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养

2018-03-30 12:37:21陈中建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本院规范化

刘 硕,苏 斌,2,周 围,谭 飞,陈中建,于 靖

(1.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科教科,上海 200443;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

医师科研能力是指从事医学研究中,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还相当薄弱,科研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医师本人的发展。从2015年年底开始,本院紧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培养其具有不断求索、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及较强的科研能力。

1 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培训目标包括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多方面,其中科研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完成科研任务,至少需要具备以下10种能力:检索文献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阅读文献资料的能力、鉴别资料的能力、归纳综述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所以,科研能力不仅包括实验室进行的基础性研究,还包括对临床上疑难疾病的归纳和提炼、开展临床疾病观察和研究,以及在学术会议上报告等。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医师不光着眼于完成日常医疗工作,还会进一步思考临床问题的潜在机制和改进方法,督促医师及时总结和提高,有利于总体医疗水平的提高[3]。大部分住院医师不重视科研技能的提升,用于科研方面的时间投入过少。医院和科室的重视不够,投入的精力财力甚少,科研培训缺少固定时间、目标内容和相应教材[3]。因此,如何提高住院医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点。

2 加强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2.1制定科研管理制度和定期考核新入本院基地的住院医师,需要填写科研计划表,主要包括进入基地前其在本科或研究生(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发表论文篇数及内容,课题参与情况等,使基地科研导师能够全面掌握住院医师的科研能力及兴趣所在,辅导针对性更强。另外,通过填写科研计划表,住院医师能够初步制定自己的科研目标,明确不同时间点需要完成的内容,对科研方向有更清晰的计划和定位。本院对不同学历的住院医师,进行不同程度的科研能力培养及考核,如本科学历的住院医师注重科研基本能力的培养,考核指标要求其阅读一定数量的中英文文献,至少完成撰写1篇综述文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室技术;硕士研究生注重科研思路的培养,考核其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科研课题的设计、数据分析及SCI文章的撰写;博士研究生注重培养申报课题、改进临床技术、申报发明和专利等能力。科研计划表是否按期执行,也可作为基地医师自我考评和监督的指标。

2.2实行临床和科研“双导师”负责制合格的带教老师应具备良好的医德、精湛的临床技术、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较好的科研能力,热爱并善于临床教学更为重要[4]。建立真正以提高住院医师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导师制是保证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的有效途径[5]。皮肤科性病科的专科指导教师要求具有本科以上的专业学历、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10年,在相关学术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6]。本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培养过程中,先根据住院医师的科研基础和专业兴趣,选择相近或相似科研方向的副高级或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并在临床轮转学习过程中配备1名主治医师进行临床技能带教。科研导师进行科研能力辅导的同时,临床带教老师配合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双导师负责制”使住院医师在导师们的指导下,掌握临床疾病诊疗的同时,更有针对性地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地学习该种疾病的诊疗方法,深入了解国际上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而顺利完成综述、病例报道、论著等多种类型文章的撰写。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6]。

2.3组织学术讲座营造科研氛围本院定期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术讲座,如名家讲坛、科研写作能力讲座及疑难病例讨论会等。“名家讲坛”邀请国内外专家讲解学术前沿信息,使住院医师能够及时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科研写作能力讲座,包括读书报告会等,目的是培养住院医师撰写文章、当众演讲和制作美化幻灯片的能力。疑难病例讨论会,能够有效地提高住院医师的学术水平,以及对疑难病例的诊治能力,推动多学科综合诊疗理念形成与发展。针对以上各种学术活动,本院设置一套科研信息签到系统。通过电子签到系统,记录住院医师学术活动的参与情况,能够了解住院医师兴趣所在,开展更多相关内容的讲座和培训。

2.4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科研活动积极性恰如其分的激励措施,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医院对住院医师缺少较大的激励机制和措施,使得住院医师从事科学研究积极性不高[7]。除了考核机制,为了鼓励住院医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医院整体的科研水平,鼓励青年医师岗位成才,增强医院的科研氛围,本院对在基地培训期间发表SCI文章的住院医师,给予额外的奖励,并在留院、进编、晋升职称等方面优先。

3 加强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养后取得的成效

本院于2009年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至2016年共招录住院医师60人。2015年之前出基地的培训对象,共发表中文文章17篇、SCI文章3篇,最高影响因子(IF)3.718。2015年之后,本院加强培训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2016年出基地的培训对象共发表中文文献10篇、SCI 5篇,最高影响因子(IF)7.644(表1)。2人获得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称号。由此可见,通过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在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提高。此外,2016年本院住院医师培训结业综合考核通过率为89%,且通过病理阅片系列讲座培训后,2016年度住院医师病理阅片考试部分通过率为100%。

表1 2011—2014级住院医师发表论文及申请课题情况

4 思考与展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还相当薄弱,主要表现为住院医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医院科研氛围相对淡薄[1]。通过制定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施行临床科研双导师制、组织不同层次的学术讲座、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提高医院基地医师的科研能力。在保证临床轮转的基础上,加强住院医师科研意识,增强医院科研氛围,完善针对不同科研能力培训人员的培训、考评方法,培养出更多临床和科研“双优”的住院医师。

【参考文献】

[1]朱萧玲, 计根林. 谈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 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4):703-704,709.

[2]孙晓强, 侯本祥, 卫书盛. 浅谈口腔内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初步培养[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6):45-46.

[3]卢慕峻, 徐明曦, 达骏, 等. 住院及专科医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 医学信息, 2015, 28(45):7-8.

[4]王天宝, 邓美海, 伦丽仙. 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医疗前沿, 2007, 2(21):53,55.

[5]张娴, 丁志明, 徐键. 导师制在妇产科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4):63-64.

[6]经纬, 陈樱, 沈洪兴, 等.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导师制探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4):21-22,46.

[7]吕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与策略[J]. 中外医疗, 2013, 32(15):129-130.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本院规范化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数码世界(2019年12期)2019-12-01 00:48:21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4:09
文房四宝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