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
——新西兰友好城市教育文化交流报告

2018-03-29 15:04:07杜雪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西兰分组学校

杜雪梅,张 彤

马斯特顿是新西兰怀拉拉帕地区的一个小镇,是长春市的友好城市。教育文化交流是双方交流的一部分。根据双方市长签订的协议,每年各派两名教师进行互访。今年长春市的两位教师在当地的5所学校进行了为期6周的教育文化交流,包括马斯特顿中等学校、海德洛学校、万奴奥路学校、毛利浸润式学校、湖景学校。新西兰无论是在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育人策略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中国同行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一、新西兰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

(一)海纳百川,兼容并包

所参观的5所学校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对外来文化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接纳力。其中有3所学校聘用了汉语志愿者;有1所学校长年与日本的学校进行师生间的文化交流;还有1所毛利浸润式学校对长春与马斯特顿的交流项目极为重视,对派往长春交流的教师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对来自长春的两位中国教师也同样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照顾。

5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外来文化都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热情地倾听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并且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又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问题,表明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切渴望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对中国的传统食品饺子和剪纸表现出特别的兴趣,积极地学习制作饺子,津津有味地品尝;在学习剪纸时,他们不但按照教师给出的图案剪裁,而且还富有创造性地自己设计新的图案,有的学生剪出了自己本国的食品甜甜圈。可以看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可以说是“中为新用”(把中国文化经过改良很好地用在新西兰文化上)。

(二)特色办学,培育人才

所访问的5所学校在办学上各具特色。马斯特顿中等学校是一所帮助学生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中学。学校始建于1960年,是新西兰怀拉拉帕地区最为著名的中学。该校以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吸引着来自怀拉拉帕各个地区的学生和家长,他们为学生提供的课程资源之丰富足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该校的体育和音乐课程资源尤其突出,多种球类课程满足了爱好球类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选择。就音乐课程来说,学校拥有自己的乐队和舞蹈队,表演的毛利民族舞蹈哈卡阵容强势,多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另外,该校的对外文化交流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日本学校的师生交流项目已经成为一大特色,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学生报名参加。

其他几所学校也各具特色,比如湖景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户外活动,其中钻洞、湖上泛舟搞得有声有色,每次活动前都有专门的人员和教师为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及一些有趣的地理知识,学生活动不但锻炼了实践能力,发展了兴趣、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在这个基础上知识储备的生成显得颇为容易和自然。

再如毛利浸润式学校的毛利语教学实践相当成功,原因是坚决执行浸润式教学。学校分为两个区域,高年级学生所在的区域可以英语和毛利语并用,低年级学生所在的区域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只能讲毛利语,课上用毛利语进行教学,课下同样用毛利语进行交流,无人可以打破这个禁区,包括外来的参观者,不可以在这个区域说英语。这样使得学生处于语言的自然习得状态,在家里学生自然习得英语,在学校、课堂半自然地习得毛利语。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操一口流利英语和毛利语的双语人才。

万奴奥路学校规模较小,整个学校80多名学生和不足10位教职员工就像一个大家庭,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每天例行的早会和晚会,4个教学班的学生、教师包括校长在一起进行教学分享,对于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会亲手颁发一张奖状。如同其他几所学校一样,没有统一的教材,只有具有方向指导意见的教学大纲,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专长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由于该校教学资源整合的特点,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分组研修,手脑并用

5所学校全部采用分组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所有教师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分组学习的基本流程是教师给出研究题目,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讨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摈弃错误的思路,使课题研究走上正确的轨道。期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与小组同学研讨,在规定的日期交稿后,教师会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在课堂上指出发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经过多次反复学生会呈现一份较为完美的研究报告。

海德洛学校集学前、小学和初中为一体,校园里既有5岁的学前儿童,也有一至八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该校以教学中心为基本教学单位,把全体学生分成4个教学中心,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七八年级各为一个中心,每个教学中心对应相邻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并配备4名教师。分组学习的好处是学生可以跟据自己的学业情况合理选择小组,既可以发挥自己强项学科优势,也可以克服弥补薄弱学科。比如,七年级学生的文学水平很高很超前,就可以选择与八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文学课程;如果数学是薄弱学科,那么可以选择降低学习难度,与七年级学生一起学习数学课程。

这种分组研修、手脑并用的方式不但适用于高年级学生,也适宜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多多动脑思考,而不是完全听教师讲授。教师会给低年级学生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任务,比如,为故事中的人物涂色彩,为远方来的客人制作一张卡片,以此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新西兰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绝对不可呵斥甚至体罚学生,可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学生有了困难和烦恼也愿意找老师倾诉。

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毛利浸润式学校有一半的学生来自单亲和贫困家庭,缺乏父母的关爱,为了使他们不至于性格缺失,学校帮助学生快乐成长。学校有一条非常可爱的大狗,无论是哪个学生伤心难过,都可以通过与大狗的密切接触排解忧伤。由于很多孩子只有单亲母亲,父亲的角色对他们是缺失的,因此,学校的两位男教师自觉地承担起父亲的角色,教孩子踢球、用除草机给草坪除草等。

二、新西兰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实行人性化教育

尽管20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一些教师还是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受“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始终不能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是高高在上地把学生当成没有情感的学习机器,这样的教育当然谈不上人性化。

新西兰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师始终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人来对待,这种人格的平等使得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理解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面临的困境。学校每个班级除了一名教师,还配有一名助教,助教并不在课堂上给学生上课,主要职责除了协助教师管理班级,最重要的是要对学习和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二)承认个体差异,特别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班级教学制度并非是一种完美的教学组织方式,很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所有的学生仿佛是流水线上生产出的统一规格标准的产品。其实学生的智力因素、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等方面都千差万别。要克服班级教学制度的弊端,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个体发展。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强调整齐划一,没有给学生提供发挥个体兴趣爱好的机会,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没有给学生提供选修的课程资源,只能上着千篇一律的课,学着千篇一律的课本。

新西兰的学校教育尽管也无法完全回避班级教学制度的弊端,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在课业上的个体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努力为社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比如,马斯特顿中等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进行选择。一节体育跳高课,学生完全有自由选择自己可以跳过的高度,有跳高特长的学生可以频频提升杆子的高度,表现突出的可以入选校队,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不擅长跳高的学生也没有任何压力,原因之一是教师规定的起跳高度很低,几乎都能过关,原因之二是不擅长跳高的学生,可能擅长打球或长跑,所以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改变教学方法,完全实现“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尽管我们很多教师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可是多年来养成的教学习惯使得他们还是以讲授知识为主,互动也仅限于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尽管不少教师也采用了分组学习,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真正研修的少,最后还是教师给出正确结论。

新西兰的学校教育可以说已经完全实现了“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他们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进行分组研修。当然,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没有变,他们在布置任务时也在逐步引导学生如何顺利完成,特别是当学生完成研修呈交报告时,教师要逐一地与学生讨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下一次的呈现更完美。

猜你喜欢
新西兰分组学校
新西兰兔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分组搭配
游新西兰
怎么分组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分组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揪心》
海峡影艺(2013年3期)2013-12-04 03:22:34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