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探析

2018-03-29 06:59王洪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领导意识干部

王洪杰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服务精神是服务型政府的灵魂。因此,政府服务精神历来备受重视。政府服务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内容在历史的发展中会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具体要求也会因社会条件而有不同表现。因而,需要对其在不同时代的内涵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其与时俱进的内涵。

一、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重要地位

中国历届政府都重视培育政府服务精神,政府服务精神的核心要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为人民服务思想一直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延安时期,毛泽东从党的性质和宗旨上提出“为人民服务”,在党的七大上将它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以此为信念和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是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诠释和阐发,“领导就是服务”最终指向就是要建立服务型政府。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其核心,这意味着在政府工作中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远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新时期的“为人民服务”作了全面的阐述,不仅重申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阐释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没有明确提出政府服务精神的问题,但在讲话中有许多内容和政府服务精神密切相关,或者说这些讲话内容已经内在地包含了政府服务精神的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政府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正风肃纪,努力夺取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可以说,这些目标和任务都要求政府拥有一种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大意义。

二、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科学内涵

政府服务精神是指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时的一种行动自觉,特别强调政府要提供公民需要的服务。服务意味着政府在工作中没有私利,要充分考虑公民的切身感受,真正了解公民的需要,主要体现在政府要拥有公共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利民意识。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许多观点准确解析了政府服务精神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相关内容也有论述,从多领域、多视角阐明了政府服务精神所包含的诸多内涵。

(一)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公共意识

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公共意识主要强调领导干部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就能从根本上保证他们能够用好权,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不论什么人、职务有多高,只要违法都要严惩,还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习近平多次告诫大家都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反对特权思想,共产党人绝不能腐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拥有公共意识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那些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必须给予制裁、惩处。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公共意识彰显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治理腐败的决心。

(二)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平等意识

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平等意识主要体现在依法治国方面。习近平于2012-2014年在多次讲话中谈到法律相关问题,尤其是对宪法相关问题的阐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让宪法深入群众的心里就必须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2013年,习近平要求全国政法机关要不断做好执法工作,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感到安全和满意。习近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对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具体任务都作了具体布置,提出治国、执政、行政三个方面一体依法推进,国家、政府、社会三个方面要一体进行法治建设。2014年1月7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法可依问题从总体上得到解决,但法律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保证法律实施,对违法行为必须严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平等意识主着重强调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法律,政府与公民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确保双方在人格、地位、法律适用等多方面的平等。

(三)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合作意识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1]52。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合作意识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路线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强调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经验,转变工作作风。2012年,习近平论群众路线时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作了详细分析,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就是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的困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为群众办实事。2012年和2013年,习近平多次到各地考察工作,指导当地的领导干部如何做群众工作。他认为领导不可能什么都懂,要放下架子,向群众学习。2013年,他到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要接受群众监督,群众只有关注领导干部,才能对他们进行监督,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领导干部才能明确自己的问题,才能知道改进的方向和内容,才能真正改的让群众满意。合作意识要求政府必须对群众有充分的了解,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仅向群众学习请教,还要接受群众监督。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新时代政府工作的要点,明确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思考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四)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责任意识

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对责任问题的认识和践行方面。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等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表示定不负全党同志的重托,不负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深深感受到肩上的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就是对党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就是要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人民的责任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解决群众的各种困难,带领群众走向富裕;对党的责任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3年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谈到责任问题,把责任定位于对民族、人民和党负责这三个基点,并把责任和“中国梦”相联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见,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承载的责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重大,这些责任更要由各级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去履行,在工作中时刻不忘人民。政府服务精神包含的责任意识就是要求所有领导干部把习近平所说的“生逢其时,责任重大”作为从政最强座右铭。可以说,政府服务精神中的责任意识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五)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奉献意识

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奉献意识主要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无私奉献方面。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人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优秀的党员干部就是这样一个甘愿付出、不计任何回报的群体,焦裕禄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09年,习近平赴兰考缅怀焦裕禄,鼓励大家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2014年,习近平再赴兰考。兰考县是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他希望党员干部都能以焦裕禄为榜样,大家共同学习焦裕禄精神,做到无私奉献、努力工作,加快推进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2014年5月8日,习近平第三次到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谈到在河南兰考考察工作的情况,谈起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指出党员干部要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他认为甘于奉献是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是中办人的鲜明特质,中央办公厅的同志更要做到无私奉献。习近平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很现实、很生动。有些人站在个人角度来认识奉献,认为当公务员挣钱少、约束多。但共产党人讲大奉献,就要不怕任何艰苦,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实际上就是间接要求干部拥有奉献精神,做高素质干部的首要条件就是在任何时候能够做到不谋私利。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包含的奉献精神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基层公务员更要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奉献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就是坦荡荡地做人、做事,就是全身心地付出而不求任何回报。

(六)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利民意识

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中的利民意识主要体现为在政府的具体工作中切实保障群众的利益,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到实处。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到奋斗目标,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包括人民对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期盼。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让人民满意,就是他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阐明自己的“民生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其民生观涵盖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从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脱贫等方面入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些工作如何进行落实、如何落实好,需要各级干部在具体工作中付出百倍的努力,时刻拥有利民意识。政府服务精神中包含的利民意识要求政府能够主动评估公民的需求,确立便民的服务标准和工作程序,为公民提供满意的服务,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真正认识到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内涵远不止上述提及的六个方面,还需要不断总结和挖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各级干部更应该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道德素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以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为己任,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三、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路径

目前,学习和实践是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重要路径。要学习、掌握与政府服务精神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检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对各级干部而言,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同样重要,二者都是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学习路径

1.深刻领悟学习的重要性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好学才能上进,干部要上进、党要上进、国家要上进、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坚持学习,坚持实践。我们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1]222这是在新时代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增强执政本领,首先要增强学习本领,全党同志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2.学习内容要全面而系统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说,因为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所以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习近平要求学习富有探索精神,在学习中必须能够抓住学习重点,并不断开拓新的学习领域,既能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理论,还要学习法律、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更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的本领,对岗位所需要的各种知识都要学习。

3.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

领导干部要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习近平谈了四种学习形式:第一,要坚持经常性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第二,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需要用的可以先学;第三,可以参加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第四,可以到党校、干校、行政学院等集中时间进行脱产学习,这样能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学习效果肯定会更好。[2]领导干部要向书本、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专家学者学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领导干部要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基层。只有经常深入到群众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才能通过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断促进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二)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路径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3]实践就是实际去做,实践就是履行。政府服务精神的相关理论被公务员所理解、内化后,转化为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将其实践外化的过程体现到各级干部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知到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存在。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要求各级干部讲求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各级干部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决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只有在工作中取得实效,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重在基层,基层党员干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主要执行者,要确保为民服务思想成为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和普遍遵循。实践是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重要路径,但目前各级干部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培育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工作,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

四、结语

对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对其内涵和实现路径的探讨显得非常重要,其研究的时间跨度主要是党的十八大至今的政府服务情况,其研究是在对政府服务精神的基本理论进行同步建构的基础上展开的。提出新时代政府服务精神是对政府服务精神基本理论研究的完善和创新,力求准确反映时代发展在政府工作上的体现。

猜你喜欢
领导意识干部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