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出版环境下财经新闻的变革

2018-03-29 00:30张如坤
传播与版权 2018年8期
关键词:财经新闻财经用户

张如坤

报纸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自诞生以来就与财经话题难舍难分,随着新闻生产的专业化,财经新闻独立并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7.5%,移动互联网服务场景不断丰富、移动终端规模加速提升、移动数据量持续扩大。[1]社交媒体、手机浏览器及新闻客户端已成为移动新闻市场主要入口。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财经新闻往往成为新技术和新媒介的试验田。财经新闻与移动出版的结合,既为财经媒体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又为传统新闻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行性经验。因此,研究移动出版环境下财经新闻的变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概念界定

目前比较认可的移动出版的概念是:将图书、报纸、杂志等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后,运用先进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网以及传输设备进行传播,用户在移动设备上通过阅读软件实现阅读或听书等功能,实现随时随地阅读。[2]移动出版不局限于电子书报刊和新闻客户端。彭兰教授认为,个性化推送平台、社交平台、服务性平台等,都可能成为媒体内容移动化的新通道。[3]

财经新闻的移动出版,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围绕财经话题进行内容生产、加工、移动端分发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对财经报纸进行数字化和内容搬运,而是更加强调了出版的移动化、个性化和社交化,具有及时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财经新闻的移动出版物包括电子报纸、APP、经规范把关和编校的社交媒体平台和浏览器推送,其载体是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iPad、阅读器等。

二、财经新闻现状分析

从整体上看,财经新闻所处的报业环境不容乐观。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报纸阅读率仅为37.6%,较2016年的39.7%下降了2.1个百分点[4]。仅上半年,我国报业公司营收30.66亿元,同比下降9.73%[5]。2016年底,《东方早报》《京华时报》《时代商报》《国际先驱导报》等纷纷宣布停刊。当前,在报纸销路不畅的情况下,传统媒体被迫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将内容搬运层面,虽然开辟了“两微一端”,但新瓶装旧酒,没有从根本上革新。

从微观上看,行业内部竞争加剧,老牌报纸与互联网新秀同台竞技。纵观当前我国移动端新闻市场,财经新闻主要有四类。一是传统报纸数字化转型,例如第一财经报业推出的第一财经、广东时代传媒推出的时代财经、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澎湃新闻、华商报推出的华商头条。二是专业门户网站开发自己的移动端产品,如东方财富网、和讯财经、财新。三是互联网公司旗下的APP,华尔街见闻(今日头条投资)、网易财经、新浪财经、搜狐财经等。四是综合性新闻媒体开辟的财经新闻版块,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央视新闻、搜狐新闻等。

大数据、云计算、VR/AR/MR、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形,财经新闻成为新闻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数据新闻、机器写作被率先应用到财经新闻写作上,数据更有精确,报道更加及时;用户行为和用户画像分析使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变成现实;全景式和沉浸式报道更是提升了用户体验和传播效果。移动出版的发展和新技术应用带来了财经新闻的变革。

三、财经新闻的变革及意义

财经新闻具备天然的垂直领域优势,与移动出版存在较好的结合点。财经新闻的需求弹性小,依赖专业性和实用性吸引了一大批财经从业者、投资者和爱好者,用户知识水平普遍较高,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较强,碎片化的时间和多样化的场景培养了他们移动阅读的习惯。移动出版对财经新闻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加工和分发三大方面。

(一)内容生产

1.UGC 向UGC+PGC过渡。UGC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富矿。在新闻调查方面,众包新闻悄悄兴起,世界各地的用户发现并上传独家、及时的新闻线索,发布照片,分析观点甚至撰写报道,构建了新闻行业的“维基模式”。在新闻报道方面,财经自媒体如布谷新金融、功夫财经、吴晓波频道等,通过对财经背后故事的挖掘和现象的深刻剖析,填补了主流财经媒体报道的空白。PGC仍是财经新闻生产的核心。财经新闻本身的严肃性、专业性决定了信息的生产者必须具备专业的新闻素养。互联网也不是真的去中心化,随着国家对内容审查的加强以及市场的优胜劣汰,优质的内容经过用户的筛选,将获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而劣质的内容将被湮没。以华尔街见闻为例,其专业新闻团队,来自《金融时报》、路透社、《21世纪经济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常驻纽约、香港和上海,依靠专业、原创的内容迅速抢占了移动端市场。

经历了Web1.0的“大众门户”时代,Web2.0的“个人门户”时代,互联网即将迎来Web3.0。与此相伴,互联网新闻也经历了“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内容生产由UGC(User-generated Content)逐渐向UGC+PGC(Professional-generated Content)过渡,这就要求记者除了到现场跟踪报道,还要进行泛媒体的数据挖掘,深耕网络平台上有价值的财经信息,提高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2.机器新闻写作。机器新闻写作凭借及时的数据抓取和海量报道,在信息采集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随着语义技术的进步和机器分析能力的提高,机器写作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财经领域。机器通过系统的搜索引擎自动抓取信息,组织句子和新闻结构,并完成预设新闻框架的填充。例如,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在政府发布2015年CPI数据几分钟后就完成了《CPI同比上涨2.0%创12个月新高》的报道。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已开始为其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撰写稿件。2016年今日头条推出Xiaomingbot,更是实现了里约奥运新闻的实时撰写。机器新闻的出现和大规模使用,将极大地提升新闻生产的效率,推动新闻生产的自动化发展。

3.深度研究型报道+知识服务。用户获取财经新闻的目的除了了解市场动态,更好地理财投资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激烈市场竞争下的知识焦虑,即对未知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以数据挖掘和意见整合为主的深度研究型报道成为财经新闻报道的趋势,新闻媒体由内容提供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变。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知识。财经新闻写作越来越离不开智库的支持,通过“媒体+数据库+专家团队”的建设,在提供财经信息的同时,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对市场趋势做出判断和预测,为投资提供建议和思考,缓解用户的知识焦虑,是财经新闻内容生产的趋势之一。

(二)内容加工

1.文:小而美。小,指体量小。CNNIC显示,单次浏览新闻在30分钟以内的网民比例高达62.4%[6]。和报纸相比,移动终端的财经新闻篇幅较小,一般不超过10分钟的阅读时间,适应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例如,财新APP在控制内容长度的同时,还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增加文字提示:“本文共多少字,阅读大概需要几分钟。”美,指排版科学美观。一是提升排版科学性。眼动仪能记录用户阅读时的眼动轨迹特征,帮助设计者分析用户心理和阅读习惯,将重要的信息放在用户注意力最集中的地方,对内容合理布局。二是提升排版的审美性。2010年,Ethan Marcotte提出了“自适应网页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在移动终端主要体现为HTML5/CSS3手机页面自适应和流式布局(Fluid Grid)。变板式排版为流式排版,根据屏幕宽度在不同的缩放比率间自适应版面大小,增加字体大小设置按钮,将极大提升用户体验。目前,主流的财经媒体均已采用流式排版。

2.图:数据可视化。“读图”是在移动用户的阅读习惯之一,数据可视化将极大提升新闻的视觉化传播特性。一方面,财经新闻天生与数据紧密联系,债券行情、板块涨跌牵动着股民的心。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清洗、了解背景和结合[7],挖掘数据间的潜在联系。另一方面,树立动态的、三维的可视化理念,在坚持新闻性第一的前提下,增加动态表、气泡图、热力图等使用,化繁为简,让用户一目了然。例如,财新传媒于2013年成立数据新闻与可视化实验室,其APP推出“财新·数字说”板块,以“用数据解读新闻,用图标展示新闻,将数据可视化”为口号,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其新闻作品《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周永康的人与财》《从调控到刺激 楼市十年轮回》《洪水暴至》2014年至2017连续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颁发的卓越新闻奖。

3.声:有声新闻。有声新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机器语音播报,另一种是人工广播。“听书”是现代人的习惯之一,如果用户能通过在线或缓存的方式,随时随地听财经新闻,那么用户体验将进一步提升。目前只有新浪财经APP推出了“语音播报”功能,实现了智能有声新闻,有声财经新闻还主要集中在移动广播平台,如喜马拉雅FM平台上的“冯站长财经新闻”,蜻蜓FM平台上的第一财经广播、富勤财富|财经新闻早餐等。机器语音播报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4.像:VR/AR/MR短视频+移动直播。随着宽带和流量成本的降低,视频在新闻传播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VR/AR/MR等视频元素的应用增强了用户在新闻事件中的“临场感”和“沉浸感”,移动直播更是提升了报道的时效性和说服力。2016年的“两会”报道期间,一些新闻媒体就运用VR、视频直播等实现了全景沉浸式报道,例如《人民日报》推出《VR带你进会场·政协大会这样开幕》,给用户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此外,在新闻直播领域,移动直播围观、用户反馈和事件本身共同构成新闻的在场。[8]例如,新浪财经APP开辟直播板块,邀请财经行业“大V”担任主播;第一财经APP更是将直播与其电视、广播板块并列,将直播动态醒目的呈现给用户。

5.位:场景+LBS。场景可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9],场景的要素包括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10],场景服务是以定位为前提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即基于位置的服务,通过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可以分析用户所在的场景,继而推测用户所处环境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财经新闻和相关配套服务。工作学习、上下班、休闲娱乐等场景伴随着用户碎片化的新闻获取,需求因场景而异。例如,当用户在商场购物时,可以为用户推送关于当前物价和商场折扣的资讯;在图书馆或办公场所时,可以推送关于股市债券等硬新闻;在地铁或公交站时,可以推送语音播报或短视频新闻。场景+LBS在财经新闻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内容分发

1.用户细分+个性化定制。用户细分是个性化定制的前提,个性化推送将信息送达用户手中,降低用户寻求信息的时间成本。通过对用户的注册信息和阅读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模拟用户画像,进行垂直领域的细分,然后通过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实现新闻“千人千面”,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和消费能力的用户的需求。从横向上看,财经新闻可划分为针对宏观与微观、精英与大众的财经新闻。对于财经从业人士或商界精英,应推送更加专业客观的硬新闻,减少个人评论和解读。对于普通大众和草根阶层的推送,要减少晦涩的专业术语,硬新闻软表达,让财经新闻更加接地气。从纵向上看,股票、基金、商业、理财、房产等众多垂直细分领域积累了不同的用户,通过精准推荐,筛选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提升信息分发的效率。以华尔街见闻为例,在注册时会鼓励用户选择自己的兴趣,如房地产、美股、投资券大佬论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从而开启定制化首页,根据用户的阅读偏好决定新闻资讯的推荐类型。

2.用户互动与反馈。CNNIC显示,用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资讯的用户比例甚至高达90.7%[6]。这说明用户具有通过新闻进行社交的需求,他们乐于评论、转发和分享新闻。越来越多的财经新闻媒体青睐开发APP来聚拢用户,打造自我的社交平台。这一来方便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二来实现了传者与受着的信息交流,使反馈更加及时。如澎湃新闻在其APP上专门开发出“问政”“问吧”等互动版块,就某个话题创建讨论组,满足用户的知识和情感需求。

四、评价及未来展望

移动出版的思维和技术革新了财经新闻的生产、加工和分发流程,为财经新闻注入了新鲜血液。总体来看,财经新闻完成了四大方面的转变:战略上,由内容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定位上,由信息提供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变;形态上,由静态图文向动态多媒体转变;载体上,由纸媒和PC端向移动端迁移。财经新闻的变革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了财经新闻的竞争力,为传统新闻媒体转型提供借鉴意义。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程。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但我们也应警惕“电子乌托邦”的思想,新的传播技术不一定会把人类带入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它对世界的反映是否完整、全面值得去怀疑。例如,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强化了用户的选择性接触,导致用户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淡漠公共事务,引发“信息茧房”现象(Information Cocoons);“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使观点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圈内得到加强,成为假新闻和谣言的温床;移动出版的社交化使人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机会,但在评论的过程中夹杂的感情色彩往往比事实更博人眼球,真相不再那么重要,从而造成“后真相”(Post Truth)蔓延。

未来,新技术的应用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形态,新闻将从移动端走向“万物皆媒”,革新人们的时空观念,模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新闻报道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预测性、深度报道的比例会增加,新闻媒体作为知识服务商的角色将进一步强化。

猜你喜欢
财经新闻财经用户
财经日历
浅析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报道的改进路径
财经阅读时代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于党报财经新闻的艺术性探微
“新常态”下财经新闻报道策略探析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财经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