方熏 《山静居画论》云:“用墨无他,惟在洁净。洁净自能活泼。涉笔高妙,存乎其人。姜白石曰:“人品不高,落墨无法。”[5](P140)现代画家继承了古代先立人后立艺的思想,对于作者的人品修养尤其重视,如近代画家齐白石,他以 “木人”自居,在他看来 “古之艺术所传,因传其人,或高人或名士隐逸,未闻举止卑下之人,虽有一艺而能久远者。”[4](P168)从这些绘画理论中可看出,中国画的品评至宋始,创作主体自身人格修养和才学品貌的要求始终是统一在一起的。

“人品即画品”的绘画理念深受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国画作品的品评自古就未脱离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对于自然来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人对自然的心灵观照,“以形写神” “天一合一”“托物言志”,对于社会来说,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冲突,对自然的个性化表现,在绘画作品中会或多或少地融入社会情感因素,具有人文情怀。

三、艺术修养是国画创作的根基

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历史,儒家强调道德修养对艺术的决定作用,所谓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孟子强调在追求高尚伦理道德目标时,人所应具有的浩然之气,道家主张主体的净化,老子云: “虚室生白”,庄子反复阐明“道法自然”下的个体人格精神的自由境界。因此,古代画家在本质上以儒家思想处事,以道家风格律身。古代绘画的表现精神是儒道哲学影响下的创作主体精神与自然物象的 “物我交融”,不仅仅体现在对表现对象的技法再现上,更加突出了绘画者内在精神的体悟和传达,是一种以内在精神融合外在技巧的表达方式。所以,我认为艺术修养是国画创作的根基。唐代诗人元稹 《画竹诗》云:“乃悟尘埃心,难状烟霞质”,[4](P167)胸怀拔俗的画家方能写出翠竹的高风亮节,黄庭坚论画云:“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4](P168)这里所说得心,是指思想,既创作中主体的艺术修养作用。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艺术修养的提高对于国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国画创作从创作观念到创作题材,再到艺术表现语言都有了明显的多样化发展,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持自我,同时又不固步自封,能采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就需要画家在自身的艺术修养上下大功夫,没有深厚的修养,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也难以辩证地看待自身的发展及变化,更加谈不创新了。从古今画论来看,国画家艺术修养的提高不外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提高人品修养;另一方面提高文化修养;再次深入生活,体悟人生。

从提高人品修养来看,“做事必先做人”。清代画家刘松年 《颐年论画》中曰:“书画清高,首重人品。”[1](P381)对于画家来说首先要做一个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完满人格的人,不随波逐流,不攀炎附势。古人强调人品,大多是指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所包含的范畴,由于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具有相对性,当今,我们没有必要用古代 “圣人”的标准衡量自己,也难于做到,但是,做人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应该谨记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内在精神的迹化,创作者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雅的情怀对于创作出内涵丰富,品味高雅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的人品内涵应在基本道德规范要求下,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具有批判精神及个体价值的独立性,让人品的内涵随时代的进步更具包容性。

从提高文化修养来看,在品德修养端正的前提下,通过读书可使人明理,提升人的认识,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下分析和判断社会现象,社会观点,并形成个人的艺术理念,进而通过艺术实践逐步形成个人的绘画风格。然而,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数十年时间的转变和成型。古代画论已有许多关于读书有益修身的论述,明代画家王绂云:“要得腹有百十卷书,俾落笔免尘俗耳。”[1](P383)清代画家戴熙云: “识到者笔辣,学充者气酣,才裕者神耸,三长备而后画道成。”[1](P385),近代画家吴昌硕曰: “读书最上乘,养气亦有以;气充可意造,学力久相倚。”[1](P387)中国画作为本民族的艺术样式,必定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息息相关,不了解传统文化就不能体会中国画的艺术审美特性,也无法把握中国画的绘画美学原则。因此,国画创作者应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研读古代优秀文化典籍,包括哲学、文学、美学、等书籍。另外,我认为在研究我国文化的同时还应对国外优秀文学、哲学艺术作品进行涉猎。当今的国际形势已不同于古代社会环境,在一个开放、多元、国际化趋势的背景下,不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就不能更清醒地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现状,尤其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重视人性的解放和个体价值的独立性等民主意识对于我国古代儒道哲学思想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扩展人的思维、开阔眼界、心胸,启发智慧,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一个人提高修养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国画创作来说,创作作品本身作为作者心灵的迹化,它必然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文化气质、审美理想等艺术个性化的内涵,如果忽略了绘画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含量,将会导致创作作品的内涵缺失、学术贫乏、流于形式等问题的产生,最终中国画也许会走向仅以绘画材料为其特征的图案式艺术形式。

最后,从生活体悟的角度看,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对生活进行典型化的结果。不深入生活,观察自然、社会,就难以产生个性化的情感和体悟,创作思路和创作情感也会随之枯竭,创造的艺术作品将缺乏精神内涵,难以打动人心。因此,深入到生活中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于国画创作来说必不可少。这里的生活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悟,通过对社会现象、人与人、人与物等关系的洞察把握时代风貌,使创作作品从文化背景上不脱离时代特征,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对于中国画来说,从一开始就不是站在自然万物的对立面,而是讲究 “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人在自然山水间可以 “澄怀味象”,“中得心源”,“以神遇而不以迹化”,使创作者在收集素材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契合,激发创作灵感,进而产生具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通过深入生活,积累经验,增加阅历,形成敏锐得洞察力,激发自身的个性化情感,挖掘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进而运用相应的绘画语言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包含的内涵是丰厚的,才能真正地打动人心。

“知见日进于高明,学力日归于平实。笔不可穷,眼不可穷,耳不可穷,腹不可穷。笔无转运曰笔穷,眼不扩充曰眼穷,耳不闻浅近曰耳穷,腹无酝酿曰腹穷。以是四穷,心无专主,手无把握,焉能入门?博览多闻,功深学粹,庶几到古人地位。”[1](P385)纵观画论,古今画家对于国画创作中艺术修养的提高尤为重视,再读历代优秀国画作品,从气势、格调、品味、情怀到笔法墨法等精湛艺术语言地表达,无不让后学之人惊叹,赞许。这些作品中体现的精神与技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冲突与包容共存,对于国画的研习,应把艺术修养的提高作为创作道路上的长久修行。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人品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诗品出于人品
吃饭见人品
国画欣赏
谈谈鼓师
测你的人品还剩多少?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分手最见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