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塑与提升农村公益精神的三线联动策略的思考*

2018-03-29 02:01李发武谢碧婷何韩双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热心公益活动重塑

李发武,谢碧婷,何韩双

当前农村公益精神的建设仍然停留在政府部门求形式发动口号、热心人士爱面子求尊重的层面上,广大农民群众若无其事,三者尚未形成合力,成效显然不理想。农村公益精神的重塑与提升,需要建立一个三线联动的推进模式,即政府、社会和群众三者的和谐联动与高效投入,以此形成深度挖掘和广度推进。

一、农村公益精神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益精神就是公益主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的行为的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1]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公益精神的建设存在诸多弊端。

1.农民群众对公益精神的认知不深。目前,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识虽有所提高,但是仍认为公益慈善就是对穷人的施舍与救济,而没有认识到参与公益慈善是每个公民的责任。[2]比如,广东吴川地区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主要不是依赖本地产业,而是靠外出经商和务工。这使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与一般农村对公益精神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经济较好的农村对公益精神的理解是大家参与,共同服务家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62.5%的被调查村民认为公益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其具体表现是捐钱兴修道路桥梁、捐赠扶助各种贫困群体,倾向于谈论村里的名人为家乡所做的捐款助学等善举。而经济条件一般的村民则认为公益只是有钱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

显然,村民对公益精神的理解局限于金钱物质,对公益精神的重塑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他们对群众公益精神培育的参与度是明显低下,仅有6.3%的村民表示所在农村有公益活动,93.8%的村民表示没有或不清楚;当问到自身参与的情况,多数人表示自己没参与。一些村委会的宣传栏对公益方面的宣传,基本都是捐资信息,极少看到普通农民群众参与相应的公益活动的消息。村民对公益的理解比较模糊,公益精神还有待培育和挖掘。

2.农村公益精神的培育体系不健全。首先,是公益组织匮乏,即使有也大都缺乏明确的服务宗旨,较难吸引外界公益人士注意、获得外界支援。其次,缺乏引导村民自发的长期公益活动,个别中小学有一些捐助、探访孤寡老人的公益活动,常态化的则凤毛麟角,热心人士关注的公益活动角度太多,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调查数据显示,68.8%的村民是通过电视广播了解公益活动的,其消息来源主要是信息公开和宣传栏,对公益精神了解的途径和方式致使他们对公益接触甚少,从而对公益精神的接受程度也较低。此外,农村的公益文化设施主要为一些小型的文化广场、戏台。而且很多设施都成了摆设,很少投入使用,缺乏维护,安全性堪忧,甚至因为用途过于单一、使用频率低而被挪作他用,例如戏台变成农用仓库。

3.地方政府对农村公益文化事业扶持不力。在农村,政府的工作重心集中在新农村的公益文化事业建设上。调研走访发现,当地政府83%以上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的道路建设、教育设施、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当中,8%左右投入到农村农业建设上,对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不到10%。可见,政府对农村的扶持只是重视经济效益及基础设施的建成指标,而忽视了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建设。在调研中还发现,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着重于农村新型创业项目的力度、新农村建设的布局和形态是否形成独特风格。也就是说,对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重在外在的基础设施,而忽视了内在的人文精神要求。

4.热心人士对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兴趣不高。支持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热心人士以在外创业成功的当地富商为主,他们热衷于捐助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而极少关注公益文化方面的资助。许多富商在捐助过后,喜欢看到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将其“善行及其政绩”大力宣传,看重的是投资后的社会回报。这样一来,做公益慈善便显露出对提高个人形象和社会声望的功利性目的,甚至以此为企业的发展造势,提高和扩大个人及其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显而易见,这些热心人士对农村资助带有不可避免的盲目性、功利性,对公益文化事业真正内涵及其意义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

二、农村公益精神问题的原因

农村公益精神虽然不同程度引起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起了经济意识增强而公益文化建设淡化,导致公益精神重塑与提升的现状不尽人意。主要有以下原因。

1.村民参与重实惠轻精神。村民的公益意识是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即使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但村民的生活重心仍然放在经济收入和生活谋计上,无暇顾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和享受。加之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由此衍生的“财富继承观”和“功利倾向主义”与公益文化精神不同程度发生抵触。另外,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整体的文化素质偏低,对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了解不深,认为对自己利益关系不大往往出现逆反心理。他们认为,只有富人和政府才有能力做慈善搞捐款,只是富人的“一场秀”,农民根本没有经济实力投身公益文化事业,公益意识十分淡薄,公益精神的重塑和培育迫在眉睫。

2.地方政府执行重灌输轻引导。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村公益精神重塑和培育中发挥重要的中坚作用。但当前地方政府在执行落实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政策的灌输,而忽视了引导广大村民领会公益文化事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使得农村公益精神的重塑和培育成为一纸虚文,无法挖掘村民参与公益文化事业的精神能源。就如一场运动会,无论举办方制定了多么详细完备的活动方案,但因宣传不到位而参与者寥寥无几,最终以失败告终。政府要加大对公益精神的宣传力度,强化对农民的公益精神教育,让他们支持公益文化事业,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热心人士扶持重门面轻内涵。大多数热心人士的捐助行为带有目的性,对自身所投资的公益项目所带来社会效益并不感兴趣,只在乎个人效益的得失和多少;他们不关注公益项目将对农村的人文素质提高带来的影响,只考虑资助后个人形象的提高。这样一来,容易出现盲目的攀比,注重即时见效的门面项目,忽视长远利益的内涵项目。公益文化活动的内在精神内涵和意义被人们抛诸脑后,更难聚人心。因此,即使农村的富商乐善好施,热心人士络绎不绝,却无法营造众志成城的全民公益意识和社会氛围,更无法促进农村的公益精神文化的发展。

三、三线联动对重塑与提升农村公益精神的作用

针对以上分析,农村公益精神的重塑与提升取决于地方政府、热心人士和农民群众三大方面。只要三方紧密联合、共同努力、互动共鸣,必将对农村公益精神的重塑与提升产生巨大的助推力。

1.三线联动释义。由地方政府、热心人士和农民群众构成的三线联动,是一个有机联合、紧密相连的共同体。如果将农村公益精神重塑与提升比喻成建房工程,那么其地基、梁柱和墙砖就分别代表农民群众、地方政府和热心人士,三者互补互利、缺一不可。没有地方政府的力量支撑和热心人士的经济补给,单靠农民群众难以建成大楼;没有农民群众响应参与,单靠地方政府和热心人士的努力,建成的楼房也会头重脚轻,难以坚固稳实。

2.三线联动实现农村公益文化事业从外表向内层的转化。只要地方政府、热心人士和农民群众形成共识、共同投入,公益文化事业必将有质的提升,实现从表层向内在转化。首先,实现由表面工作到深层建设。公益文化事业不单单靠地方政府的发动和热心人士的慷慨捐助,更重要的是需要农民群众的热情,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需求,从而自发组织各类公益团体,实现公益活动从表层向深层发展。其次,实现由资金扶持到精神启发。三线联动让热心人士改变资助的认识和态度,在资金扶持的同时,还应大力弘扬公益精神,倡导公益行动,同时引导更多的人知恩图报,将回报社会的精神代代相传,让公益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既极大地发展了公益文化事业,又有利于浓厚的公益传统和公益文化的传承。再次,实现由设施建成到充分利用。三线联动强化地方政府的引导和管理。彻底改变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评价观,让村干部摒弃作摆设、撑门面、应付上级检查等错误做法,充分利用农村公益文体设施的平台,大力开展各种健身文娱活动,使“农家书屋”天天有人光顾,健身器材天天有人锻炼,发挥其长期效益。

3.三线联动实现农村公益文化事业从临时向长久的转变。农村的公益事业一般由地方政府发起倡议到热心人士的慷慨捐助,再到农民的热情参与。三线联动有利于督促地方政府建章立制,形成广泛宣传、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有利于转变热心人士捐资公益的认识,由一时的冲动到长期的细水长流。通过改变地方政府和热心人士的姿态,有效改变农民群众对公益文化事业的看法,发挥自身主体和主力的作用,形成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对公益行动从接受到享受,进而对公益项目和设施从随意参与到自觉维护,极大地推动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保证农村公益活动从偶然活动向长期活动的转变,促进公益精神的培育和形成。

4.三线联动实现农村公益文化事业从局部到全面的完善。常态的农村公益文化事业活动由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执行任务的形式,无法培育农民的公益精神。三线联动激发了农民群众的行动自觉,形成了“自下而上群策群力”更为有效方式。在确保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个体意愿基础上,公益活动项目来自其共同的渴望和向往,增强了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使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对“楼房”的需要不光是要有墙砖,还要有其他美观装饰。也就是除了热心人士捐资建设基础设施,农民群众更乐意接受下乡支教、扶贫助学、义诊等社会公益行动,让公益活动的发展渠道八面来风,四处开花,推动公益文化事业从局部到全面的发展。

四、以三线联动推动重塑与提升农村公益精神的具体措施

三线联动是重塑与提升农村公益精神最到位、最高效的工作模式,也是激活地方政府、热心人士和农民群众三者活力的最全面、最直接的工作手段。只有三者联合行动,才能引起农村的村委会和学校的共振,产生最大的合力,推动农村公益精神的重塑与提升。

1.地方政府奏起最响曲。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制定规划、政策指引、强化管理、扩大宣传、组建义工等途径,发挥梁柱作用,为农村搭起公益文化活动的大舞台。首先,制定公益文化发展规划,着力解决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出台有关政策保障公益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文化事业单位奔赴农村开展公益文化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大农村公益精神的宣传教育,可印发公益精神宣传知识传单、邀请社会有名的慈善家做公益精神讲座、开展各类公益文化知识竞赛等等,多角度地培育农民的公益精神,使其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激发村民的公益精神潜在意识。再次,全面提升政府基层干部指导开展农村公益文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力度,通过奖惩制度和责任书的方式加强基层干部的工作激情,强化约束力,提升负责公益活动的基层干部的执行力和服务力。最后,积极牵头建立农村的义工组织,利用义工组织在社会上倡议捐款资助农村弱势群体,例如,冬天给他们送保暖用品,帮他们修补家具等,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帮互助氛围,培育农民群众的公益精神。

2.农村村委使出最全招。有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倡议,农村村委会对公益文化事业就会信心十足、如虎添翼、使尽全招。首先,村委会可以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地向地方政府反映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等问题,争取得到更大的支持。其次,村委会可以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重视“微公益”,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从而有效地汇聚村民的“微力量”,将公益小项目做成大影响。第三,村委会以本村文化习俗为蓝本,基于农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利用节假日或农闲时间,开展体育、艺术比赛等健康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逐渐让文化融进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第四,村委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以及公益文化研究所等公益文化中心和基地的管理维护上,使之成为农民群众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3.农民群众唱出最高音。新时代推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村民的出现,新型村民转变幸福观。新时代的农村幸福包括新农村建设、精神文化的塑造、民主权利的保障。在重塑和培育农村公益精神的过程中,三线联动激励着广大农民群众唱出投身公益文化事业的最高音。尽管农村仍然是经济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精神文化生活差,并由此产生物质主义、个人主义之类的小农意识和文化生活消极的不良现象,但是在公益活动的影响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农民群众的观念和意识在转变进化,渐渐地改变对幸福的认识,重塑幸福指数,树立新的正确的幸福观;渐渐乐意接受公益文化活动,并主动积极加入公益队伍中来。构建农民的精神家园,可以增加村民的凝聚力,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3]众人拾柴火焰高,公益文化活动一旦得到认可和接受,就会形成公益文化氛围,为公益精神的重塑和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学校教育营造最浓味。农村公益精神的培育要从娃娃抓起,农村学校是对农民群众尤其是孩子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农村公益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公益精神培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农村学校可让公益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将公益两字从小就印在学生心中,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把公益文化当作一种自觉性行为。农村学校广泛开展公益性实践活动,不断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的公益实践项目,让他们自觉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有效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模式,进而形成系统的实践式公益教育形式,公益意识自然融入学生道德培育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学校可以通过组建学生公益社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让学生成为公益活动的受益者和施行者,从而让公益精神传播得更远更透。

5.热心人士凝聚最强力。充当“墙砖”角色的热心人士,在当地政府支持和农民群众的热情投入下,将发挥更大的润色和美化作用。首先,会更乐于投入资金,甚至自发形成一股强烈的“回归工程”力量,成立资金筹委会开展长期捐助,为公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其次,让城市的文化意识融进农村。热心人士在参与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过程中,不光在捐助资金财物上有具体行动,还在思想引导、观念开发上发挥传、牵、带作用,让城市的文化意识融进农村,启发农村公益发展的方向,拓宽公益发展的途径。再次,热心人士以公益事业为载体,增强联谊和交流,最大范围地团结全村力量,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猜你喜欢
热心公益活动重塑
公益活动证书
重塑未来
热心的叮当猫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热心的奶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李沧:再造与重塑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延伸阅读:『洋女婿』热心且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