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恒
(1.长江师范学院 文学院,重庆 408100;2.长江师范学院 巴渝文化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
巴渝之地文化发祥甚早,历史悠久,代有才人。巴渝文化在华夏文明总体构造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巴渝本土作家和外来流寓作家交融互通,共同造就了巴渝文化的繁荣。就文学领域而言,唐宋以前流寓作家创作较盛,其后巴渝本土作家引领创作潮流,创作进入黄金期,这种局面延续到近现代。然而遗憾的是,如此辉煌的文学创作实绩,相关研究却十分薄弱,而青年一代对于本土作家、作品的了解更为欠缺。因此,在目前课程体系中系统开发出一门具有鲜明本土特点的课程——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不但十分必要,而且显得非常迫切。笔者拟就巴渝文学的创作和接受现状、巴渝文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以及课程建设的总体设想等方面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关于巴渝文学的创作情况,重庆市图书馆领衔的《巴渝文献总目》2017年已出版,此举可称是对巴渝历代诸种文献的“大盘点”。此书的出版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化事件。此书借助于各种材料,对巴渝历代文献索隐探微,进行了系统梳理,巴渝历代文献得以明确。根据此书,历代巴渝文献尤其是唐前文献规模十分庞大,可惜整理保存不善,相当一部分都散佚了,令人不禁有望目兴叹之感。唐以后文献保存较为完整,大体能够反映文献的真实状况。就文学创作而言,依据现有文学文献,明、清、近代3个时期甚至可以撰写系统完整的断代文学史。巴渝文学的研究状况也令人堪忧,可说与其整理相辅而行。首先是“巴渝文学”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尤其是西南学术圈尚存在较大争议[1],争议的焦点是:历来巴蜀一体,“巴中有蜀”“蜀中有巴”,重庆直辖以来,虽然作为行政区划来说,重庆是独立的直辖市,文化却未必随着相关地域的划分同时“脱离”。笔者浅见,私意以为此说看似有合理的一面,实则有待商榷。历来不同文化圈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保持其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交融互取乃是不可遏制之势。虽然如此,这种态势并不妨碍我们用相对独立的眼光对其加以审视,探察其固有的独立属性。巴蜀虽然并举,然而并非完全等同的文化产物。就如明清时代广泛存在的诗人集群一样,大的集群中又有大小不一的众多群落,虽然它们共属于同一集群,但并不影响我们将其中任何一个小群落提出来加以单独审视和研究。事实上,既然构成一个小群落,必有其独立的价值。巴文化和蜀文化合成巴蜀,长期沿袭难改,确实因为这二者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根据上述理由,巴蜀二者关系虽然密切,从学理上,将二者加以独立审视,并无不妥。况且目前不论是巴文化还是蜀文化,研究和整理尚在基础层面。四川大学主编的《巴蜀全书》与重庆图书馆主编的《巴渝全书》两大工程先后启动,预示着巴蜀文化研究正向着纵深迈进。折中的办法是,学术界应搁置目前不必要的争议,各自将基础的研究扎实地做起来,巴渝文化有无自足性和独立性,应由学术研究规律本身来证明,而不是先设畛域,确定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而后再做研究。
以上所及,是巴渝文化(包括文学)在学术界的一些进展和讨论。专业研究者尚且如此,普通读者尤其是高校学生对巴渝文学更是知之甚少。在一些有硕士点的高校,情况要相对好一些,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博士点授予高校情况要乐观一些。前辈学者熊笃教授主持编撰过《古代、近代巴渝文学史》,吸纳了不少学者参与,填补了巴渝文学有创作没有文学史著的空白[2],也开设了相关课程。段庸生、杨华等学者有系统地指导了一批研学生研究巴渝作家作品。然而整体上加以推开,设计课程,通识性、普及性地针对本科生群体介绍历代巴渝文学作品,尚有大量工作去做。
乡邦文献,向来为学者所宝重。究其原因,是出于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情怀。人之为人,是因为其为有感情的动物。人对于其出生、成长之地,就像对于父母至亲的情感一样自然。无论你离开还是尚处于家乡故地,其一草一木、一花一树皆带感情,何况对于已经传之久远的家乡文化。对于青年学子进行乡邦文化的普及性熏陶,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需要,是高校学生普遍进行人文素养训练、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现阶段回应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理念的需要。按照我们的设想,“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这一课程将定位于跨学科人文通识课的设置目标,在长江师范学院先行试点,最终推广到整个重庆地区所有高校。通过这门课的开设,让重庆广大在校学生生活在重庆,热爱重庆,熟知巴渝地域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对巴渝历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了解悠久灿烂的巴渝文化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和感情。选择在长江师范学院进行试点,原因有三:其一是我们业已筹建了校级研究平台——巴渝文化研究平台,作为巴渝文化研究的主阵地,将会陆续推出一批整理和研究成果,“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也是其中重要的学术规划。其二是学校、各相关院系高度重视巴渝文化研究,有专项研究经费保障。其三是研究队伍初具规模,研究力量较为雄厚。目前巴渝文化研究中心拥有近20人专职研究团队,且人员老、中、青梯队分布合理,便于可持续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加上相关院系从事巴渝文化研究的人员,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巴渝文化研究的研究队伍和梯队
我国近40年来大力开展的改革开放国策和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从经济总规模来看,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当经济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除了继续维持必要的增长率之外,我们还要在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方面进行着力,以保证经济增长良性、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仓廪足而后知礼仪”,古今中外无数的例证表明,在经济、社会、军事等国家“硬实力”有了一定基础之后,体制、文化等“软实力”建设对于综合国力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于传统文化加以系统、全面整理和挖掘和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对于传统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弘扬,前者指出“我们从哪里来”。对前者进行现代转换,形成对未来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现实指导,是解决“我们向何处去”的问题,即弘扬。加之我国传统文化悠久,积淀厚重,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使命非常迫切。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承完整,同时中国疆域辽阔,各个地方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费孝通提出的中国社会“多元一体”的著名论点,在社会领域影响巨大,在文化领域同样适用。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各自有系统的发展,既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以自身蓬勃的生命力汇入华夏文化的巨流,为“一体”的华夏文化添色增姿。考察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情况恰是如此。中国文学上古时期的《诗经》《楚辞》就是极富地域特征的两部煌煌巨著,影响此后中国文学发展至今。其他历代这方面的作品数不胜数。巴渝文学文化虽然是产生于巴渝大地的文学文化,情况也不例外。巴渝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华夏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留下了数量繁多的文学作品。据《巴渝文化总目提要》文献显示,先秦、两汉、唐宋、元明清、近代等各个时代都留下了大量文学文化遗产,近现代巴渝文学的成绩更为学界所认可,出现了许多走向全国的文化大家。可以说,巴渝文化以其特有的巴渝大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对整个华夏传统文化宝库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在新时代,我们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挖掘,这项工作对身处巴渝之地的学者来说,责无旁贷。作为青年一代学子,普及性、通识性地了解和学习巴渝文学历代文学作品,可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可以使得他们在学成之后,更好地投入重庆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其意义重大。
根据我们的设想,“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这门课应该面向高校各专业全体学生,具有普及性和通识性的特点。通常来说,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必须开设本专业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还应设置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课程作为有效补充,两者共同形成相关专业课程群。巴渝文学虽然积累丰厚,但历来挖掘和整理不够,研究更加薄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重庆地区一些高校虽然有过一些尝试,但上升到教育主管部门高度认真系统地加以探究,其实做得还很不够。“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建设就是想在这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就高校学生来讲,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了解本土文化特色,提升人文素养,让整个学习过程“接地气”,增加文化的亲切感和可体验性。以清代文史大家周煌为例。周煌是重庆涪陵人,清代乾隆年间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著述丰富。同是历史名人,学生对这样一位本土作家比之域外作家更有亲切感,因而更容易接受。课程讲授之外,还可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其在涪陵的墓园,造访其在涪陵的周氏后裔。这样的学习,就克服了课堂单纯讲授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门课的开设对于文史以外专业学生更显得必要,通过学习,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文化自信”理念,是党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指针。“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一点习近平同志又在多个不同场合作了进一步阐释。事实正是如此,没有对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的充分了解和研究,“文化自信”便失去了支撑和立足点,所以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其次,文化研究应该提高和普及并重,在充分整理、研究和提高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文化普及就显得异常重要,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更是首当其冲。巴渝文化作为华夏文化之一支,自然也有普及的问题,我们进行“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建设,就是着眼于普及这一目的。
此外,切实贯彻“文化自信”这一重要指针,还需将这一重要理念渗透在我们的所有日常文化活动中。作为新时代人文社科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需要结合自己的学术活动加以创造性地落实。从文学学科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历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地域性。文学活动的肇始便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前文说到的中国上古最著名的文学创作成果《诗经》和《楚辞》便是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学作品集。这两部作品都是先在特定区域流传而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学作品一再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那我们也有理由说文学“越是地域的,越是全国的,越是世界的”。巴渝文学作为历代巴渝地区文学创作活动的积累和传承,无论是流寓巴渝之地的作家诗人,还是大量的本土作家,其在巴渝之地的创作莫不具有鲜明的巴渝文化和巴渝地域特征,这种文化的长期流传,这种特征的持久保持,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因此,对巴渝文学的研究以及普及就是对于“文化自信”的落实,而“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建设首在教材建设,重点也在教材建设。表面看来,这本教材就是按照一定原则选一些诗文词赋加以编排即可。但困难在于:目前,巴渝历代文学作品整理我们虽然可以按照《巴渝文献总目提要》开列的书单有一个基本清楚的“路线图”,但这件工作实际上是极具开创性和挑战性。虽然如此,我们仍然需要义无返顾地去做。
“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建设,其结构设计计划分为6卷,主要是:《先唐卷》《唐宋卷》《元明清卷》《近代卷》《现代卷》《当代卷》,每卷遴选各代诸体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加以整理编排。其中,根据文献流传的具体情况,又以《元明清卷》《近代卷》为重点,这两卷文献尤为丰富,且保存较为完善。基于这样一个结构和重点安排,具体操作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做好基础文献材料的搜集、梳理和整理。巴渝文学是一个巨大的巴渝地区文化资源宝库,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散佚不少,借这次“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教材的编选,我们集中力量进行一次系统挖掘整理。从这个意义上,这套教材的编选,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教材编写,而是对巴渝文学“家底”系统地清理、深挖。我们对于大量巴渝文献因为重视不够、保存不善而失传的现状感到痛心疾首,这种文化悲剧在新的时代再也不能够继续下去了。我们编写这套“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教材的深层原因也在于此。
第二,在深入搜集、挖掘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团队成员的专业及研究特长,科学分工,分册编选。编选方式最终取决于文献的存在状况。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历代巴渝文学的中,诗歌创作为大宗,文次之,词赋也有一些。在具体操作中,本着广收与保存兼有、提高与普及共具的编纂思路,尽可能将巴渝历代优秀文学作品悉数编选列入。
第三,在编选体例上,计划每位作家先列篇名,次作家小传,再作品正文,附以必要注释、说明等文字。这方面前代已有总集、选集等文献已有成熟的做法可供借鉴,我们总的想法是编选循常规而不为常规局限,必要时可以提出创作性做法。
第四,编选与施教队伍保障。长江师范学院作为渝东南唯一一所重庆市属普通二本院校,历来重视乡邦文献挖掘与研究工作。2017年学校成立了校级研究平台——巴渝文化研究中心,笔者忝居研究组织者与主持者之列,深感研究任务繁重。中心现有研究和教学人员近20人,博士学位、高级职称拥有者超过15人/次,这支队伍是我们实施“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也使我们对于这样一项事业怀着足够的信心。
总之,通过“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建设,锻炼、凝聚研究与教学队伍,传播了巴渝文化。通过“巴渝历代经典文学作品选读”教材建设,实际上对历代巴渝文学创作状况是一次系统的摸底排查,在教材编选的基础上,会有大量学术“副产品”会连带而出。因此,这是一项兼有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性质的综合性文化工程。
[1]黎小龙.“巴蜀文化”“巴渝文化”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的形成与嬗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71-182.
[2]滕新才.彰幽抉微、圆融博宏的区域文学大著——评熊笃主编的《巴渝古代近代文学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5):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