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霞
【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共收治102例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采用动态心电图(动态组51例)和常规心电图(常规组51例)的检查方式进行疾病诊断,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以深入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的价值。结果 动态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92.16%(47/5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75%(32/51),统计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阳性诊断率为91.30%(21/23)、室性心律失常阳性诊断率为90.48%(19/21)、房室传导阻滞阳性诊断率为71.43%(5/7),其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9.57%(16/23)、66.67%(14/21)、42.86%(3/7),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相相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中的应用准确率更高,更值得临床优选使用。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5..02
冠心病常见于老年群体,是临床常见性心脏疾病[1]。随人口年龄的不断增长,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冠心病患者多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等症状表现,严重可发生心脏性猝死。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为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2]。为深入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的价值,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动态组51例)和常规心电图(常规组51例)进行诊断,对比结果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共收治102例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采用动态心电图(动态组51例)和常规心电图(常规组51例)的检查方式进行疾病诊断。动态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71.25±5.15)岁。常规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61-81歲之间,平均年龄(71.31±5.20)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情况和心律失常的种类上均基本一致,并且在基线资料上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其自我感觉症状较明显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具体检查细节如下:患者平躺于检查台,嘱其尽量放松身体、舒缓心情,取基线较为平稳的心电图进行及时记录,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51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51例动态组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使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仪,详细记录12通道24h内的心电信号,连续监测24h内的心电变化,并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以及人工校正后,再打印报告。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肌缺血阳性率对比
动态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92.16%(47/5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75%(32/51),统计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心律失常阳性率对比
动态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阳性诊断率为91.30%(21/23)、室性心律失常阳性诊断率为90.48%(19/21)、房室传导阻滞阳性诊断率为71.43%(5/7),其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9.57%(16/23)、66.67%(14/21)、42.86%(3/7),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 论
由于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因此,临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及心室功能的监测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均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且费用低廉,是诊断老年冠心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中的应用准确率更高,具有颇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进平,姜 岩.评价长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3):76-76.
[2] 杨 法,苏明兰,李小珠,张 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172-174.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