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自身的功能和优势,其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记录和展示的效果是显著的,人们通过电视媒介可以直观的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自然纯朴,感受其艺术魅力的多元价值。在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影响下,电视媒介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节目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缺乏地方特色、缺乏内涵、定位模糊、商业气息浓厚,为此,怎样发挥电视的传播优势,展现少数民族特色,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体现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在传播内容上普遍存在缺乏内涵、形式单一、制作粗糙的问题。少数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积淀,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但是电视节目受播出时间和编排要求的限制,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传播形式单一、制作粗糙,像快餐性消费文化一样,屏幕上往往只体现服饰华丽、舞姿优美、嗓音高亢,看起来恢宏热闹,实则缺乏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受众定位模糊,受者范围不确定,符合受众心理期待的节目不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电视节目的传播发展。
收视率是体现传播效果最直接的指标。在各电视台电视娱乐节目资源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少数民族节目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影响力低、传播效果不理想。
少数民族电视节目的发展需要在遵循民族地区特色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地区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电视节目,并将民族电视节目发展和时代发展需求结合在一起,提升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
在新媒体的发展下,人们的审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人们审美的变化贵州广播电视台对节目进行改版升级,比如《我在贵州等你》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遵循特色化、地域化的战略,紧紧围绕当地特色,让人们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相应播出的电视节目有《让世界听见》、《贵州晨曲》等,在电视节目中用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向人们充分展现了贵州浓郁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得到观众的青睐。
受电视市场运行环境变化的影响,少数民族电视节目面临发展问题,电视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有效的电视节目营销手段。为此,在民族电视节目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品牌质量,增强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比如贵州广播电视台的《让世界听见》与河北卫视联袂打造新春特别节目,推出《让世界听见中华好民歌》,开放包容的节目形式、大胆创新的表达手段,通过节目轰动效应扩大了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少数民族电视节目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节目标识性元素,使得叙事方式、语言风格、发展背景等顺应地区发展需求,打造统一的节目视觉识别系统。另外,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外宣传民族电视节目,还需要加强对民族新闻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增强工作人员对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工作的认同感,提升凝聚力,发掘创新力,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比如,近几年通过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活动和宣传,“多彩贵州”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文化品牌,实现了统一对外宣传。
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下,电视营销活动已成为电视节目吸引受众、增强电视节目品牌力量的重要手段。为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台可以借助当地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景点来助力发展,实现民族地区文化和现代电视营销的有效融合。
比如贵州卫视“多彩贵州”的歌唱大赛、舞蹈大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等不同主题的节目,其收视率创下历年之最,不断飙升的人气使得节目赢得了更多反响和关注,给观众带来了更多惊喜。“多彩贵州”系列比赛节目借助贵州地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并通过电视屏幕来完美呈现贵州民俗文化风情,让海内外观众充分了解到贵州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人文生态的神奇多彩,这也是贵州卫视挖掘地区特有资源,用民族特色的“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收视率的成功举措。
此外,2017年推出的大型人文旅游体验类节目《我在贵州等你》,节目形式避免了纪录片式的沉重感,增强了节目的故事化色彩,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来展开内容,拉近了电视节目和受众之间的距离。
在严峻的文化环境下,电视媒体应该:调动人们文化保护的自觉性;提高少数民族节目的质和量;用文化内涵丰富电视内容,打造独家特色节目;从叙事模式、节目形态、节目编排等多途径打造最佳传播效果;细分受众市场、找准定位制作符合受众心理期待的节目;利用新媒体扩大节目覆盖面,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建平,赵瑞交.中国电视媒介传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策略[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58-69.
[2]张歆易.关于云南电视台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