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法律规定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自由的新闻制度,以保护人民的言论自由。此时,邵飘萍拜访了《汉民日报》社长杭辛斋,二人相谈甚欢,决定联手创办《汉民日报》,邵作为职业报人的人生事业也由此拉开帷幕。1913年8月,他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为后来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1916年春天,邵飘萍回到国内,并以《申报》驻北京记者身份开始进入到北京的新闻界。此时,他已开始使用记者的称呼,他认为记者在采访时,要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感同身受。从纵向上来讲,要对时间历史发展的脉络有了解,通过对历史背景的解读,进而更全面的了解真相的所在。
为了打破西方媒体垄断中国传媒业的现实,1916年,邵飘萍创办了新闻编译社,在报刊定位方面,他坚持着梁启超对报刊职能的观点,即“对政府而比或无意为其监督者”和“对于国民无可位置而为其向导者”①。在军阀混战,思想混杂的当时,报刊就成为了培养民众教育的重要工具。
在这样的办报理念之下,《京报》本着说实话、还原真相的态度,以反映人民呼声为责任,发表评论引发舆论为手段,以独立、自由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在国内新闻界犹如一缕清风。
邵飘萍作为《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个特派记者。在两年工作中,他完成了251篇,共计22余万字的北京特别通讯,得到同行们的一致认可,也受到读者们的广泛欢迎。邵飘萍主张新闻要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②为第一信条,强调新闻的采访艺术。
邵飘萍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他认为记者报道要公正、独立,没有个人的感情倾向,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本貌,报道事情的真相。这种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体现在他对新闻报道中“有闻必录”做法的批评上,强调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尊重,认为“有闻必录”是新闻从业者的懒惰也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
邵飘萍在新闻实践中,一直本着中立的立场、客观的态度来判断是非。他认为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共机关”、“国民舆论代表”。报道客观新闻消息的最终目的是要面向社会,独立性尤为重要。
邵飘萍认为,报纸的独立性和维持社会公正主要体现在报纸的中立立场上,这也是成为一家自由的媒体的必然要求。他将“独立、公正”作为办报方针,一是唤醒民众,开启民智;二是作为社会公器,监督政府“必使政府听民意,舆论命于正当时评之前”;三是“顺时代,发展进步之脉动潮流”,宣扬报纸“对于解决时局评论的意见”③。邵飘萍在《京报》创刊时亲笔手书“铁肩辣手”,并将其挂在编辑室正面墙上,提醒自己亦勉励同仁,作为新闻记者应承担的责任。
邵飘萍认为新闻记者要有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要对得起新闻人这三个字,有公正独立的灵魂,不为利益,不为外物所改变。新闻从业者要有极高的道德标准,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他也十分重视记者新闻采访能力的培养。他根据自身新闻采访经验,撰写了《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新闻学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研究新闻学相关的书籍。邵飘萍认为,记者要有记者的专业素质,要时时处于新闻记者的角色当中,在平常人看不出来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新闻,随时保持有新闻将要发生的心理,为写好新闻服务。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提到“记者其脑筋无时休息,记者的耳目应随处警备,记者的心理网罗世间一切事物,随时待命,随时出发,而待其变”④。
是非明辨,客观公正,灵活应变,是对邵飘萍的新闻思想的高度概括,他的新闻思想作为我们国家新闻事业的宝贵财富,至今仍值得我们不断的借鉴、学习。
一代传奇报人邵飘萍被称赞为“发问虽然不多,使言者所说皆无所遁饰”,“纵然恒祥旁敲侧击,几句之间数语已得要领”⑤。为采访必备条件,而今看来,他的良苦用心时时警醒记者,蘸满“真实墨汁”更要勾勒“铁的逻辑”,只有严格的验证,谨慎的措辞,才能锻炼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才能完成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新闻作品。
注释:
①梁启超 新民丛报 第17期.
②邵飘萍 实际应用新闻学[M],中国新闻出版社,北京,112.
③邵飘萍,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352.
④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M],中国新闻出版社,北京,388..
⑤史量才《申报六十周年年鉴》.
参考文献:
[1]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388.
[2]方汉奇主编.邵飘萍选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1.
[3]邵飘萍 新闻学总论[M].京报馆出版,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