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宇,刘学金
近年来,留守儿童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现有的文献看,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前留守儿童的研究相对较少。学前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一阶段发展出现问题,将会影响人的一生。
美国著名心理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幼儿人格发展,既受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事件的发展顺序,按照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1]他将人格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与学前儿童相关。第一个阶段,信任对怀疑(0-1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建立对周围环境的信任。如果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他们就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安、疑虑,这种感觉经验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扩散泛化。因此,亲密的亲子关系对幼儿安全感、信任感的建立尤为重要。第二个阶段,自主感对羞怯感(1-3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建立自主感。1岁左右,幼儿能够行走,2岁左右,幼儿能够使用语言,他们探索世界的范围有所扩大。如果这个阶段周围环境限制其对外界的探索,幼儿就会产生羞怯感,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变得消极、被动。第三个阶段,主动对内疚(4-6岁)。这一阶段幼儿发现了自身的能力,发现了“世界”的存在,发现了“我”的存在。儿童在朦胧中意识到生活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常以攻击性来表明自己的创造力。[2]如果他们的行动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就会产生内疚和羞愧感。此时成人若给予积极有效的支持,幼儿就会变得积极主动,形成坚毅、有责任感的性格特质。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学前留守儿童在其断奶后就交由祖辈照顾。他们从小缺乏亲子的情感交流,感情慰藉不够,缺乏早期社会经验。其心理发展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缺乏社会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为内向、孤僻、自卑、感情淡漠;另一种是过度表现自己,冲动、任性、脾气暴躁,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渴望获得情感支持,尤其是与母亲的亲密接触。
3-6岁阶段,幼儿的社会性逐渐发展,与同伴互动逐渐占据了幼儿生活的主导地位。此时,学前留守儿童遭遇“现实”的困境。首先,父母陪伴缺位,早期的亲子交往技能受到影响;其次,“留守”这一特异性的标签往往成为同伴嘲笑的源头,在与同伴交往中屡屡受挫。
幼儿早期的创伤将会对其人格的塑造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会发现许多坚毅、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的人在童年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中有许多人生长于残酷的环境。有心理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并提出心理复原力概念。心理复原力,是指个体良好地适应压力和抗逆境的能力。[3]即人的发展是流动的,并不是一个僵死的“容器”。外在消极的环境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外来人格品质的走向。
Garmezy通过对复原力的研究,提出“保护性因素”。分为两大类:个体的心理因素;外部的环境因素。其内在保护因素有:第一,社会胜任力,指有效地与人交流的能力,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表示关心、回应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自尊和自主性。第三,目标和有意义的感觉,指相信自己生活既是与他人一致又是独特有意义的。[4]心理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素有:第一,家庭生活中关键事件的认知和有系统的庆祝仪式,有助于在危机时提供稳定的效果。第二,家庭成员具有以坚强持久的信念去控制生活的能力。第三,对于不同活动能建立和维持例行常规,关心和支持、高期待、鼓励参与家庭等。
由此可见,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以下三种危机:不信任感、不自信、退缩、懦弱。这些性格特质来源于早期的生存环境与心理环境。
父母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父母对孩子要不断强化“爸爸妈妈爱我”的信息。帮助幼儿在内心坚定地相信,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及存在的价值。家长可以通过电话、视频、图书、绘画等方式传递亲子情感。良好的亲子互动可以帮助幼儿增强父母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其次,父母要定期回家看孩子。
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如哈罗(Harlow)的恒河猴实验结果表明,完全隔离条件下长大的幼猴心理发展失常最严重,被剥夺了同伴只与母亲接触的幼猴,游戏行为和情感发展都受到影响,对同伴的警觉性和攻击性相当明显,而与同伴较长时间的隔离,易产生严重的适应不良。[5]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前留守儿童的伙伴关系,鼓励他们与其他伙伴建立友谊。要重视幼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及时调节和处理。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在儿童的早期(1-3岁)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安全岛,在游戏中,幼儿既有适度的自由,又可以在自己制定的内心法则范围内克服羞怯和疑虑,发展自主性。学前期(4-6岁)游戏有两种:一是角色游戏或者白日梦;二是共同游戏。游戏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6]在游戏中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尼尔(Neil)等人提出一个假设:冒险教育的模式可以提高人们的心理复原力。为了研究证明这个假设,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冒险教育的参与者和非参与者之间的重大差异。学者尤尔特(Ewert)等人检验了短期的冒险经历对心理复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冒险训练组的心理复原力有显著提高,而未参与者则没有提高。[7]只要教师做充分地准备,冒险系数高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自信心和自主感,而且可以让幼儿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有力量的,这一点对学前留守儿童尤为重要。
学前留守儿童因未能顺利解决早期的矛盾,从而形成了消极的人格和品质。然而,人的发展是流动的、是逐渐建构的。因此,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加关注学前留守儿童积极品质的培养,关注其心理复原力的发展,让留守儿童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