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2018-07-16 02:00:10刘明慧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因子

刘明慧

民办高校由于其办学的特殊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笔者通过对沈阳市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现状,探究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方法

1.被试。在辽宁省沈阳市部分民办高校整群随机取样,选取在籍在校的大学生,发放问卷3990份,回收3888份,有效问卷3694份,回收率为97%,有效率为95%。最终确定调查样本总数为3694,其中男2756人,女938人。详见表1。

2.工具。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独立问卷调查的形式,即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被修订后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测量个人在某段时间内的症状水平或心理状态,包括90个项目,共10个因子,躯体化因子F1,强迫症状因子F2,人际关系敏感因子F3,抑郁因子F4,焦虑因子F5,敌对因子F6,恐怖因子F7,偏执因子F8,精神病性因子F9,其他F10,每项目的记分方式为1~5分。本调查由主试者统一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网络测试。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N=3694)

3.数据分析。数据管理与统计均采用SPSS19.0软件。

二、结果

1.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描述统计分析。分别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做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描述统计,及性别、专业、年级的平均值、标准差描述统计。(见表2、表3)

表2 SCL-90各因子描述统计

表3 民办高校大学生性别、专业、年级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SCL-90各因子的均值在1.28与1.64之间,标准差在0.35与0.50之间,说明集中趋势明显,离散趋势较小。从表3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的均值在0.75与2.46之间,标准差在0.43与1.11之间,说明集中趋势明显,离散趋势较小。

2.民办高校大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值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因子均分值X≥2的因子中,症状较轻的因子为:躯体化、恐怖、抑郁精神病性;症状较重的因子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因子均分值X≥3的因子中,症状较轻的因子为:躯体化、恐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症状较重的因子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

表4 民办高校大学生SCL-90因子均分值统计表

3.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SCL-90各因子做性别、年级、专业差异分析。由表5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由图1可以看出,在偏执因子上的均值比较,男生高于女生。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SCL-90各因子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在专业上差异显著。

图1 偏执因子的性别差异均值比较

表5 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

三、讨论与分析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SCL-90大部分因子上的得分以及症状总分均较高。这说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整体同龄人。在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均值得分对比中发现,心理健康状况达到中等程度症状的人数平均达到3.25%。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般要经历3至5年时间,其学习、生活可以分为入学适应、稳定发展和就业准备三个阶段,由于不同的年级所面临的发展课题不同,心理状态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倾向或特征。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要经历两个明显的生理变化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内心深处常常充满着矛盾与冲突。是易诱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峰期。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一般,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对其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其心理健康水平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在专业上差异显著。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因子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中等数学(2020年1期)2020-08-24 07:57:4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