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困境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浅析

2018-03-29 17:32严秀丽院金谒
传播与版权 2018年4期
关键词:办刊刊物科技期刊

严秀丽 院金谒 林 静

农业科技期刊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最重要、最可靠的知识载体,承载着报道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在推广农业科研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素质,促进人才交流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意义重大[1]。因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来源可靠、数据准确、论证充分、结论明确、查询方便等特点,是农业从业者获取目标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农业科技期刊还是农业各学科科技信息的交换中心,在促进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同时,还起着指导生产实践、科技咨询、成果转化的作用,对启迪、支持和引导农业科技创新意义重大[2]。在目前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提高期刊的办刊质量,增强期刊影响力,扩大受众面,为促进农业发展添砖加瓦,是每一个农业期刊编辑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为此,针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困境,浅谈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农业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业科技期刊普遍存在办刊投入资金不足、缺乏经营意识、创收能力差、竞争力弱、编辑人员少,市场发行量低、期刊质量不高、刊登的稿件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一)稿件同质化现象严重,整体出版质量低

由于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特异性,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办有农业科技期刊。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提供的《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评价报告(2010)》分析,全国平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科技期刊为25种(包括英文期刊)[3]。这些期刊中,多数为综合性农业期刊,栏目设置雷同,上刊稿件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期刊上刊的稿件中,基金论文少,低水平重复论文居多,导致整体出版质量降低。

(二)缺乏经营意识,发行量低

农业科技期刊的受众为农业从业人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加上专业方面的局限,一般纸媒农业科技期刊发行量普遍偏低。大部分农业期刊直属于事业单位,由上级单位拨款办刊,人员编制隶属于主办单位,工资和办刊经费由上级主管单位统一拨放,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刊模式,计划经济遗留的惯性思想仍然存在,缺乏经营意识,市场化运作能力较低,不能主动开展广告经营业务,发行渠道窄小,不能很好地开展营销策划活动。

(三)缺少高效的编辑团队,编辑队伍不稳定

要促进农业科技期刊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需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有些在岗的编辑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又不注重对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导致出版的刊物在学术价值、实用价值方面表现一般。部分编辑依赖网络检索查阅资料,使一些不够准确的信息未得到纠正[4],影响了刊物的出版质量。大多数农业科技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为科研单位或大学院校,对主管主办单位来说,编辑出版工作非单位的重点业务,故对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不太重视,编辑人员职称评审较难,即使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也在单位聘用时放在次要位置,必要时需给单位的科研人员或教师让位,造成编辑部人才队伍不稳定。编辑部缺少高素质复合型编辑人才,且未建立培养后备编辑人才的有效机制,影响到刊物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追求短期效益,内容质量下降

目前,学术类、技术类期刊主要以发表科研论文为主,收取论文版面费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有的编辑部存在只要作者愿意付费,经检测文章文字重合率不超过30%就给安排发表现象,同时,也带来了因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增加页码的现象,因不能严格把关文章内容,导致上刊文章的质量下降。

二、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提高办刊特色

要办好农业科技期刊首先需要准确定位,只有确定了读者目标和发行目标,针对特定读者群,创造出能及时满足读者需求、能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特色期刊,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期刊编辑首先要找准刊物自我特性,开设有深度、有特色、有重点、适应读者需求的栏目,形成独特的风格与服务群体。期刊从内容到形式要有自身的编辑特色、稳定的风格,针对特定的读者群,从而才能更好地占有市场。期刊编辑应密切关注农业科研新趋势、新热点,有针对性地增设新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助力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二)拓展稿源渠道

拓展稿源渠道是提高刊物学术水平、提升科研传播功能的重要举措[5]。农业科技期刊要打破仅刊登域内稿件的传统思维定式,重视对域外稿源的组稿和约稿工作,尤其要着眼于气候、土壤条件相似区域农业稿源的刊登,为本区域了解域外农业科研动态提供参考,并为本区域农业科研的开展提供借鉴。

(三)提高期刊质量

期刊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期刊质量包括学术质量、编校质量、装帧印刷质量、服务质量[6]。农业科技期刊肩负着传播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任,其学术质量是期刊质量的重中之重,编辑部要以期刊的学术质量为重心,严把上刊稿件的前瞻性、时效性、实用性,全面推进期刊质量的提高[6]。

1.提高学术质量。学术质量是体现科技期刊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期刊应紧紧围绕农业方面重点课题,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报道农业生产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优势学科和专业及时调整刊物结构,针对本地区气候、土壤特点,突出优势作物,形成地方特色。注重对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的报道,以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实用性信息,以优质的文章内容赢得市场。

2.提高审稿质量。农业科技期刊稿件的学术质量是其生存之本,审稿是提高刊物出版质量的首要环节。编辑部要严格执行“三审制”,严把审稿关。初审做到及时、公正,借助“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筛除文字重合率超标的稿件,减少重复发表现象。聘请相关领域专家二审,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把好学术质量关。明确主编的责任,主编是期刊第一责任人,应严格负责审稿质量。

3.提高编校质量。编辑加工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审稿工作的继续,需要对稿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加工整理,在学术上、语言文字上、逻辑关系上、数据核对上仔细校对,并进行规范化处理。农业科技期刊的部分作者长期在基层农口单位工作,平时工作繁杂,因项目验收需要或职称评审需要挤出时间撰写论文,对科技论文写作要求和国家标准知之甚少,加之写作水平有限,文章中往往存在诸多疏漏,这就需要编辑在编校过程中对文稿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在校对工作中,编辑要对稿件内容的逻辑性及稿件中的技术性方面进行,仔细审读、反复推敲,发现稿件中存在的错漏,通过与作者联系或请教专家等措施及时弥补。特别对数据进行核算校对,对稿件中的符号、数学公式、单位、图表绘制等进行规范,使文章内容与表述方式相得益彰[6]。

4.提高服务质量。编辑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和纽带,编辑良好的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直接影响作者和读者对期刊形象的认识。编辑应树立“以作者、读者为本”的理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兢兢业业为作者、读者服务。在日常编校工作中,注意培养编辑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办刊水平,人才是关键。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编辑队伍,才能适应新时期办刊的要求。各期刊编辑部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从事期刊编辑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既要掌握编辑业务知识,还要通晓农业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这样在审阅、修改稿件时,才能及时发现稿件内容中存在的疏漏及差错,才能无障碍地与作者沟通,并正确处理出现的问题。因此,应鼓励并督促编辑积极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及时了解农业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更新知识结构[6]。在工作中,通过培训及在实践中边干边学积累经验,建立一支既懂农业专业知识,又精通出版业务的编辑队伍。建立和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吸纳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从而建立高效的出版团队。同时,要关心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不断完善各种激励机制,稳定并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队伍[7]。

(五)加快期刊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各农业期刊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期刊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因此,要适应现代科技期刊的发展,必须加快办刊的数字化水平,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信息储备量,提高刊物时效性。通过同步刊载农业科研新成果,及时为科研工作者提供高价值的信息参考,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扩大本区域农业科技的影响力[7]。

农业科技期刊要在注重纸媒出版的同时,加速数字化出版的进程,实现在线投稿、在线订阅。科技期刊目前主要以建设网站、出版数字化期刊的方式利用新媒体,使一部分资源实现了数字化传播。还有部分期刊社通过开设微博、建立微信公众号实现数字化传播。但期刊数字化并不仅仅是指将纸媒的内容传播到网上,还有更深层面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编辑与受众顺利地进行沟通交流。数字化内容才是真正需要编辑努力研究和把握的[8]。另外,建立期刊网络出版应用系统,加大期刊审稿、编辑、阅读、统计系统的扩展应用,增强建设期刊网络平台的力度,为期刊编辑部提供采编和发行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从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到发行及阅读的全过程都能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从而提升期刊编辑自动化系统的传播与应用。随着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电子书行业的成熟发展,数字出版与移动设备的结合成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方向所在。

(六)扩大宣传,增强市场意识

1.加大宣传力度。为扩大刊物的影响力,提高刊物知名度,作为自身就是传播媒介的农业科技期刊,可通过利用期刊自身及新媒体等方式扩大宣传[9]。(1)利用自身刊物宣传最常见的方法是刊登征稿、征订启事,刊登本刊获奖信息、入网信息、办刊业绩、影响因子及论文被引情况等。(2)通过主动策划主办学术交流会议、信息交流活动、杂志推介会、广告客户答谢会方式,促进编辑部与外界的联系,加强与作者、读者、广告客户之间的互动,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与影响力。(3)将刊物的电子目录通过邮件、微信、微博等形式推送到特定领域的读者,使读者及时了解刊物内容,提高刊物的显示度,扩大刊物的潜在作者、读者群。(4)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期刊网页、微信公众号,利用网络、微平台互动性优势扩大刊物宣传。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为农业科技期刊扩大宣传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刊物宣传,有助于刊物可持续平稳发展[9]。

2.拓宽发行渠道。出版物只有扩大发行才能提高刊物的影响力,但大部分农业科技期刊发行渠道主要依赖邮局系统,拓宽发行渠道是期刊经营的一项难题。各期刊编辑部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在保有现有发行主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自办发行、辅助发行。(1)可尝试借助主办单位的影响,由主办单位牵头发行、编委宣传带动发行[2]。(2)抓住科研专家下基层开展技术培训之机,随其前往培训现场发行。(3)参与在本刊刊登广告的企业的推广、宣传活动,与企业合作发行。(4)与各基层农口单位联系,每期交付部分期刊,供其开展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与培训之需。在积极拓宽发行渠道、扩大发行的同时,又能争取更多作者、争取更多稿源,争取更多的广告客户,使刊物进入良性循环。

[1]张瑞麟,张韵,高峻,等.移动互联网与农业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7):144-147.

[2]王珞.农业科技期刊助力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3):6301-6304.

[3]金峰.河北省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提升核心竞争力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315-318.

[4]黄华宁.浅析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5):162-165.

[5]陈庆禹,田淑慧,赵文祥,等.科研创新中农业科技期刊4大功能提升对策[J].编辑学报,2014,26(4):393-395.

[6]陈海燕,任银玲,刘毓侠.数字化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建设途径的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5):141-143.

[7]黄爱萍,林海清,张梅.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模式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11):144-147.

[8]张军华.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科技期刊转型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2):149-151.

[9]贺晋瑜,聂磊云,张志玲.媒体融合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的宣传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7(14):58-60.

猜你喜欢
办刊刊物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刊物贺词
科技期刊的分类
系列刊物介绍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