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网络文化与粉丝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2018-03-29 16:25:17
传播力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偶像信息文化

我们处于日新月异的今天,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网络文化。对于网络文化,大众普遍没有像对待传统媒体文化那么和谐。有些人认为网络文化是碎片式文化、虚拟文化,也有些人认为它是潮流文化、有价值的文化等等。提起粉丝文化,大多数人是抱有一种漠视的态度,认为粉丝文化是消遣娱乐,没有任何价值。但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文化中,粉丝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网络文化在粉丝文化的参与之下也有了更多的意义。笔者在本文对它两者的概念和特征进行阐述,并对当前我国网络文化与粉丝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一、网络文化根源和特点

(一)网络文化的根源

网络文化产生的时间较晚,它更多的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而形成的一种数字化的文化现象。在我国,较早专门研究相关问题的学者是匡文波先生,他于1999年发表的《论网络文化》一文中指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受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文化是存在于电脑网络空间中大量的数字化信息。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1.网络文化的传播全球化:我们提到网络文化是数字化信息,是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互联网使得全球性传播成为可能,其可以将网络文化传播至世界任何一个可以联网的角落。无论你身处何时,只要连接互联网,你就可以进行浏览网络文化。

2.网络文化内容形式的多样化:网络文化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形式,相比报刊文化、电视文化,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核才能与大众见面。网络文化的审核过程较为简略,加上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型自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文化再次革新发展,网络文化更是纷繁复杂,造成网络文化生产者的入门门槛越来越低。比如你在微信朋友圈发一条动态,或者与QQ好友分享一条自己拍摄的小视频,这无疑不是在传播一种网络文化。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自媒体,通过网络媒介由自我向他人的传递信息的过程就形成了网络文化。大家分享传播文化的各种信息内容,铸造了网络文化形式的多样化的景象。

3.网络文化的群众基数大:群众广泛的基础在于精准定位用户的需求。网络文化的传递为单一的输出过程,但用户是选择性的接受输出的这一过程。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从而使自己主动的去做这件事。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提供的选择,足以使用户找到自己喜爱的信息去进行浏览,这就形成了网络文化涉猎的人群基数大。比如今日头条APP,它可以依据用户点击的网络文化的取向,通过大数据库进行分析而针对性的向用户推送个性化的网络文化,由此可以吸引大量用户进入APP进行浏览自己喜爱的信息。

二、粉丝文化的形成和特征

(一)粉丝文化的形成

从古至今,粉丝文化是一直存在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属于大众文化的范围。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成员都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对媒介的接触过程都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得到满足的过程。[2]转换到粉丝文化身上,则是个体或群体对同一事物或人物的喜爱进行探讨与传递信息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体系。

(二)粉丝文化的特征

1.粉丝文化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粉丝文化中消费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粉丝对于偶像的崇拜和喜爱的驱动之下,会购买与明星相关的产品,作为传播互动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消费的方式宣告自己团体的粉丝数量之庞大,消费能力之雄厚,来为自己的偶像换取资源,让偶像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让投资商和业内人士看到偶像的影响力和变现能力。[3]从而使明星能够更好地延续从业被消费的时长,由此客观上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粉丝文化具有病毒式的号召能力

一场好的粉丝文化宣传不亚于专业的宣传策划团队。粉丝文化的粉丝群体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群体,他们通过明确的分工合作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合理的最大化进行信息传播,来提升偶像的知名度。比如2014年在我国热播的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开播之前粉丝在网络上进行声势浩大的宣传吸引网民的点击率来博取流量,同时也被大量转发信息。在开播后基本持续着今日更新次日上微博热搜榜的频繁度,最终在微博上达成了百亿的话题参与度,这极大体现了粉丝文化病毒式的号召能力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3.粉丝文化对明星的个人形象起巩固作用

粉丝对待偶像有崇拜的心理特点,会不自觉地学习偶像的审美偏好和品味,使自己尽可能与偶像达成内心的共识。比如有些明星投身于公益事业,粉丝为了响应明星也会投身于公益活动。这种学习行为会成为以后的条件反射不断提醒自我,来达到思想的认同。这种正向的学习行为的粉丝文化不仅可以维持社会的良好秩序,而且对明星的个人形象也有巩固作用。

三、网络文化与粉丝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特质与组合元素,因此为了使各个文化最大程度的发挥潜能价值,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就成为了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与主流。在网络文化中,借鉴粉丝文化病毒式的号召能力,能使网络文化的影响作用再次被扩大。在粉丝文化中,利用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使粉丝文化将信息传播到各个角落。但两者的诟病也都比较突出,这也是人们聚讼不已的关键所在,就是过度的文化传播自由,造成网络文化与粉丝文化的谣言现象比较严重。笔者认为,由于网络平台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够完善,所以我国相关部门还需要注重对网络平台的政策的颁布,比如,加快推动网络认证的实名制,加大网络平台的监察力度,从源头上制止传播信息的虚假行为。尽管可能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损失”,但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文化与粉丝文化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增强可信度。

参考文献:

[1]匡文波.论信息文化[J].图书馆,1999(2).

[2]览游考研.谈谈对粉丝文化的认识.https://www.sohu.com/a/190889775_775239.2017.09.09.

[3]览游考研.谈谈对粉丝文化的认识.https://www.sohu.com/a/190889775_775239.2017.09.09.

猜你喜欢
偶像信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偶像报
谁远谁近?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我的偶像
中学生(2016年25期)2016-03-01 03:45:37
出卖偶像
中学生(2015年35期)2015-03-01 03:44:44
偶像们都恋爱了
东方电影(2015年4期)2015-01-10 08:36:20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文化之间的摇摆
雕塑(2000年1期)2000-06-21 15: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