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学学位论文的写作:从学理性谈起*

2018-03-30 14:11侯官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位经济学论文

侯官响

(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经济学是近代兴起的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经济行为和由此产生的经济现象,高等院校的财经院系是传承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培养从事经济理论教学、研究和专业工作的人才的主要场所。在经济领域,如何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知识创新的能力,关涉许多方面,而撰写学位论文即是培养上述能力的最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经济学学位论文质量滑坡也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外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学学位论文的撰写进行了探讨,比如 《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1],《经济学毕业论文写作与经济学研究方法》[2],《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若干理论问题辨析》[3], 《经济学博士论文写作指南》[4]等,都从不同侧面阐述如何写作经济学论文以及写作经济学论文应注意的事项,给读者带来一些提示和启发。但不无遗憾的是,上述作者过于强调写作经济学论文的问题意识,而疏于从学理性角度进行探讨。基于学理性来探讨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而学位论文的质量则与质疑和创新有密切的关联。

一、学位论文的学理性

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之一种,是本科生、研究生在科学研究领域内描述、分析和总结科学研究成果并且凭此获得学位的毕业论文,其鲜明的特征即是创造性,因而学位论文要体现学术论文的一般特性。学术论文不仅要体现作者对其研究领域内某问题的新发现或新思想,而且要体现作者对某些学术观点深入探讨后的新认识,或者对旧说提出不同见解,修正其错误和补充其疏漏。因而纯学理性取向是其学术性的体现。

学术论文与非学术性文章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知识创新。人之为人,在于人类不仅能传承知识,而且能生产知识。每个时代的人类继承了先人创造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创造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知识,其中的一部分,或通过口耳相传,或通过实物保存,或通过文献记载,传递给后来者,并启迪新的知识生产与创造。因此学位论文除体现作者在其专业领域的学术修养外,是否具有自身独特的创造性,是否生产新知识,是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也就是经济学理论和知识不断创新的历史。从亚当·斯密 《国富论》诞生起,经济学理论体系经历了三次革命、三次综合,不断突破旧的研究范式,尤其是始于20世纪40年代建立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使得经济学形成了统一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不论是何分支,都以一般均衡理论为逻辑起点。一般均衡理论虽然充满了理性之美丽,却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和完备信息假设之上的。而在现实中,市场经济并不存在完全竞争和完备信息,因而在具体应用一般均衡理论时,不能生搬硬套,而必须考虑不同经济环境以及所要研究问题的本质,进而对上述假设进行修正。其结果可能引致原有的基本框架无法继续使用,或者原有的结论不再成立,进而会导致理论的创新和学理的升华。例如市场经济学的诞生,即是源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局限性。乔治·阿克洛夫在考察旧车市场交易时,发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效率的降低和损失,而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无解。用另一新的方法重新解释市场失灵的原因,其结果导致了市场经济学的产生。

二、经济学学位论文的问题导向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社会科学,其社会性体现在人们如何相互影响,如何进行合作以及人们的选择如何引导他们的生活。从这个角度看,说经济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则没有疑义。实际上,经济学所研究的视域无非两大类: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理论问题的提出并解决,不仅产生了新的经济学理论,如边际革命所带来的客观价值理论,甚至会导致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如前面所提到的信息经济学。不过,根本性的理论变革与方法论的创新,非一般论文力所能及,对原有理论框架的修正和完善,包括对部分限制性假设的放松,对原有理论结果的一般性推广以及将一般性理论应用于某一具体研究领域,是大多数论文理论上的创新。可见,经济学理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体现的是经济学理论的完善和修正,亦即升华了经济学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和学理性。

从本质上说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际问题的发现并解决当然也是经济学的创新。对于发现或提出的问题,研究者应当寻找一个合适的框架或模型,论证自己提出的观点。在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时,如果发现原有的理论框架无法适用,就有可能导致理论的创新。[6]不过针对实际问题的基本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并非学位论文的主要任务。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个使命。目前中国各类高校均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具有问题导向,热衷于同政府部门合作,为其提供政策建议以得到支持。尤其是以应用经济研究为导向的财经院系,纷纷组建应用研究平台,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来越主导着大学发展的方向。而从国际上看,大学 “服务社会”的理念通常被视为大学的 “第三职能”。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做学问的场所,致力于知识的传承和增进,培养远高于中等教育水平之上的学生,而不能把大学办成公共服务机构。[7]这是美国教育专家Abraham Flexner在其专著《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中提出的理念,影响深远。

因此,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应当以学科和学术为导向,虽然高校也可适当做一些问题导向的研究,但并不意味着高校科研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有问题意识,这是非常对的。因为问题意识与论文创新相伴相生,而创新则是学位论文的灵魂。问题意识强的学生,表现在其灵动的创造性精神思维上,而创造性思维则为学术论文的论证说理提供智力支持。然而在现实中,常常走向了反面。体现在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上,强调问题导向有余,而重视学术理性不足,一味强调为问题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对策的写作思路,结果导致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由于问题研究不透,甚至问题不能称其为问题,所提出的对策亦是无的放矢。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学论文的问题导向,首先是为学理性服务的。

三、经济学学位论文的选题

尽管我们强调学位论文的学理性,但并不否认经济学论文的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学术研究同科技发明一样,也是始自对一个问题的兴趣,能否提出一个 “好的”问题,选定一个“好的”题目,是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经济学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要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理论,需要对现实世界有深刻的感悟。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对市场的体认,成为市场经济的理论渊薮,此后无论是凯恩斯,还是其论敌米塞斯都十分强调理念的重要作用。然而提出一个好问题,并不是为了改造这个世界。因为现代经济学是解释世界的科学,而不是改造世界的科学。为解决问题而写论文,最后形成的文字与其说是论文,毋宁说是报告和对策。因此提出一个问题,只是从分析问题入手,目的还是为了对经济现象和周围世界的解释。

经济学当然是关涉价值的学问,其构建的基础可以说是源于价值判断。一般认为有价值的经济现象有四个标准。其一,一种新情况、新事物的出现。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80年代后期的股份合作制,90年代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讨论、国有企业改制、WTO规则,近些年的 “一带一路”、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互联网金融和新旧动能转换。其二,与现有理论相悖的现象。比如“分成租佃”,在中国内地现有理论解释不通,为何却在台湾广泛存在。其三,与现行经济制度与政策相悖的现象。如房地产政策和土地财政的中长期效应,如何缓解,是采用金融政策还是税收机制,可行性如何;又比如,民间借贷和融资并不为现行法律所支持,其背后必定有存在的逻辑性,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和逻辑性,可为政府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其四,对经济运行效果的评估。比如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增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又如由于约束条件的不同,同样是车牌配置,同样是特大城市,为何有的实行拍卖,有的则需要抽签。论文写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找其中的约束条件,解释并评估这种现象,从而理解政策的内生选择。

一个选题是否合适,是否值得研究,也有两个选择的标准。一是选题本身是否具有意义,譬如凯恩斯、哈耶克等经济学家关于计划与市场、传统贸易、边际效用、经济周期、货币理论的认知,仍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为广大经济学者所关注,并从中受益。二是要看前人对该选题的研究情况,是否是新问题。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领域,大量阅读该领域及相关问题的专业文献,反复比较,综合考虑,之后才能最终确定选题。读文献要有顺序、有选择地读,力戒盲目性,可以先看该领域权威的综述,接着再看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也可先看经典论文,再看权威综述。每看一篇论文,都要重视文章提供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重要的英文期刊包括AER、QJE、JPE、RES等,重要的中文期刊包括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

一般来说,阅读文献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前人成果如有不足,总是表现在资料、方法、论证及理论的应用诸方面,后来者若要超过前人,总须在上述几个方面有创新或独特贡献。因为学位论文是构建的而不是解构的,尤其对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来说,资料和方法的突破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对于学士毕业论文来说,由于本科生的知识和工具运用难以驾驭较大范围的问题,一定要写力所能及的小题目。小题目能够准确界定概念、理论、原因、数据验证、解决方案等方面,因而选题、数据和原因分析都可做到可控、可检验和可行。

四、论文架构之设计

一篇好的学位论文,除了好的选题外,就要考虑论文架构的设计了。作者按照表达主旨的要求,将分观点和具体材料组织起来,不仅要剪裁得当,而且还要结构谨严。[8](P99)精心设计过的论文架构,应做到完整严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连贯,尤其要特别遵循逻辑性和平衡性原则。下面是经济学学位论文的一般章节框架。

第1章绪论,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选题背景、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第2章是文献综述,由理论基础文献、具体问题文献、有关方法的文献等部分组成。第3章是模型及分析框架,一是概念框架,包括一般性理论和理论的修改与扩展两方面;二是数据及收集方法;三是分析和预期结果。第4章是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和分析。一是一般情况描述;二是具体情况、方法和执行步骤;三是数据收集过程及遇到的问题;四是样本数据的特性。第5章是研究结果和分析,包括取得的研究结果,对结果的分析解释以及主要发现、结果的可靠性和局限性。此三章是学位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最后是结论部分,由简要概括、发现与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内容组成。

上述所示经济学学位论文框架当然不是通用模式,只是为了满足逻辑上表达的需要。譬如论文实证部分,虽然计量经济学模型已经成为经济分析的一种主流研究方法,但并非一定要采用计量模型,才称其为经济学论文。学位论文的逻辑性,体现在论文标题是否构成圆满完整的论辩。正如曹树基所言,如果将每一章的标题放在一起,看是否构成论文标题完整的论辩,判断标志即各章标题,能否完整证明论题。依此类推,将每一章的每一个小节标题联系起来,是否构成本章完整的论辩。实际写作过程中,可对论文的每一节或每一章,概括和归纳为一句话,再将几句话连缀在一起,以检讨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否浑然一体。[9]

学位论文构造的平衡性,是指论文核心各章篇幅应大致相等;每一章中,各节篇幅也应大致相等。[9]各章和各节篇幅不能畸轻畸重,结构的完美与内容的完美要相辅相成。如果出现内容轻重悬殊情况,就要考虑如何合并、分拆,或增删一些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要重新考虑章与章或节与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必要时要加以调整。

五、写作要点

(一)绪论

绪论是论文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一篇论文精华的浓缩,也是全篇思想的表达,起着总揽全局、提纲挈领的作用。尽管绪论是论文的第一部分,但其写作可以放在最后。读者通过绪论这一窗口,即可了解一篇论文脉络和精粹。

一般而言,绪论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在论文的开头,如果是新问题,作者应用简洁的语言陈述其发现或提出的问题,并阐明该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如果是一个前人已经探讨过的问题,作者应该阐述清楚重新研讨该问题的原因及意义,并且要说明前人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其次要阐述作者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作者所使用的模型或分析框架。如果作者所使用的基本框架为新设,则应阐明使用该框架的理由及其基本假设。无论是思想上的创新还是模型上的创设,作者都应充分阐述该创新之于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的价值。再次要在绪论的最后部分,对论文的结构安排简要地作一介绍,涉及绪论之外各章节及其主要内容。比之中国经济学论文导师,西方学者对绪论的要求则相对简单和不同,他们要求开门见山地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这些内容中国导师一般要求放在结论里。

(二)文献综述

使研究者和读者了解前人在相关领域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状况,是文献综述存在的理由。其目的是使研究者和读者了解前人研究之贡献和局限,目前该领域研究之进展以及与作者目前研究之关联,以避免无的放矢和重复性的研究。研究者可通过阅读前人研究,将自己的研究纳入历史框架,并以宽阔的历史视野,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以及方法路径、技术手段和数据来源,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突破口;亦可找到前人未涉足或不足之处,为自己的创新拓展思路。在阅读文献时,问题意识为许多学者所重视,“不疑处有疑”,对所读文献作批判性思考和审视,有助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价值或拟研究问题的意义进行评判。惟其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将所读文献中的思想融会贯通,转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文献评述要围绕阅读者自己设计的问题、概念和方法进行,没有必要引用相关领域里的每一篇文献,要点在于将研究者拟写的论文和最为相关的、最新的两三篇区别开来。

众所周知,文献综述工作应当在研究活动的初期进行,那么是否需要在这一阶段完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关键是要尽早形成一个可以指导下一步工作的研究框架。通常论文指导老师非常注重这一点。而在写文献综述时,也需构思一个提纲,可列出拟讨论的主要方面,如国内外该领域概念体系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演进等。一般可考虑采用小标题的方式将前人研究罗列归类,对内容上或逻辑上相近的文献集中进行讨论,还有一种方式是按研究递延过程顺次进行阐述。

(三)实证分析

实证是每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结论之所以值得信赖的根本。经济学并不能例外,每一个定理或命题都须加以证明。在实证研究中,运用演绎或归纳的思维方法,辅以计量分析和规范分析的过程,就是从假设或前提中得到基本结论的过程。建立在模型假设之上的结论之所以是符合逻辑的、值得信赖的,这需要正确的证明加以保证。实证分析首先要确保数据收集的数量和质量,其次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之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包括经济意义的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由于并非所有的变量都可以量化,因此也可通过对某一行业的具体案例或者数值进行模拟检验。

具体到微观经济学领域,比如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经济学,一般来说,实证分析以案例分析为主,其原因在于很难在微观领域获得大样本数据。但并非说不能用小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小样本统计理论的发展以及企业数据库的逐渐完善,使得这种计量分析变得可行,这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对于宏观和金融领域的学术论文,一般要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上述经济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检验,以验证作者所得到的结论。

随着计量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普及,经济学学位论文的实证研究,越来越依赖数学模型的使用。将抽象的论题要素及其本质属性用数学符号进行描述,并且建立数学方程,这就是建模。模型的构建主要包括选择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待估参数的理论值。究竟如何建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足以进行长篇大论,不过此处只能简要提出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一是模型要提炼出问题的关键因子,假设力求简单且有效,必要时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引入随机干扰项。二是遵循经济学家瓦里安 (Varian)提出的KISS原则:Keep it simple,stupid。即模型并不是越复杂越高深,应尽可能简单,不要建立一般化的模型,只需建立求解与数据相匹配的模型。三是在对假设条件逐步放松后,通过方程式的计算导出基本命题。

经济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各种流派争奇斗艳,缤纷摇曳。然而,不论在主流经济学的哪个领域,前人都贡献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被普遍接受的模型。因为这些模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所以初学者进入这一领域学习时,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些模型的基本假设、基本方法和基本结论,经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一个学者才具备了做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在研究过程中,一旦基本模型确定,在论文的模型及分析框架部分,作者应当对其进行必要描述,对其基本假设进行必要交代。

对于经济学论文数学使用越来越多,模型愈来愈复杂的现象,芝加哥大学科克伦教授颇不以为然,他认为估计方法越简单越好,数学越少越好。数学家出身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已指出,数学是一种研究工具,但能够表达经济假说的好的数学定理,根本不能成为好的经济学。[10](P29)林毅夫对经济学中数学模型广泛应用的原因讲得更是明白,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经数百年,各种经济现象已为经济学家所熟知,新的有价值的经济现象虽然不时存在或出现,但毕竟为数不多了。故经济学家才不得不在老问题上比拼新方法,即数学工具的技巧,数学也就变成一个经济学家俱乐部的门槛。[11](P12)不仅一些专家学者倾力而为,就是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也有普遍突出的表现。目前错用和滥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现象不断发生,甚至较为普遍。错用的结果是 “自欺欺人”;滥用的结果是 “自娱自乐”。[12]审稿专家和答辩组成员常常反映,一些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简单问题数模化,常识问题方程化的倾向。由于把数学工具当成分析问题的核心架构,而忽视现实生活中不可估量的各种因素,必然在论文写作中只会堆砌数学模型,从而失去了经济学论文应有的思维弹性。虽然既有格兰杰因果检验,又进行协整分析,但推导出来的研究结论并无新奇之处,只是经济学、金融学的常识或是不证自明的结论而已。

(四)结论

结论是任何一篇完整的论文都必须具备的,当有关研究完成以后,是否能从中抽象出超越事实的一般概念?是对研究者学术能力最后的检验。学术抽象能力的获得,来源于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把握。学术抽象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的程序:其一,用一段最简单的文字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其二,用一个最简单的句子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其三,用一个作者创造的概念来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所谓的 “中心思想”必须是自己独创性的思想。这种学术抽象出的概念,是论文结论的高度概括。[8]

就经济学论文来讲,不管是否能够抽象出一般概念,其结论通常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归纳总结论文的基本结论及其意义,总结应当尽可能简短,语言应当尽可能凝练,以避免啰嗦和不必要的重复。第二,简要说明论文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模型和结论的局限。任何一个学科的繁荣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提出未完成的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后来者进一步思考。而指出模型和结论的局限性,体现了学者的一种科学态度,同时有助于其他的研究者获得一种更好的分析工具。

猜你喜欢
学位经济学论文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简明经济学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经济学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