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大数据时代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对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学生接触最多、离学生最近的辅导员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艰巨任务。如何主动应对大数据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是高校辅导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编著的《大数据时代》一书指出,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则对“大数据”定义如下: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集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软件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能力。对于大数据,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总的来说,大数据是一种思维方式。自大数据这个概念出现后,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瞩目关注,甚至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大数据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各行各业已经非常明显,但我国教育大数据发展还处于摸索期和起步阶段。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转变。在高校教育领域,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各种数据,无论是学生通过计算机终端、移动设备学习、娱乐还是校园内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转化为数据,这些都成为大数据的来源。然而大数据已经不简简单单是数据大的事实了,需要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能获取更多智能的、深入的、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顺应这种转变。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规定: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同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教育部建议是1000∶1。但现状是心理健康教育师生薄弱,实际上是远远达不到。而很多辅导员并不是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出身,作为兼职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系统、专业的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这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生活问题咨询等无法进行有效指导。
现如今校园心理健康数据基本上处在无数据时期。绝大多数高校在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记录与评估仍然比较缺乏。即使保留一些数据资料,但存在数据孤岛和碎片化的难点,甚至有些数据在沉睡及流失。数据采集固然容易,但后期数据的分析、应用与管理才是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因为前面数据不完善或者缺失,学生工作管理者在管理教育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易陷入感性导致判断有误。因此,高校应加强大数据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实现数据的流动、互通和共享。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通过心理测验以及一对一咨询甚至药物治疗,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大部分停留在个人主观经验层面,专业问题导致学校心理老师关注度比较窄,不能全面对全校学生关注,只是关注个别学生,比较难做到提前预防。而大数据将使高校心理大健康教育更具及时性、针对性、科学性。
据调查,大多数高校辅导员没有接受心理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缺乏一套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不能科学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矛盾根源和性质。因此,高校要发挥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条件和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与此同时,高校要不断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度。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将心理健康工作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针对大一新生,高校辅导员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新生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归类、分析,初步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健全新生心理动态档案是高校辅导员能否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为了解掌握大学生心理动态提供第一手材料,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入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辅导员老师应抓住此契机,在入学初对新生进行心理测量,及时建立心理档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干预”。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应做到细致入微,防患于未然。积极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学生心理排查,确保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报告制度落到实处,确保时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确保有心理问题学生得到及时帮助,确保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辅导员可以通过班委开会、深入班级听课、走访宿舍、个别谈话等途径,充分了解班级状态,关心学生情况及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做到及时联系,教育谈心。
大数据时代,建设高校智慧校园已是大势所趋。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主要是通过各种“卡”实现。借助各种数据集成平台和相关技术,可以将学生各种卡比如餐卡、图书借阅证、水卡、门禁卡等各种卡集成一张校园一卡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教育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实时记录学生的行为,包括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关键期、敏感期呈现出不同的情绪,以及特定事件下学生呈现出的认知结构与变化。借助大数据可以读懂每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方向,实现个人价值,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如今高校迎来“95后”大学生甚至“00”后,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也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工具,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著居民和弄潮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快捷、方便、服务对象更广泛等的优势,关注学生QQ群、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通过QQ、微信、微博等媒介占领网络阵地,解答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拓宽渠道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和手段的现代化。
[1]周苏,冯婵璟,王硕苹,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
[3]马佳美.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J].科学与财富,2017(5):164.
[4]黄艳梅,廖银花.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7(7):145.
[5]李一男.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究[J].前沿,2013(10):184-185.
[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A/OL].https://baike.so.com/doc/6725544-6939720.html.
[7]王勃,胡蓉.浅谈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大江周刊(论坛),201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