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忧乐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与价值

2018-03-29 03:27张梦然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范仲淹思政政治

张梦然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吁声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基地,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北宋名臣范仲淹德行出众,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先忧后乐的忧患意识在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高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加需要这种先忧后乐思想的熏陶和指引,因此,将范仲淹的忧乐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范仲淹忧乐观的重要内容

范仲淹的忧乐观,即“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简称“先忧后乐”。作为范仲淹的人生价值观和哲学智慧,是其汲取了儒释道思想的精华和实践生活获得的感悟而凝练出来的,它贯穿了范仲淹政治、经济、教育、民生等多个领域的思想,内容丰富,主要包含担当意识、进取意识、集体意识、超前意识四个方面。

1.1 担当意识

担当意识是指基于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承担国家、民族、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将其付诸于实践活动之中。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随母改嫁,他深知生活不易,从小立下鸿鹄之志,长大后要么做一名治病救人的良医,要么做一名治国为民的好宰相。这两个职业虽然看似不同,但是都可以看出范仲淹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即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范仲淹寒窗苦读、发愤图强,不仅学习儒家的仁爱思想,还学习了释道中的包容和慈悲等内容,这为其忧乐观奠定了理论基础。范仲淹的担当精神一方面是指忧国忧民的大爱,他为官之后,不仅向皇帝进言献策、心系百姓,在政治、军事、经济、民生等多个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成绩。另一方面,他在十分忙碌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自己家族的人,他建立范氏义庄,让范家人能够生活有所保障,同时也教育了范氏子孙互帮互助和团结友爱。同时范仲淹对自己的母亲十分孝顺,对自己继父一家也十分照顾,赡养继父,照顾朱氏兄弟,在当地传为佳话。这种种表现皆是范仲淹忧乐观中担当意识的体现。

1.2 进取意识

进取意识是指:不断努力、积极向上,遇到困难不放弃。一方面体现在年少时的范仲淹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坚信认真学习就是最好的出路。不管学习环境多么的糟糕,他总能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埋头苦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终于学有所成,并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中年为官的范仲淹虽有一腔热血和满腔抱负,但当时的政治环境并没有给他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加上他性格耿直,不会趋炎附势,一生遭受三次流放,仕途十分不顺利。但和一般人不同,范仲淹每次被降职流放,都不会气馁,仍然心系朝廷,乐观面对,在被流放时仍不忘学习,心系百姓。正是因为他这种越挫越勇的品格、豁达的心胸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才使范仲淹得以立功、立言又立德,青史留名。

1.3 集体意识

“以天下为己任”是朱熹对范仲淹精神的高度评价和概括。范仲淹忧乐观的提出就是一种舍己为人,以大局为重的集体意识的体现。他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体察民情,改善民生,将百姓的安危和国家的兴衰放在首位。他心中有国家,他知道国家的教育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活安稳对于百姓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范仲淹一直倡导的天下观,因此他曾提出“圣贤存诚,以万灵为心,以万物为体,思与天下同其安乐”[1]。前面提到的范氏义庄也是其集体意识的重要体现,他制定《义庄规矩》,全体义庄成员遵守此规矩,把义庄管理得井井有条,让范氏族人的生活有所保障。他晚年时候生活清贫,将全部俸禄捐赠出来,用于义庄的日常开支,继续救济有需要的人。富弼曾言:“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2]范仲淹这种舍己为人的集体意识是十分可贵的。

1.4 超前意识

范仲淹提出忧乐观的时候,强调“先忧后乐”,这也就体现了他具有超前意识,就是要提前做好计划,制定好目标,树立好理想。超前意识与之前的担当精神、进取精神、集体精神对比起来,更多地突出了创造性和规划性,这就凸显出范仲淹未雨绸缪的性格。有文献记载,范仲淹求学期间坚信自己只要刻苦读书,持之以恒,有朝一日即可面圣,同时他不吃山珍海味,担心吃了后再也吃不下粗茶淡饭。对于优秀学生,他认真教学,努力提携,认为他们能够成大器。这些事迹都充分体现了范仲淹的超前意识。

2 范仲淹忧乐观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在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传统的东西,而应是采取一种“扬弃”的态度。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坚守中华文化本位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高校而言,多数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不高,重视度不够。随着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高校也开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工作。范仲淹的忧乐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影响深远,其中许多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高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应忽视这一重要思想资源。具体来说,范仲淹忧乐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以下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政工作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而要在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其中,特别是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文化自信是更为深远的自信,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范仲淹忧乐观中的家国情怀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可以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另外,范仲淹忧乐观中的诸多育人方法也可以为创新高校育人工作方法提供借鉴,特别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最终实现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2.2 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受到了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落实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就是消除消极影响,强化积极影响。而吸收和借鉴范仲淹的忧乐观正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这可以有效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学习范仲淹忧乐观,一方面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让他们能够提高思想觉悟,发扬奉献精神,为学生工作尽心尽责,同时积极进取、努力担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们认识到以忧乐观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而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

2.3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所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文化观在这项工作中的地位是关键性的。而范仲淹的忧乐观包括了爱国爱家爱人,也包括了集体主义情怀,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集体意识淡薄、铺张浪费、虚度光阴等,一些学生距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高校学生通过学习和领悟范仲淹的忧乐观,可以做到爱国、爱社会、爱校,同时可以学习范仲淹刻苦钻研、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3 范仲淹忧乐观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到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思想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发扬范仲淹忧乐观思想时,不仅要深刻理解和学习,把握其精髓,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其切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探索其实践路径。

3.1 把忧乐观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将范仲淹的忧乐观融入其中,例如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片或者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忧乐观的具体内涵;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题的诗朗诵、读书会、故事会、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认识;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学者进行主题演讲,拓展学生的理论深度。另外,文化宣传离不开新媒体的作用,高校也可以结合新媒体,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对范仲淹的忧乐观进行线上宣传,如动画短片、微信公众号推送等,用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微平台传播正能量,让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 把忧乐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但这个主渠道面临着课堂吸引力不强等问题,这关键在于思政课没有很好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应积极吸收和容纳各种优秀的思想资源为我所用。深入挖掘以范仲淹忧乐观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继承和创新,使其成为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思想资源。范仲淹忧乐观的融入,可以使思政课变得更有亲和力和针对性,也更有文化内涵,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期待。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加强对范仲淹忧乐观的学术研究,在新时代中进行全新的阐释和发展,使其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忧乐观、国家观、文化观。

3.3 把忧乐观融入到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中

忧乐观作为一种哲学理念,追求的是对国家、民族、社会、人民的关注和奉献。高校学生学习忧乐观,旨在提升自我能力,服务社会和他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践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范仲淹忧乐观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更重要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如相关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够奉献自己的爱心,帮助有需要的人,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综合素养。此外还可以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思政工作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苏州天平山、范氏义庄等地参观,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范氏文化,感受忧乐观的独特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这些途径都可以促进大学生忧乐观的践行,从而落实忧乐观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这就要求我们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并予以借鉴和吸收。要改革传统的形式化教育,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实质内容的领悟和传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发挥党团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温家宝也曾指出:“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4]“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上。”[5]因此,青年人要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梦”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学生也要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先忧后乐,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1]李勇先,王蓉贵.范仲淹全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211.

[2]周鸿度.范仲淹史料新编[M].沈阳:沈阳出版社,1989:107.

[3]张弘.温家宝总理高度评价黄宗羲[EB/OL].(2005-08-11)[2018-2-10].http://culture people.com.cn/GB/27296/3607964.html.

[4]徐京跃,霍小光.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同创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1).

[5]新华社.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05-05(1).

猜你喜欢
范仲淹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范仲淹苦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