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西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前言
大学教育与新文学的密切关系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热点问题,沈从文曾说:“文学观既离不了读书人,所以文学运动的重建,一定还得重新由学校培养,学校奠基,学校着手。”①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它所在地的阳光、雨露和沙滩,大学校园是孕育新思想的摇篮,也是文化运动的重要策源地。无论是当今时代还是过往岁月,一所大学校园中的学术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上文学的进程和变化。大学通过课程设置、校园活动等不断为新文学提供新生力量和物质养分,反之新文学自身在大环境下的演变也会无形中促进大学校园内容的建设,推动大学自身思想观念及办学模式的转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与文学的密切关系,但常被人们所关注到的更多是传统国立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等著名学府,曾在中国大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教会大学与新文学的交织呼应却被人们逐渐淡忘。本文将从民国时期著名私立教会大学——燕京大学入手,探讨燕京大学与新文学的交互关系。
随着清末中国紧闭的国门被历史潮流推开,现实情境的变迁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无形中要求着文学观念的新生,中国的新文学正是在这种危难中得到孕育。鲁迅在谈到有关新文学的兴起原因时说道:“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②这种影响较好地在大学中得到体现,大学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发展的一面镜子,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大学校园。中国近代社会对大学教育日益重视,国立大学和私立教会大学都得以迅速发展。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私立教会大学被合并取消,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我们不应遗忘这些教会大学曾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留下的印迹,如: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等。其中燕京大学作为中国大学史上一所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齐名而又性质特殊的私立教会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其与新文学间交往与互动的诸多联系值得后人铭记。“燕京大学最初是由美国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协和大学及华北协和女子大学1919—1920年合并而成。”③作为教会大学代表之一的燕京大学在中国大学史上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抓住时代的裂隙“出生”,并在之后33年的岁月中不断成长,1952年由于中国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被合并取消。其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办学理念与新文学互动交往,呈现了中国文学史与大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面。
“毋庸讳言,教会大学是西方列强在华侵略扩张的伴生物。”④随着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外国势力试图控制中国人的思想直接传教但未收到较好的效果,于是转而通过在中国兴办学校和医院以求更好地传道,同时大批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回国从事教育事业,西方文学思潮迅速涌入,人们逐渐深入探触到西方文明和西式教育。尽管教会大学的真正目的是西方社会企图通过教育控制下一代中国人的思想,但于教育而言,教会大学促进了西方思想和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在中国现代教育起步之时,许多地方都曾经向教会学校学习、借鉴办学经验,张之洞在湖北兴学之初就派梁鼎芬到文华书院了解学堂的体制和方法,山东巡抚袁世凯曾经请文会馆(后来的齐鲁大学)校长到济南筹建山东大学堂,浙江求是书院在开办之初也曾请美国传教士王令庚为总教习”⑤。
相对宽松自由和包容的文化环境影响着校园内的文学教育,同时还通过校园进一步影响新文学的发展方向。五四时期是白话文和文言文争夺文学市场的时期,也是中国新文学悄然萌芽期。1917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以白话语言为主的新文学向旧文学发起了进攻,白话诗以及白话小说、散文的出现都给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方向。大学校园是这时期新思想和新文化产生以及推广的关键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就以北京大学为策源地。“新文学之进入学院,其实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⑥当时,长期占据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旧文学依然被视为经典和传统,对此的背叛都是不可容忍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随着一批有识分子的推广和学校自身包容、开放,新文学以弱小的身份开始进入大学课堂。
物质和经济的相对依附化,随之会带来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随从。燕京大学的出现进一步瓦解了旧文学在新文学发展初期独占鳌头的态势,因其自身是国外力量出资办校且具有教会大学和西方文化的背景,无论是学校领导层的理念还是教师结构、课程设置都趋于西化。教学中因西方意图将教会大学作为自己文明的传播利器,实现自己的文化侵略野心,因而强调在教学中加大西方文学及中国当时的新文学课程的设置,燕京大学更容易接受及传播新文学观念。燕京大学国文系建校之初即已设立,在国文系成立两年之后设立现代文学组,开设了新文学课程。“当时国文系课程设置,既有马裕藻讲经学史,又有周作人教授现代散文;既有钱玄同讲音韵学,又有马鉴教笔记文学。新旧文学在这里双容并茂,不偏不倚,学生们可以凭自己兴趣自由选择。”⑦在旧学风气依旧盛行的年代,燕京大学将新文学提到国文教学的日程中,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并重,这一举动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提高了新文学在大学中的地位。除此之外,燕京大学国文系的课程设置还重视西方文学的授课,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西方文学的影响,而教会大学利用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在校园中普及西方文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新文学的继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促进了中西文学的研究。
由于教会大学自身的政治、文化、经济背景等原因,历来在教会大学授课的教师中外籍教师占大多数,这有利于宣扬西方思想,有利于实现西方政治利益,但却阻碍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作为一名在中国出生成长的传教士,认识到此问题后,他一改以往燕京大学以外籍教师为主的师资结构,调整了中外教师所占的比例,且在动荡不安、物质贫乏的年代以高薪吸引了一批在学术界深有影响的大师来到燕京大学教学。新文学作家相继到大学校园授课,既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又有一个相对较好的文化创作环境,也为燕京大学的教育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且无形孕育着新文学发展的无限可能。就新文学而言,杨振声、周作人、朱自清、吴宓、熊佛西、吴兴华、冰心等人都曾在燕京大学教书。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大师”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新文学史上的著名学者任教、求学于此,自然极大地推动了燕京大学的文学发展,也成为其快速发展的重要财富。其中,周作人在胡适的推荐下来到燕京大学任教,而其开设的新文学课程在当时较早地对学生的创作、翻译及文学素养的提高给予很大帮助,当时作为英文系学生的凌叔华就得到了周作人写作上的指导。同时,在燕大学习的冰心也在学成后回到母校执教并开设新文学课程“习作课”,对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吴宓先生在1943年开设“人文文学”课,林庚先生1947年来到燕大任教授,先后在国文系开设“中国文学通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历代诗选”“新诗习作”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俞平伯、朱自清都曾在燕大国文系兼职授课,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艺写作“方向”的赵树理也曾在燕大主讲了一个学期的曲艺文学。教师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从燕大的教师方面可见学校自身对于新文学观念的认知和选择,学校为新文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属于自身的“艺术世界”,使教师能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宽广的质素。
燕京大学对于学术新氛围的推动和尊重不仅促进了校园内文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家,而且以自身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美舒适的燕园环境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灵思。从该校文学教育的师资结构来看,燕京大学还可以说是“京派”文人重要的孕育之地,周作人、冰心、萧乾、凌叔华等人皆在燕园生活过并在此创作出大量作品。燕大国文系自由包容的课程风气和博学的学者文人相互碰撞出了校园新文学火花,这不仅有利于人的思想和观点的自由呈现,同时也有利于早期新文学在大学校园中扎根成长。燕京大学的文学教育使校园内的新文学气氛愈发浓厚,进而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足迹。
陈平原曾说:“将学校、报章、演说并列为传播文明三利器。”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一个大学活力、创造力及影响力的具体体现,新文学的良好持续发展离不开校园内的文学活动。燕京大学校园内的文学活动又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
演讲这一社交形式在西方尤为流行,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哲人就利用演讲来传播自己的思想,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演讲可以将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在较短时间内为广大群众认知并接受,校园内的演讲更能起到开拓学生视野、提供新思想进行文化交流的作用。演讲是大学必不可缺的学术文化形式,更是教会大学所热衷的文学活动,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齐鲁大学等都通过演讲来进行学术交流。同时,震旦学院的校长马相伯和(早期)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也都十分重视演讲,纷纷在校园内开设演讲课程。冰心曾提及自己在燕大读书时的生活:“因为我负责请名人演讲,我记得请过鲁迅先生、胡适先生,还有吴贻芳先生……”⑨在燕京大学的演讲,不仅可以讲授中西方先进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念,也可以发表对抗日时期日本政府的抨击建议,还可以在内战时期进行有关马列主义的宣讲。周作人在燕大教书时也进行过《圣书与中国文学》的演讲,除此之外,胡适先生和梁漱溟先生也曾在燕大发表过个人演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燕京大学曾邀请周扬、丁玲、老舍、何其芳等人来校作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燕京大学通过开放自由的演讲向学生传播了大量先进的和最新的学术思想及动态,培养了学生的多元价值观,激发了学生对新文学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一所大学的文学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校园刊物,燕京大学在其33年发展历史中出现了众多带有自身特色的报纸和期刊,如:《燕大周刊》《燕大月刊》《燕京学报》等。其中因集结了众多作家如周作人、许地山、俞平伯、熊佛西、冰心、凌叔华等而与新文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燕大周刊》最初是由几名学生创办的校本报刊,内容包括文艺、论著、译述等,于1923年2月16日创刊且以“科学的精神谈论学术”为创立宗旨,从第1期始,至60期止(1923年2月16日—1925年1月13日)。1925年《燕大周刊》开始进行版面及名称改革,经过一系列的选择和自身探索,1930年又改回原名。办刊期间许多新文学作家曾在上面发表作品,如:任教于此的周作人将自己的一些重要文章如《文艺批评杂画》《女子的读书》等在创刊时期发表,以表支持;许地山以“落花生”的笔名发表了《无法投递之邮件》及《检讨室检讨》等作品或学术文章;冰心以署名谢婉莹发表了论文《中国新诗的将来》及作品《姑姑》等;凌叔华发表了翻译稿《汝沙堡诺》及小说《资本家之圣诞》等……因学校对英语高度重视,加上学生普遍英文水平较高,该刊物还热心关注世界文学的翻译介绍。“周作人发表于《燕大周刊》的文章,以文论和翻译为主。”⑩此外还有如董秋斯、萧乾等人的翻译作品,可以说这些译作在当时都对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燕大周刊》作为发表文学作品的阵地,激发了新文学作家的思想和灵感。后期的《燕大周刊》更是参与到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如美国记者斯诺在《燕大周刊》上率先报道了共产党的抗战情况。《燕大周刊》成为彰显燕京大学文学创作实绩的肥沃土壤,养育了新文学史上一批重要的作家,它一方面展示了学子的文学修养和社会意识,反映了燕京大学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其自身所呈现的多彩作品丰富了新文学的内容。
燕京大学的文学活动除了演讲和创办报刊之外,不能忽视的还有中国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戏剧。“校园戏和学生演剧活动,是培养戏剧人才的摇篮。我国戏剧、电影界有成就的著名人物:熊佛西、焦菊隐、孙道临、黄宗江……都曾是燕园的文艺人。”1938年秋季黄宗江等学生发起成立话剧团“燕京剧社”(1938年秋—1941年),公演《雷雨》等剧。1942年秋天,燕京大学因抗战迁校在成都复课,一群对戏剧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成立了“海燕剧社”,后扩大规模称为“海燕剧团”(1942年—1948年),公演曹禺改编巴金的代表小说《家》等剧。1945年日本战败,燕京大学回到北平复校,学生成立了“燕剧社”(1945年秋—1949年春),演出《卡门》等剧。1948年“‘海燕’与‘燕剧社’合并了,组成了迎接北平解放的宣传大队”。1950年秋“新燕剧团”(1950年秋—1952年夏)成立并演出老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作《龙须沟》,大获赞赏。现代戏剧的演出不仅影响着校园现代戏剧的深入发展,还为后来的中国戏剧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如:熊佛西对早期戏剧进行改革和推广,后来他还曾出任中央戏剧学院的院长。燕京大学的戏剧文学活动无论在戏剧发展还是人才培养方面都为中国现代戏剧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可以说现代戏剧活动贯穿着整个燕京大学33年的历程,在燕京大学校园内上演的一出出现代戏剧也正是学校自身所演绎的精彩人生。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政权话语控制着教育的方向,也无形中引导着本国文学的走向。但观念的碰撞和冲击,在带来心灵阵痛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其间的收获,无论是进化论还是历史循环论抑或螺旋上升式的文学发展观,每一回刺痛都将带来心中或多或少的波动。在燕京大学校园内,学生不仅接受西方理念下的体制教育,同样也接受中国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燕京大学本身有很多外国教员和管理人员,再加上新文学家们来到燕京大学从事文学教育和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文学实践,使得燕京大学的文学发展形成了一种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特色。校园内的中西、新旧文化的自由交融摩擦产生了一种新生力量,因而师生更能够以开放兼容的胸怀接纳新鲜事物,继而促进新文学的发展。通过以上对新文学与燕京大学之间交互关系的考量,可知燕京大学的文学教育和文学活动既在新文学的影响下不断更新,得到发展,同时也通过自身的表现给新文学提供了极大养分。燕京大学没有因为教会大学的背景而游走在中国新文学的他者边缘,反而以其自由开放的意识积极参与到新文学的话语建构中,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无论是中国新文学史还是大学史都不应忘记燕京大学的存在,都应该留下一个位置给永远的燕京大学。
致谢
能够顺利完成《燕京大学与新文学的交互关系》这篇论文,非常感谢导师宾恩海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给予悉心指导,同时也感谢同学们给予我的帮助和照顾,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注释:
①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五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3页。
②鲁迅:《鲁迅杂文全编·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22页。
③⑨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燕大文史资料》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第4页。
④伍宗华:《中国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教会大学》,《世界历史》,1996年第1期,第61页。
⑤⑦陈远:《燕京大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页,第101页。
⑥胡楠:《文学教育与知识生产:周作人在燕京大学(1922—1931)》,《现代中文学刊》,2014年第1期,第43页。
⑧陈平原:《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第6页。
⑩王翠艳:《周作人与〈燕大周刊〉》,《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10期,第5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