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庚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写在自己奋斗的旗帜上”,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对新时期高师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性别意识教育主要是指善于从性别的角度去帮助人学会观察社会现实,认识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劳动分工和发展差异,将性别意识转变为社会行动。”[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女大学生比例逐年提升,这在高师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高师院校女大学生的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女大学生处于心理及生理变化迅速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对女大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不可避免地给正在成长中的女生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强烈、更巨大的心理冲击。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女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2]将性别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挖掘女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把她们培养成为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阶段不仅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形成阶段,也是性别意识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性别意识教育,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性别觉悟,促使她们的性别平等意识觉醒,从性别意识角度思考问题和认识现实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择偶观以及幸福观,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高师院校女大学生将来要扮演教师、母亲的角色,因此,对其开展性别意识教育不仅关系学生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更关系到儿童及家庭的发展。也就是说,高师院校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不仅关系着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受中国传统性刻板印象的影响,许多女大学生自强自立的成才观受到很大冲击,对自己的学业、事业及社会责任定位较低,将独立自主、竞争发展的观念定位为男性的社会责任。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没有使女大学生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责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高师院校要通过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定位,构建正确的主体意识,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从根本上摆脱依附男性的传统观念,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法律体系和公共政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促进两性和谐发展,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3]事实上,在已开设性别意识教育课程的高校中,课程设置与国家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很大一部份高校因为师资队伍紧张、忽略性别意识教育内容等原因,未能将性别意识教育纳入正常教育范围。即使是“文科博士生在公共政治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中,涉及女性主义的内容大约只占该课程的十分之一”[4]。已开设的课程也常常忽略女大学生所关注的特殊点,形成教育过程中的死角。教育内容的缺失容易导致女大学生会在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意识偏差,从而在离开校园走上社会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因此,科学规划性别意识教育是高师院校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性别意识教育课程队伍大多依附于其它课程教师队伍,缺少专门性人才,而且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在传递传统的性别观念。教师的性别意识教育观念及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性别意识教育活动的质量。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在科学的性别观念指导下关注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会对其人格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如果教育者本身存在性别偏见,则会极大地影响性别意识教育水平。因此,高师院校要关注并加强性别意识教育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性别意识教育的质量。
当前,性别意识教育并未被正式纳入高师院校教育体系。一方面,这有利于性别意识教育的自主发展,避免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对性别教育课程的干预;另一方面,这也削弱了性别意识教育在高师院校教育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导致性别意识教育在高师院校发展中的边缘化。这门课程没有科学的教育大纲和教材,导致开设性别教育课程的院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从教育主体来说,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从领导、教育和管理的视角,将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员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培训,从而强化高师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从教育客体来说,要树立科学的性别意识。“当前女大学生对社会性别角色的认识和选择倾向,受到他人很大的影响,如父母、教师和同龄人等。”[3]作为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要接受者,女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性别意识观,明确性别意识教育是生命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主观上提高对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教育环境来说,要在教学、校园声音媒体、文字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媒介和校园活动中融入性别意识教育。开设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专业课程,如女性学课程、社会性别理论课程,并结合就业、恋爱等专题开设选修课程及举办系列讲座,通过系统全面的讲解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同时,在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中要开展多样化、有强烈性别意识的成长成才教育,有效利用校园广播媒体的宣传力量,营造女大学生群体自强自立、刻苦勤奋的积极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号召、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一是多学科整合思想性别意识教育。一方面,通过专业课堂、第二课堂、选修课教育、讲座沙龙等形式,构建高师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全过程化;另一方面,要将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等,搭建性别意识的可持续教育模式。
二是多阶段整合性别意识教育内容。针对女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性别教育。对于大一新生,应结合新生入学教育,侧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促使女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女性观;对于大二、大三学生,应侧重人际交往,尤其侧重女大学生正确恋爱观、婚姻观的形成;对于大四学生,应结合就业、创业教育,侧重其正确职业观的形成。
三是多视角整合性别意识教育内容。高师院校应从两个视角注重性别意识教育。一是通过心理咨询工作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提升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二是通过法制教育,加强女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要建立专门性的心理和法律咨询机构,持续跟踪女大学生在心理和法制方面的教育效果,通过专业的教育指导,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和实际行为中的问题和困惑,提高女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从显性教育方法来说,主要是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力度。一是通过编写性别意识教育大纲、修订性别意识教育教材、加强性别意识队伍建设等途径,整合现有性别意识教育内容。二是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论坛沙龙、报告讲座、研讨交流等,不断渗透并加强性别意识教育在女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除课堂教学外,可以通过案例研讨、经验交流、调查研究等方法加强女大学生对性别意识教育的认识和宣传。通过课上学习与课下交流的方式,提升性别意识教育质量。
从隐性教育方法来说,主要是将性别意识教育融入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是通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行为示范和言传身教,向女大学生传达科学的性别观念;二是通过日常管理活动,开展对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三是将性别平等观念渗透到学生干部评选、奖学金评定、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从日常活动中消除女大学生对性别歧视的自卑感,从侧面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
高师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通过教师职业和母亲角色还将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家庭质量”[5]。因此,要想使高师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受到关注,就需要探索高师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有力支撑点和实践模式,有意识、有组织地开展性别意识教育,从而建立高师院校性别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
[1]林小梅.浅议高校女性性别意识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2]李伟东.论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改进措施[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2(1).
[3]李大勇,陈开明.科学性别观培育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0).
[4]朱天利,建 晖,王思萌.试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J].教育探索,2012(4).
[5]闫玉.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