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赵 明,张仁芳,贺春旭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合着音乐、美学、摄影、光、文学、心理及科技等一系列学科,各种因素复杂交织形成了视觉震撼、内容精彩、情绪感染力强的电影情节。其中一些电影片段因主题思想鲜明、情绪情感真挚强烈堪称经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心理。因此,电影被称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艺术,成为了人们的物质食粮、精神食粮。鉴于电影是一种具有娱乐感、通俗易懂、解读成本低的社会媒介,具有着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且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因此,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如《厉害了,我的国》《地球上的星星》《暖春》等教育题材的影片,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有着较积极的价值。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以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工作要点对民办教育改革的鼓励,民办幼儿园在发展速度与规模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虐童事件,在社会舆论和法律制裁的双重压力下,虐童事件仍是屡屡发生,不禁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进而对幼儿园教育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教师职业认同感作为心理学专业术语,是指教师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1]简言概之,就是教师主体“我”与教师社会角色期待“我”之间的同一性确立,两者一致性越高,其职业认同感越高。由于民办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知识结构以中专、大专为主,在传统的集中培训基础上,可以通过有效的园本培训创设一种新的培训形式——电影审美欣赏,来深化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水平。
德国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堡于1916年出版了电影学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2]他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影如何感动观众,必须借助于心理学,因为电影是一种心理学游戏”。
1.精神分析理论。电影大师伯格曼曾说:“没有任何艺术手段能像电影一样表达梦的特质。当灯光熄灭,闪亮的银幕向我们打开,我们被抛进事件之中,成了梦的参与者。”看电影如同躺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躺椅上,异常心理分析的活动就开始了。电影如同进入梦境,生活的本质在电影里汇聚。这正说明了电影的心理治疗价值。按照精神分析理论,电影艺术是把个体的感受、情绪情感依托于电影之上,赋予其新的生命。观众去聆听、去感受,体会电影中的情绪情感,这些情绪情感可能是经历过的,也可能是观众内心的空缺,通过电影的表达去重新体验或是填补,来达到自我、本我、超我的统一。电影激发了个体的潜意识,使个体在冰面下的心理活动被看见、被肯定或被否定,完成一次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治疗。因此,选择有治愈价值的影片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完善有着积极意义。
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新行为主义强调“S-O-R”(刺激-中间变量-反应)。中间变量主要指需求变量(包括目的、动机因素)和认知变量,即强调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这一适应过程就是学习。无论是健康心理或病态心理都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因而可以通过学习来进行改变。如果把当前民办幼儿园教师存在的问题作为刺激变量(S),民办幼儿园的虐童事件作为反应变量(R),并不是刺激(S)直接引起反应(R),而是通过中间变量即学习(O)来决定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性是个人行为的总和,是在人和环境交互作用中通过观察学习而形成和发展的。其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1]从儿童模仿成人的行为,到成人间的相互效仿都是一种社会学习。电影文化因其人物、情节的鲜明而受到追捧和模仿,这对个体来说就是榜样。
以上两种行为主义理论都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电影文化作为一种学习载体,在大众传媒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具有娱乐价值,又能起到警示和榜样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行为主义理论来说,选择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正如积极刺激(S),激发了个体的中介变量(O)即个体动机,进而促进个体对影片的教育意义加以传承。
3.认知理论。所谓“认知”,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与人的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有着功能的联系。认知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这已在心理学临床中得到证实,这也是合理情绪疗法(ABC)的理论基础。其中A是指个体遭遇的“客观”事实、事件和行为,B是个体对A产生的信念或认知,C是个体的情绪结果,或者是对A的情绪和反应。通常,个人会倾向认为A引起C,而合理情绪疗法则强调B即个体对事件所持的信念和认知才是引起情绪和反应的直接原因。鉴于此,改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消极情绪、虐童等不良行为,关键在于改变其认知,电影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对个体的认知产生影响,进而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发展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周围环境资源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作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比较感兴趣的、有益于自身能力发展的行为,这样的自我决定的倾向就逐步发展为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3]因此,基于电影来满足个体自我决定的需求,即是在提供榜样示范下,激发个体的潜意识,陶冶个体的情绪情感,完成自我成长,进而改善个体对角色认同、幸福感、职业倦怠的认识,来提升职业认同感的水平。
1.电影提供了榜样示范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根据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人是在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发展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承载着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规范、道德准则等,借助电影的传播性、广泛性、易接受性来提供人们模仿学习的范本。例如,影片《喜盈门》,不仅给大众提供了一个生活故事,更是依托故事实现了榜样示范的学习体验,即教育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改善社会的道德风尚。还有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美术教师对小男孩伊桑的鼓励和帮助,实现了伊桑从无助到自信的转变。影片中教师的做法就可以激发民办幼儿园对自己的教学观、教学态度进行反思,重新进行自我的角色定位,通过对影片所塑造人物的模仿来提升自我的职业认同感。
2.电影激发了个体的潜意识,有助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认同。电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电影题材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观影给人以逼近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讲,个体的潜意识在主体层面很难被意识到,通过外在的电影情境的激发,有助于民办幼儿园教师对自我的意识、潜意识进行整合。例如,2018年3月上映的影片《厉害了,我的国》,得到了全民关注。从影片中人们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繁荣昌盛,影片带来的国民自豪感油然而生,充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意识,有助于个体爱国、爱党、爱家的情怀。还有影片《暖春》讲述了一个没有父母的女孩在领养爷爷的帮助下考出大山,又重返大山做教师的故事,摄人心魄的故事情节让观影人对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民办幼儿园教师因年龄小、社会阅历不足,通过观看影片来认识世界、认识生活、认识自我、认识所从事职业,从电影中获得知识、扩宽视野,可以提高认识水平,有助于他们对自身角色的认同。
3.电影陶冶了个体的情绪情感,有助于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英国制片人普特南勋爵在2006年获得最高荣誉奖“学院奖成就奖”时发表感言,影片《第六感》中的某个场景帮助他度过了丧父之痛。这证明了电影对人的情绪情感有着积极影响。在民办幼儿园的调研中发现,民办幼儿园教师自我反馈工作压力大、工作繁忙、工资待遇低,这些因素作用于一体,直接造成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低。电影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被大众广泛接受,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影片来帮助教师释放压力、疏导焦虑情绪,让教师得到身体放松、心灵慰藉的体验,进而来提升职业幸福感。例如,影片《人在囧途》《人再囧途之泰囧》,故事诙谐,令人大笑,还有正面教育意义,可谓寓教于乐。因此,电影不仅调节了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还能提升其职业幸福感指数。
4.电影促进了个体的自我成长,有助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人格完善。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其界定为: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归的心理品质。[4]已有研究显示,“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常表现出神经质、情绪不稳及个性内倾等人格特征,并随着程度加深表现更加明显”。人格在后天影响因素中主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等影响。在民办幼儿园教师群体中,社会文化、学校氛围与其人格完善息息相关。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形式,可在塑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学校氛围基础上,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日本研究者发现,社会、政治、家庭、书籍、电影等都影响着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在这些因素中,电影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5]例如,影片《当幸福来敲门》的人设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勇于承担责任,就激发了个体积极向上的潜能,即是追求自我成长和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
综上所述,电影不仅具有娱乐价值,更是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升的有效手段,值得研究者进一步全面、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