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等教育法规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和践行

2018-03-29 20:49:08颜慧琼陈秀琼
山东化工 2018年21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高校教师

颜慧琼,陈秀琼,林 强

(1.海南师范大学 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1158;2.海南省水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1158)

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的主体,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力军,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外,还应充分把握好我国高等教育法规以及本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处理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点[1]。当前,我国教育法规体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缺乏系统规划设计,严密性不够;缺乏严谨统一的法律术语,可操作性差;缺乏强有力的执法监督等。因此,有必要不断完善高校立法质量,加快建设严密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完善教育法规结构体系、改革教育管理体制,避免决策失误。完备的教育法规使教师权利、义务更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和运作规范,尽可能地减少、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效维护教师和学校的正当权益,推动学校各方面改革发展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师进一步践行好高等教育法规的指导作用,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对此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1 不断加强高校师生对高等教育法规的认识和实践

学期期末考试学生作弊行为,几乎是每个学校出现的普遍现象,如果作弊一旦被监考老师抓到,依照国家法律和学校自定的规章制度,将被视作违法行为,必须接受学校的严重处分,最严重的处罚是取消授予学位证,此时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易走极端,可能作顽强抗争,耍赖,不服从、不配合老师进行作弊行为的处理等,老师此时应如何合理地应用高校法规和学校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解决这种事情呢?每个老师经验不同,对学校各项法制法规了解情况不同,导致对此问题的处理方式会有一些偏差。然而,面对极端学生情况下,老师也要沉着冷静,既要到不损害教师个人正当权益,又能真正将学校法纪法规付诸实践中。当然,如果高校教师对校纪校规把握不清,并没有清晰的认识,那很可能导致处理此类事情的时候适当,很可能损害到切身利益,比如被学校通报批评,被辞退,还要做出赔偿等。为避免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保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序顺利地进行,并更好地指导高校教师和学生充分了解,认清学校的法规法纪,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感受到法规的约束力,不敢轻易触犯;另一方面,高校中主体的实施人是教师,同时也是依法治校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真正熟知教育法规常识,那么依法治教才能不断迈开步伐。所以,有必要对办学以来学校教育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大力而有效的普及和宣传,促使高校教师充分认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并做到上行下效,以身作则,让大学生意识到高等教育的权威性,必须严格遵守,这样才真正使高校各项校纪校规落到实处,从而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顺利有序地开展,完成教书育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责任使命[2]。可在学校进行宣传和普及高等教育法规,比如,学校的教师和辅导员通常借助学生会干部和社团等作为活动的宣传媒介等,将各项法纪法规普及到所有教职工和学生。

2 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促进学校改革发展

高等院校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沿阵地,只有真正加强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只有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利用高校各项法规来规范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方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3]。到现在为止,高等教育法规的指定不规范,内容不恰当,使用和解释较混乱,因此,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法规建设迫在眉睫。高校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看其教育法律法规是否完善,学校经过历年的办学经验后需着力调整学校各方面的格局,如学科结构、办学层次和水平、招生规模的扩大等,这就要求高校具备较高的行政能力。要保障国家法律在高校实行,也必须进行高等教育法规体制的完善,虽然国内高校已经加快了各项法规的建设进程,但是所建设的各项法规必须与国家法律、法规保持协调性、衔接性、互不抵触的原则[4]。建设和完善高等教育法规有利于保护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例如,教师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有权参加教师岗前培训,进修,并取得教师资格和专业职称评定,当其权利受到侵犯时,教师有提出申诉的权利。教师在享受学校种种权利的同时,也应有为学校服务规定的义务,学校和教师在签订聘用合同前应达成共识。建议尽快制定和出台实施《高等教育法》的配套法律、法规和规章,使所形成的法规体系内容详实、规范严谨、层次分明、上下衔接、左右协调、操作性强的机统一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5]。加快完善教育法规建设,提升依法治教理念,建立健全法治精神鲜明的规章制度体系,这对加强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3 落实高校教师对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践行

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首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然后认真熟知教育法规,并促进法规在校园的大力普及,引导学生遵守校矩校规,教师本人也要自觉遵守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这是高校对教师成为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前提要求。其次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离不开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3]。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老师肩负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任,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履行好自己的义务,爱岗敬业,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学习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李芳教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的教育事业满腔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党的宗旨,危难关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入党誓言,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要求的先锋模范,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是全国广大教师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作为新一代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恪尽职守、勤勉敬业,树德立行、身正为范,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在学生面临危险时临危不惧,勇于牺牲自我的生命来保护自己的学生。高校教师都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白教师岗位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应严格依照国家大政方针和学校教育管理规定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同时要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增强科研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还要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探索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因材施教,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此外,高校教师要学会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4],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生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以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4 小结

高等教育法规对指导和规范高校教师行为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应按照高等教育法规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地协调和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师生对高等教育法规的认识和实践,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落实高校教师对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践行,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高校教师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新闻传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1:58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上海建材(2018年2期)2018-06-26 08:50:58
“墙化”更需“强化”
党员生活(2018年8期)2018-06-07 09:45:56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4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小学时代(2016年30期)2016-02-24 06:42:09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