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养心”思想及其当代德育启示

2018-03-29 03:27郭晓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告子善心养心

郭晓杰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性善恶的话题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争议不休,传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所言的“性善”的基础和前提是“心善”,“性善”是“心善”的体现,“心”这个概念也成为孟子思想最为重要的部分。但是本心如果不加以保持和扩充会向恶的方向发展,所以人们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存心养性”,这也是孟子养心说的逻辑起点。孟子的养心说是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发展的一个闪光点,当今社会中,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孟子的养心说为当下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1 孟子所述“心”的内涵

“养心”在孟子的著作中出现次数不多,但是“心”在《孟子》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体现了孟子对“心”的重视。

1.1 孟子之“心”乃道德之心

心最早的解释出现在甲骨文中,是指人的主要器官即心脏。《说文解字》中有:“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心是主管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在这里讲的是作为实体的心,主宰人们的身体和意志。孟子把心与其他复杂的含义分离开来,纯粹的心是指人的善心。虽然在《孟子》中所述的“心”也包括其他诸如认知之心、情感之心等含义,但是这些论述非常之少,孟子所述绝大部分的“心”是指道德之心。徐复观曾说:“人的道德意识出现得很早,但在自己心的活动中找道德的根据,恐怕到了孟子才明白此自觉。”[1]纵观孟子的著述可以清楚地发现,孟子在讲心的地方便会讲到道德,孟子所讲的并为他的性善论奠基的“心”,正是指道德之心即良心和善心。

1.2 “四心”是道德之心的不同表现

孟子指出了人所具有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四心”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分别表现为仁义礼智“四端”,这些道德观念是人天赋的本性。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出现差别,原因在于有的人未能把他那初生的“善”质充分发挥出来[2]。“四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那么为什么善心是人生来就存在的呢?“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有人偶然看见一个孩子掉入井中,都同情地去救这个孩子。不是因为想和这个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想在乡里乡亲中得到声誉,更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声而去救他,而是因为人们生来有恻隐之心,才产生了不顾一切去救人这个善行,这种行为没有经过考虑,也不带目的。孟子设想,无论是谁,只要他“乍见”这样的场景,初心是去救孩子,谁也不会狠心到看到这样的场景而无动于衷。孟子讲的仁义之心和良心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区别,“四心”也并非指四种不同的心,而是同一个良心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因此,孟子讲的“心”是以心为载体的精神世界和以道德生活为核心的精神生活,而不是那个一团血肉的心脏,也不是脑[3],是指人的道德之心。

因此,孟子所述之“心”是道德之心,“四心”也只不过是人的良心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而已,而善心不是一直存在的,需要人不断地扩充才能实现道德修养目标。

2 为何“养心”

孟子所讲的心是一种道德之心,是人本固有的善心,那么人为何会出现恶的行为?孟子认为这不是人的天性,而是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没有抵挡住诱惑,“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他们的“初心”受到了污染。因此,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善于“养心”才能保持善心不变,秉承善的原则做事。

2.1 善心易失,需要保养和扩充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上》)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几希”,“几希”是指人所拥有的生下来带到人间的那一点点善心,但这个善心只是“端”,是需要“扩而充之”才能为善。孟子举例进行了论证:“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孟子·告子上》)牛山上的树木原是茂盛的,但因地处郊区,人们常去砍伐树木,还可能那么茂盛吗?嫩芽刚出就被牛羊啃掉了,成为了现在光秃秃的样子,你能说它一直就是光秃秃而没有茂盛过吗?显然,孟子用来比喻人心之始是善的,但是后来出现了不善的行为,你能说这个人从来没有过善心吗?因此,善心只是“端”,如果没有一点点积累善的行为,人的善心就会被搁置一旁,最后就连初始的一点儿善心也会泯灭。“凡有四端于我者,皆可扩而充之矣。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孟子·告子上》)因此,四心和四端都要靠后天的积累和扩充,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一样,要想扩充自己的善心,必须学会“养心”。

2.2 抵制外界不良影响,提高自身修养

之所以要学会“养心”不只是因为善端需要时刻扩充,还因为如果不通过“养心”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人们就容易受影响从而出现恶的行为导致社会混乱,这是需要“养心”的另一个理由。在孟子看来,人们出现恶的行为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来说,人们的耳目食色之欲可以腐蚀本身所具有的善心。“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口目耳鼻所追求的欲望是人的本能,但是若无节制地任其发展下去,会对人心有所伤害,恶的苗头就会出现。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是有善性之端,但是后天坏习气之沾染,会戕害人的善端,以致造成差异[4]。“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孟子·告子上》)麦种和土壤相同,种的时间也一样,但最后收获不同是因为土地雨露和人工的差异。人心是同样的道理,丰年和荒年时弟子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说明了外部环境对人心的影响之大。为了减少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人们也要学会在逆境中“养心”,这成为“养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 “养心”的途径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人的情性可以是善的,有人之所以不善良,并不是他天生的过错,因此“养心”成为保持初心的重要方法,那么到底该如何“养心”才能成为我们所仰慕的“圣人”呢?

3.1 存心为善

恶并没有独立的来源,仅仅是良心本心的流失。良心本心存得住,就没有恶;良心本心存不住,就产生恶[5]。人们总是会带有期望地祝福他人有一颗赤子之心,希望人们保持出生时无欲无求的状态。存心要求人们学会坚持和专心致志,“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还曾用下棋来比喻如果人不能坚持自我和专心致志做事就易失败,因此人的善心需要道德自觉来保持,存住善心的最低线是不做恶事。能够存得住心只是提高道德自觉意识的基础,想要成为君子需要扩充善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善心能够扩充,人能安定天下;不能扩充,就连父母也赡养不了。“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善,他善于与善人结交并吸收别人的长处来做事。善行是一个人提高道德自觉最重要的方面,尧舜禹之所以成为人们仰慕的“圣人”是因为他们内心向善并不断做善事。只有做到存心为善,便到达“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境界了。

3.2 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孟子在其著作中真正明确地提到养心的方法就是“寡欲”,足见他对“寡欲”的重视程度之高。寡欲是养心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前面论述可知,人生来向善,可之所以有了恶的行为,原因之一是外界各种诱惑,如果人们能减少物欲的追求,也就能够抵挡住外来诱惑,从而保住“赤子之心”。追求耳目食色之欲是人的本能,因此孟子讲“寡”即尽量减少欲望而不是让人放弃这些欲望。追求欲望和养心虽然没有正面的冲突,但是过多的物欲是会阻挡人们养心的脚步的,当一个人无止境地想要得到一切不知满足时,内心一定会受到欲望的蒙蔽而渐渐丧失本心,同时也无暇顾及提高修养。因此,我们要减少自己不道德的欲望,自觉抵制住外界的诱惑,学会满足,活在当下。

3.3 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是孟子养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儒家“工夫论”的重要内容。求诸己早在孔子那里就已经提出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发生事情时检讨的是自己还是责怪他人。到了孟子,也继承了这种修身养心的方法,“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用射箭作比喻,射不中不能怨恨赢你的人,而应该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妥当。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讲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当你爱别人却未得到别人的爱时就要反思自己付出的爱不够,便会感悟到自己应该付出行动去爱他人去行善,这成为养心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只会责怪别人,埋怨客观条件的不完备,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善于养心的人。因此,孟子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反求诸己,任何事情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从客观找理由推卸责任,反思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最好的方式,在反省过程中我们能够正视自己,找到放失的良心并为心灵的保养和成长铸造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

3.4 养浩然之气

“养心”的另外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养气”,在孟子那里就是“养浩然之气”。公孙丑问何为浩然之气,孟子讲了这样一段话:“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其实孟子也很难讲清楚到底什么是浩然之气,他笼统地说这种气就是最大最刚的,与义和道紧密配合,是积累了义而产生的。既然这种气是与道义相结合才存在的,那么这应该指的是作为道德情感的气,是一种精神,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养浩然之气也就是养自身的道德。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浩然之气正是人们养心的基础,因为气来自内心,如果做了有愧于心的事情气便会“馁”,只有具备至大至刚的气,养心才具备了精神基础。因此要集道义,明事理,养志气,扩善端,最后达到养心的境界。

人们与生俱来的善心是善的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扩充和保养,因此“养心”也就成为人们追求至善的途径之一,通过存心为善、寡欲、反求诸己和养浩然之气来养心。孟子所讲的养心方法和修养途径为我们个人提高道德自觉意识和建立自身的道德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

4 “养心”思想的当代德育启示

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的国度,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发展。孟子认为人的善心需要后天的滋养,既靠自身的克制和修养,后天的教育也非常重要。在当今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的各种道德问题愈来愈凸显,而孟子的“养心”思想及其提出的“养心”方法无疑对在迷茫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盏道德明灯。

4.1 将德育摆在重要位置

孟子认为善是人的天性,善于“养心”的人才能达到道德的高点,但仅仅靠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善端”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逐渐消失,丧失了原本的初心,也使得这个社会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人们的道德意识急需被“唤醒”,而进行道德教育则是“求放心”最好的方式。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和知识的实用性而忽略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些高校也将道德教育放在了次要位置。但是近年来随着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高校将道德教育重新提上了教育的重要位置,并设置了许多与德育有关的课程。道德之心是一个人的灵魂,道德教育是“正心”和“养心”的辅助手段,只有将道德教育提上日程,人们的道德之心才会保持,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

4.2 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孟子指出良心本心是内在的不是外物强加的,“养心”要“反求诸己”、减少自身欲望才能提高道德境界,人们要想保持善心首先要靠自身的努力。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通过自身的道德反省培养人的道德自觉。教育者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存在,改变原来传统“你听我讲”的教育模式,让受教育者成为课堂的主人,懂得尊重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在实践活动中,也应分配给受教育者更多的任务由其自己独立或者合作完成,树立其自信,尊重他们的合理想法。这样受教育者才能改变依赖他人的状态,主动树立自我意识,并自觉进行反思。

4.3 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孟子曾用播种的例子来说明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大,人们的心灵和思想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养心”需要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因此,所有人应该共同努力为受教育者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和校园氛围。学校应该建立奖惩机制,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和管理学生的乱纪行为,同时对好人好事进行表彰和鼓励,为大家树立道德榜样;设立积极向上的校风校训,开设同学们感兴趣的德育选修课程,组织各种校园活动如捐赠和支教等,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父母长辈要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建设良好的家风家训,带领孩子积极参加亲子活动,培养和谐的家庭风气。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国家要重视德育的发展和人民道德的提升,把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有利于道德建设的大政方针,积极推选全国道德模范,充分宣扬好人好事,支持鼓励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全社会营造好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代热议的话题,孟子的思想中有许多“精华”至今熠熠生辉,照耀着中国人安心前行。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50.

[2]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1.

[3] 陈昇.《孟子》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6.

[4]巩玉峰,盛勇.孟子研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13.

[5]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0.

猜你喜欢
告子善心养心
重估告子
——论阳明学派对告子思想的诠解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夏至养心喝“三茶”
名家谈教育
告子眼里的人性
疯狂的“善心汇”
善心汇一场败局已定的“冒险”
职场“性福”指数
修身首先在『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