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高校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在校园宣传发声中优势尽显,网络和新媒体已成为校园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高校校报由于受发行量和受众群小,报道面相对较窄,实效性不强,新媒体多重报包夹等因素影响,处在了比较尴尬的位置,如何在新时代奋发图存,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高校校报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由于校报出版周期偏长,时效性滞后,校报刊出的一些新闻稿件,师生早已从网络、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获得,校报的新闻早已变为“旧闻”,失去了时效性。学生在领到校报时看到“旧闻”就会失去阅读兴趣,校报往往办成了学校的“大事记”和“备忘录”,只能放在档案室成为校史的记录册。
校报大多数是四开四版小报,刊载的消息、言论、通讯、图片、文艺稿受版面限制,刊载的信息量较少,很难全面反映校园生活。由于受版面的影响,稿件缺少深度和厚度,信息“含金量”低。而新媒体则截然相反,高校内,官方或者团委等主办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频现,内容包括校园趣事、科研教学、文学艺术校园生活等,深度文章、专题栏目等应有尽有,点开一篇文章,相关的链接就会呈现在眼前,新媒体信息海量的优势被运用到极致,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化,新媒体与学生的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学生更愿意关注新媒体而非校报。
校报版面一般比较呆板,缺少互动性。现在很多高校校报开版的形式多是四开四版或者对开四版,版式相对比较固定。第一版“要闻”版,第二版为“综合新闻”,第三版为理论专版面,第四版为丈艺副刊,很少出现吸引学生读者的“评论”“休闲”“娱乐”“体育”“艺术”专版。而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受众在浏览信息,享受网上冲浪的同时可随时发表评价、议论和意见等,也可以对其他受众的意见进行再评价,甚至可以与作者进行在线交流。而高校校报与在受众互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的新媒体相比,具有先天不足,导致相当一部分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读者的流失。
在高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校报面临的几乎是所有报纸读者中平均学历最高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知识面广,这给校报编辑提出极高的质量要求。但实际上校报的组织编辑缺乏专业性的队伍,新闻学专业或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班出生的编辑很少,在职的编辑获得培训的几乎不多,挂职锻炼的机会也少,限制了校报编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加强新闻策划,以深度报道取胜。与校报相比,网络媒体在新闻虽然“新”和“快”,但是缺乏“深”和“细”,校报要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新闻点背后的故事将讲新闻写细、写深、写好,写出温度、写出味道、写出力量。通过对新闻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解读,让读者对新闻事件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让读者不再是浅阅读而是在读故事。
2017年新媒体迅猛发展,传统纸媒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校报当扬长避短,不再与新媒体“抢”速度,而是转为“向更深处开挖”,不依赖互联网,跑新闻、找亮点、挖深度、求质量要成为校报的工作常态。校报不能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更倾向于内容为王、增加深度、找准亮点、有的放矢,提高可读性。以《淮南师院报》为例,一批高质量的通讯如《展机器人风采 谱写代码人生 淮南师范学院教师一片丹心育桃李》《用坚强做翅膀 逆风也要飞翔 淮南师范学院“坚强妹”感动校园》《让马克思主义扎根学子心中 淮南师范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360度“瞰”迎新 淮南师范学院迎新更赢心》《简单中的不简单 平凡中的不平凡 淮南师范学院党员事迹获点赞》等原创新闻深受师生称赞,原创投稿均被安徽教育网采用,深受安徽教育网的好评,成功实现了先由校报原创再到互联网的逆袭模式。
言论和通讯是校报得天独厚的优势,新闻评论不仅可以拓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还能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评论的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份报纸的内涵、特色和综合实力。评论板块是传统纸媒的优势项目,评论的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份报纸的内涵、特色和综合实力,也更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校报在坚守中寻求突破。校报编辑部坚持“深耕细作、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在稿件质量上下足功夫,将校报优秀的稿件参加中国校报好新闻、安徽高校校报好新闻、大学生记者峰会等平台参评,争取多拿奖项,多宣传成绩,提高校报和校报记者团的知名度。
总之,传统媒体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高校校报为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办报理念,调整办报思路,在困境中积极寻求突破,在华丽的蜕变中实现全新的转型和发展。校报人可能没有鲜花和掌声,也没要点赞或打CALL,但校报人必须心甘情愿默默付出,不离不弃永远坚守。校报人当不忘办报人的初心,牢记办报人的使命,继续在坚守中砥砺前行,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教育发展的硕果,学校转型发展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