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与思考
——以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为例

2018-03-29 16:25
传播力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民生传统媒体

一、民生新闻的“黄金时期”

千禧年前夕,全国各地已经有多家省级电视台,着手创办关注本地市民生活的新闻节目,其中就包括黑龙江电视台。1999年,黑龙江电视台在都市女性频道推出《新闻夜航》栏目。各地民生新闻节目接连走上舞台。民生新闻节目的“井喷”,得益于国家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更是媒体社会价值的彰显。随着媒体以其传播力,促进居民生计问题的持续解决,民生新闻进入了全盛时期。

二、新媒体对民生新闻的冲击和影响

(一)收视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网民数量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55.8%。而根据第三方数据调研显示,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超过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最主要方式,占比达了75.7%。这从各档民生新闻节目收视率的大幅下滑就可见一斑,从前在电视播出平台内,人们逐渐形成了渠道为王的认知,如今却不得不承认败给了流量。

(二)影响力

移动新闻客户端最赖以成名的就是新闻的传播速度,新闻事件发生后,往往都是最先在门户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以及一些自媒体上最先出现。而再训练有素的传统媒体(当然广播除外),也需要经过一整套采访流程,并等待印刷或播出。但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保留了自身的优势,比如,资讯内容的公信力是网络新闻所无法比拟。层层把关之后,把新闻失实的概率降到更很低的程度。

三、《新闻夜航》于新媒体的应对之策

(一)微信公众号经营

2014年,新闻夜航在省内媒体中,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号,并坚持将每天节目的精华发布在公众号中。同时注意粉丝的培养,节目组通过发放奖品等线上线下的扫码活动,积累大量人气,截止目前,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40万。为了更好的运营公众号,黑龙江都市频道专门成立了新媒体组,负责微信内容的编辑和审核,并做到每天完成三次更新。在新榜公布的2017年4月中国微信500强中。新闻夜航微信公众号名列第九。这是“新闻夜航”微信公众号初次进入全国十强,同时也是地方媒体所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第一次进入全国10强。而在随后的新榜榜单中,新闻夜航公众号更是长期排名前十。阅读10万+的文章数量远远超过省内其他公众号,做到一家独大。如今,新闻夜航微信公众号,每天都能从文章的点击量中,获取数千元的收益。而更重要的是,已经有不少广告客户看中这部分市场,愿意在公众号中投放广告。

(二)以合作化解竞争

新兴媒体的崛起,不无意外地带来了一部分受众的分流。如何化解困局成了电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不过竞争并不意味着厮杀,也可以以合作的方式站上制高点。以新闻夜航为例,早在2013年就层跟网络视频巨头优酷有过合作。到了2017年,新闻夜航又与主打短视频资讯的梨视频开展了合作。一方面为优质新闻素材找到出口,另一方面也获得了在网络上获得推广的阵地。当然,这些新闻所产生的流量也会带来一部分可观的收益。

三、关于民生新闻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一)紧抓时代机遇——“三网融合”

2014年,习近平主席领导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会议中明确提出要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当成重要课题,依照相关的规律,把握好发展的方向,促进二者的“化学反应”。在改革中要做到融合和管理一起抓,以确保这一阶段的融合发展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这也标志着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以及电信网,三网融合踏上新的征程。这必然要求电视人能够紧抓时代机遇,不惧怕竞争,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融合中寻求发展之道。

(二)发掘自身优势——“内容为王”

有一个公式被人用来衡量一个媒体的价值,表达方式为“渠道×内容”。这种抽象的计算未必科学严谨,但却能够体现出内容和渠道作为媒体的两个要素的作用。当越来越多受众感受到了新媒体的粘性,曾经无出其右的电视播出平台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时唯有扩大内容方面的优势,才能化解技术制造的困局。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放弃对于渠道的过度依赖,而把内容生产的优化升级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毕竟,内容是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在E.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强调受众对于媒介的主动选择。而这样的选择最终是以内容为驱动力的。

(三)重新找准定位——“服务于民”

来自德国的女传播学专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曾经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该理论反映了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创造性力量。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这样的螺旋模型将以另类的方式向受众一方集中。也就是说在新型媒体与受众二者的关系中,受众将会获得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而这样的双方力量对比,决定了媒体如果一味“自说自话”,便很难再“自圆其说”。对于民生新闻节目更是如此,惟有贴近受众,在传媒社交中增强双方联系,并以服务于民为宗旨,方能使民生新闻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6).

[2]景志刚.我们改变了什么?——《南京零距离》及其民生新闻[J].视听界,2004(01).

[3]钱晓文.网络电视对传媒运作方式的潜在影响[J].新闻记者,2005.6.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民生传统媒体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