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收
(吉林警察学院 中外语言系,吉林 长春130117)
关于文化与语言的密切联系,国内外的学者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授Irving Babbitt主张以“文化适度性”为核心的教学理念;1970年罗伯特等人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文化适应模式,强调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1999年《21世纪学习标准》提出5C目标教育理念,除语言和文化的知识点外,还应含有交际、学习策略、其他学科知识、思维能力和现代技术。目前,5C教育理念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实践教学,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好的启示。
针对国内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许多学者如刘润清、胡文仲等认为“英语教学除语言的工具性外,应更多的体现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针对“人文教育”,提出“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也从“知识”转变到“文化教养”[1]。可见,从“核心素养”教育培养的应用性和实用目标看,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素养”还有待提高。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从社会语言活动来看,语境可以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即时语境(immediate content),较为具体;文化语境指语言的使用除即时语境外,必然离不开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文化语境作为头脑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更加地抽象化。
1976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Hall将文化语境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的交际更多地基于交谈者共同的文化背景,通常以“委婉、含蓄”的东方语言为主;在低语境文化中,大部分的信息来自于言语传递,交际语言更加直接、明确。2003年Althen指出“人们在传递信息时通常依靠言语而不是非言语行为,他们崇尚‘大声的、直接阐述想法’并拥有大量词汇,能够清晰、巧妙地表达自我。”[2]可见,东西方的文化语境截然不同,在不同潜意识文化背景下进行言语交际一定存在很多的误解。因此,语言文化背景的认知对大学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国际经济和交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术交流、商务洽谈、媒体报道国际化,使英语逐渐成为国际通用语,并具有新的语用交际特点。[3]不同文化语境的使用者成为英语的主体,改变了英语传统的“主体性”“单一性”,出现了多种文化、多种语言的交叉融合。
缺乏文化底蕴的语言学习,因远离生活的实际应用而显得枯燥无趣。因此,侧重“语言知识”的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应该探索路径,尽快向“文化知识”转变。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中的语用能力较弱,通常根据听力、阅读材料提供的具体语境,单从语言表达的层面出发,不能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语篇含义。同时,在涉外交际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常出现语用失误。何自然认为:“语用失误不是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适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4]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文化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不深,在口语交流中被动、不积极,甚至无话可说。
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得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养成。在集体性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养成了较为单一的思维模式,缺乏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
Byran认为以下三个方面会影响第二语言的文化教学:第一,对语言教学的基本认识和看法;第二,与目标语文化接触的性质;第三,对授课班级学习潜力的期待。[5]其中,第二点最为重要。教师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限,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指导,直接影响文化教学的能力。因此,教师急需找到提升文化素养的途径,并加强自我综合文化素养。
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语用互动模式。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应由外在的“教师因素”和内在的“学生自主”因素组成。
鉴于文化动态、发展的特性,教师不应该视文化为既定、静止、片面的概念。应该通过例子对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引导性分析,尝试让学生以第三视角来比较文化,并基于西方的大文化背景理解与生活较为接近的、流行的小众文化。小众文化的英语表达和学习几乎涉及西方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进行总结,会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要建立在熟悉掌握目标语文化的背景和特点基础上,对西方的基本文化思维有所了解。例如西方以柏拉图等圣贤精神为旨,推崇个人主义;中国以孔学儒家理念为指导,认为国家应该达到稳定、和谐的理想状态。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的文化教育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识西方的思维定式,理解和尊重个性
首先,东方的思维突出以整体为中心,而西方文化教育更突出自我的个性和差异性。在生活中,先强调个人,再到整体。所以在翻译时,有“逆译”的翻译技巧。如“Most of the protesters were student radicals”,radicals修饰student,并构成了名词短语,突出“抗议者和学生”。句子应译为“抗议者中多数是激进的学生”,而不是“大多数抗议者是学生中的激进分子。”[6]
其次,西方人有很强的实践和探索精神,侧重于实际的操作。在“低语境”的言语表达中,通常都以“动词”为主,如try it、come on、make it、cheer up、beat it、stop it、cool it、wing it等。当遇到动词口语化表达时,应该考察它的具体文化语境,了解西方表达思维习惯。
2.认识文化语境差异下的交谈策略,增进了解
学习者要多掌握英语委婉语的文化语境和思维模式。西方人的文化更突出自我,彰显个性,很少会违背个人意愿或牺牲自我来委曲求全。在委婉表达当中,西方人对规则依赖性强,强调原则和规则成为西方人保护自我的一种思维模式。如more than在“That’s really more than I can tell you”中的使用,表达的含义要比“I can’t tell you”委婉得多。
英语交流中模糊语、习语及固定搭配的特殊意义传递着文化的特定背景和指定含义,是学习者很难掌握的,有一个需要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对英语的学习离不开汉语的主体文化。20世纪50年代后,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学习者不依赖母语进行目的语学习,母语的影响主要在于加速或者延缓习得过程的引入、习得过程的时间和范围”[7]。文化底蕴是相互依托的,尤其体现在文化差异方面。只有对中国文化有深度感知,才能在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中发现问题。
文化语境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直接体现。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语用能力,大学英语的人文教育应及时根据文化的动态变化,转变文化学习目标;采用适当的语言学习互动模式,探讨文化语境差异下的交际策略,总结英语表达逻辑和文化思维;在客观母语文化氛围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比较,提高英语文化的思辨能力,更好地理解文化,更好地使用语言促进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