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与新闻失实

2018-03-29 17:32樊天宇
传播与版权 2018年4期
关键词:刘鑫舆论社交

樊天宇

“后真相”一词诞生于美国总统大选这一政治盛事中,用来形容政治生活中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反映媒体在舆论发酵、形成中煽动群众情感倾向、引导群众强化偏见的作用。在这之后有学者提出,我们已经进入后真相时代。

一、后真相时代:真相让位于情感

互联网的赋权使受众的话语权得到解放,以往有限的传受关系逐步嬗变为两个、三个甚至多个舆论场交织的意见生产网。其中社交媒体在近年来影响力最为深远,它的信息传播内容、受众话语方式往往能代表当下社会的普遍心理状态与情绪表达,它的情绪力发酵为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社交媒体把关作用式微,是一个没有把关人的媒体,它基于或强或弱的人际关系传播,形成特定的社群,用户生产内容是它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要害所在,社交巨头Facebook也曾调查称社交媒体上的用户情绪会在不同用户间互相传染。社交媒体已然成了用户个人观点和情绪的聚集地,并引起振聋发聩的舆论回声。

互联网技术在提供海量信息服务的同时,检索困难也顺势而生。我们一面感慨海量信息带来的快速便捷,一面困于信息筛选的难度变大。时间是真相发掘、发现的必要条件,爆炸式的信息流转路径使得获知真相的成本不断提高,真相在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同时也离我们越来越远。除了真相的挖掘与呈现需要时间外,获取真相还需要考虑手段方式、经济水平、理解能力、心理素质、个性取向等多方面因素。新媒体不仅予人人以话语权,其自身也有意见沉淀的机制和特性,正如弥尔顿口中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但真相要在众说纷纭中从舆论里沉淀出来,往往困难重重。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各方说法应接不暇、鱼目混珠,只有通过严谨缜密的推敲、抽丝剥茧的剖释、大宗的材料搜罗归纳、多方的信息获取求证以及深度思考和逻辑分析,我们才能对事件梗概有最初的判断而不至偏颇。但对于娱乐化、快餐化、碎片化信息消费惯性及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受众而言,太多信息需要快速吸收、太多事件需要辨别真伪、太多杂音需要隔离摒除,对于真相的追逐与寻求,已经被与日俱增的获知真相成本逐渐消磨。除此之外,新媒体给受众实现个人价值、满足个人表现欲的平台,我们愈发在意社交媒体中的观点堆积和舆论风口,有时我们不得不“屈从”于社交圈的主导情绪,逐渐丧失理性思考能力。

既然人人都渴望话语权在握,人人都享受观点输出感,而真相的获取又非易事,何不以主观倾向作为事实判断的标准呢?基于种种的心理机制与现实条件,人们对事实的选择和取舍极具个人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和情感化是受众感知信息的首要特质。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想要相信的,媒介的信息传受生态变得紊乱。在社交媒体助推下,我们对真相失去了耐心,以至于有人对后真相做出“情绪对舆论的影响力超过事实”的定义。在这个时代,真相无法被虚假完全掩盖,但却关注者甚少、变得不再重要。

二、新闻失实:在后真相时代愈演愈烈

在后真相时代,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已然成为快消品,新闻更迭日新月异,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寻求自身的情感认同和共鸣,将新闻真假置于脑后。而媒体为了在市场化进程中发展,为了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惯于迎合受众的口味,新闻对真实的追求变得越来越难,新闻失实现象也愈多出现。新闻失实自新闻传播活动兴起之时就已存在,最初的“新闻书”就对内容真实性不做要求,但新闻失实好比一场浪潮,后真相时代这场飓风将它推得愈来愈远,波及范围和影响与日俱增。新闻失实并非当下独有,却在当下愈演愈烈。

(一)新闻反转现象泛滥

新闻反转是一种新闻内容与事实全貌不符或截然相反的失实现象。反转现象的出现有很多因素导致,但传播主体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为了追求片面时效性和受众注意力,传播主体将信源单一和容易引起争议的新闻呈现在受众面前,缺乏对事实的核实,传播主体的把关人作用在后真相时代被不断削弱。

2017年央视“315”节目曝光无印良品部分食品来自核污染区,称无印良品将食品外包装贴上产地为日本的中文标签,但是标签后的真实产地为东京都,属于核污染地区,国内相关商品已然在售。此新闻一出,舆论哗然,牵动民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点燃网民情绪,无印良品已然成为集矢之的。随后无印良品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新闻系误解,东京都乃公司注册地址而非产地,并公布食品真实产地。自此,这场反转新闻闹剧结束。在整个事件中,媒体没能对新闻真实性负责,对事实的核实环节缺位;而受众媒介素养较低,缺乏对新闻的判断质疑能力,更在意新闻内容与自己的情感共鸣,而不会首先考证信息真实性。不管是罗一笑事件还是深圳四胞胎事件,社会新闻的趣味性、通俗性、强烈的接近性,都成为吸引受众关注、牵动受众情绪的引线,情感成为开掘受众注意力的第一生产力。什么东西引起情感轰动引发舆论爆点,媒体就刺痛什么,新闻传播主体与受众对真相与事实的忽视,使得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越来越普遍。

(二)媒介审判引燃舆论

随着互联网的赋权与公民新闻的诞生,媒介审判这一影响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的天平平衡的新闻失实现象屡见不鲜。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绝对的,但在后真相下,新闻报道的情感倾向性却远大于客观真实性。维基百科这样描述后真相时代的传播环境:雄辩胜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情感主导选择。人们更注重情感与共鸣,观点和情绪比事实更重要,只有与受众的情感产生共鸣与认同,新闻才能引起关注。在后真相时代,情绪批量生产,真实无人顾暇。

“江歌案”的轰动正是因为新闻报道中情感占了主导,大力渲染煽情与细节刻画。大部分媒体对江歌案的报道情感倾向十分明显,都对刘鑫进行某种程度的谴责,却忘了本案的罪魁祸首是陈世峰。在新闻报道中,许多媒体刻意呈现案发现场的细节、刘鑫对江歌的置之不理、江歌母亲的悲痛欲绝。牵涉司法内容的社会新闻首先应该宣扬法理与法治思维,不能本末倒置。但媒体却将重点放在刘鑫身上,报道刘鑫不作为,这完全契合受众的情感倾向,道德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能对其发表言论,因此网友纷纷对刘鑫口诛笔伐,恶劣程度比网络暴力更甚,许多媒体都“带节奏”要求刘鑫被审判,舆论热度居高不下。一时间全网陷入情感狂欢,这则新闻似乎成了人们情感宣泄的出口,却鲜有人思考新闻报道的公正真实性。案件关键——凶手的残忍行径被媒体忽略,笔锋直指另一受害者刘鑫,混淆视听、扰乱重点、模糊焦点,事实不是目的,观点才是鹄的,法理威严与法治思维被置于尴尬境地。道德问题往往是民愤所在,人们善于站在道德制高点摆明立场与态度,而互联网群体的非理性特质更是无形中煽动极端心理与出现与情感宣泄。在后真相时代,情绪宣泄是高压环境下的唯一释放,人们需要情感和观点的认同归属,而媒体也乐于给受众的观点情感以声援、甚至摇旗呐喊,催生媒介审判频繁出现。这与其说是媒体的急于求成,不如说是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抢占舆论场造成的乱象。

三、后真相时代新闻失实带来的影响

(一)新闻媒体公信力下降,受众出现期待反转心理

新闻信息的作用在于消除人对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但不实新闻的出现会影响受众对事件的判断,进而影响传受关系。记者是社会与时代的记录、讲述者,更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这是记者的社会职责,更是社会对记者的角色期待。当新闻存在失误时,这种角色期待被打破,人们对记者的信任消解,新闻媒体公信力也随之下降,人们更更信任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的群体之言、杂家之语。在此背景下,反转成为社会上蔚然成风的受众心理定势。面对新闻事件,受众态度不是理性判断而是坐等反转,有时甚至期待反转。虽然有人认为反转心理同尼尔·波兹曼笔下的娱乐化趋向一样,都是所有人内心底层的需求,但毋庸置疑的是,新闻失实的不断出现、反转新闻的影响恶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受众对新闻的态度,消解了新闻的严肃性,催生了受众以戏谑和娱乐的口吻对新闻内容的再解读。其实反转心理是一种对新闻真实性的解构与重构,更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使传受关系更加疏离与脆弱。

(二)深度报道成为大势所趋

后真相下的新闻失实对媒体公信力造成冲击,但也为权威媒体提供了绝佳机会。正如汤比因的挑战——应战理论所说,环境带来的挑战与成功的应战推动历史发展进步,新闻媒体面临的混乱境况只要正确应战、合理利用,就能转危为安。而深度报道便是应战的关键。泛媒体、泛阅读使得人们获得信息加快、探寻真相放缓,加之新闻失实的频繁出现让受众对真相既忽视、又渴望。受众乐于情绪表达,媒体就加以迎合,真实、深刻的新闻报道成了稀缺品。因此,深耕内容才是媒体的长久出路。在网民一片声讨中,南方周末《刺死辱母者》一文视角全面客观,将司法与伦理间的矛盾一语点破,赢得舆论支持,既修正了舆情的错误倾向,又再现权威媒体的社会力量。

四、结语

新闻真实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任何公正的媒体也只能是呈现部分、相对真实仅供受众参考,但新闻失实已经没有了最基本的事实坚守,无法以此推脱失实的本质。在后真相时代,真相被置于次要地位,观点和情绪成为传播的关键因素,这对新闻传播活动造成一定影响,新闻失实的发生愈加频繁。如何在后真相下坚守新闻真实的底线,如何冲破虚假信息的藩篱、去伪存真、避免新闻失实的发生,成为新闻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1]陈力丹.论新闻真实[J].中国广播,2011(4).

[2]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3).

[3]盛芳.新媒体语境中新闻失实与媒体文化的变异[J].编辑学刊,2012(3).

[4]胡翼青.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猜你喜欢
刘鑫舆论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猎狼
红名单之活人墓
社交距离
漂亮的外婆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