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赞廷藏稿》书目提要及文献价值述略

2018-03-29 00:15
关键词:驻藏西藏

谭 小 华 刘 威

(重庆图书馆 特藏文献中心,重庆 400037)

一、刘赞廷简介

刘赞廷(1888—1958),名永夑,字燮丞,笔名懒兵,河间府东光县(今属河北省沧州市)人。北洋宪兵学校毕业。清末担任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属员,随其赴康藏地区经营边务。曾任西藏军营哨官、管带、标统、分统、代理西藏镇守使等职。清宣统三年(1911),适逢西康筹备建省,移防贡县,担任川边第一镇协统。民国初年改任川边军分统,1915年调驻巴安。是年,国民政府授予刘赞廷中将军衔,并加授二等文虎勋章。1921年,刘赞廷解甲归田,后入清史馆。1929年,入选蒙藏委员会。1931年,随唐柯三进藏调息“大白事件”,前后历时数载,方告平息。后任蒙藏委员会调查室主任、重庆银行西康分行经理、中国毛纺织厂(重庆)经理等职。

共和国初期,刘赞廷曾在西南图书馆(即今重庆图书馆)工作。1954年,刘赞廷被聘为重庆文史馆馆员。[1]179在此时期,刘赞廷对其数十年来收集、编纂的手稿、档案、日记等康藏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和增补,形成了一套皇皇巨著《刘赞廷藏稿》(以下简称《藏稿》),成为研究康藏地区政治、历史、地理、宗教和民俗等内容的重要参考文献。

二、《刘赞廷藏稿》概述

(一)产生经过及保存现状

1931年2月,蒙藏委员会委任刘赞廷以专门委员的身份,随唐柯三委员一起入藏,协调处理甘孜县大金寺、白利寺争产械斗一案,史称“大白事件”[2]50。刘赞廷先赴甘孜拦阻藏军,藏方则派昌都噶不伦(藏区高级行政官员)阿丕前来交涉,双方定于德格会晤商谈。随后,“九一八事变”爆发,唐柯三先行回京复命,刘赞廷留在甘孜处理善后事宜。刘赞廷与琼让谈判,双方拟定《暂时停战八条》,临时解决川藏双方的军事冲突。[3]

在此期间,刘赞廷有机会翻阅并抄录了清末川滇边务大臣、驻藏大臣赵尔丰留下的大量奏议公牍、日记、条约等原始档案,加以分类编辑、详细诠释,并自著笔记、征引史料、附以照片,形成了一套内容全面、门类丰富、体裁多样的《藏稿》文献,共计80余卷、200余万字。刘赞廷晚年对该《藏稿》进行反复批阅、删改、完善,数易其稿,最终留下了大量珍贵手稿。该《藏稿》共分为方志、奏议、载记、宗教、职官、舆地、纪事、物产、史评、史钞、条约等11大门类。其中,康藏地方志规模最大,共计36种(四川甘孜县志19种,西藏县志17种);奏议公牍、条约属于档案文献,史料价值最高;宗教、载记、物产等内容,最具康藏地方特色。

1953年,刘赞廷曾在西南图书馆担任研究员(一说因其成分问题,只是临时工)。我馆为了充实馆藏,征集少数民族文献,以“半买半送”的形式购得该套《藏稿》全部稿本,并派人进行了初步整理。几十年来,该《藏稿》妥善典藏于重庆图书馆,目前存放在恒温、恒湿的古籍书库之中,内容保存比较完好。

经过整理后的《藏稿》,主要书目包括:康藏地方志36种、《赵尔丰奏议公牍》十八卷、《三十年游藏记》十二卷、《西藏宗教喇嘛考》一卷、《驻藏大臣沿革考》二卷、《驻藏大臣评述》二卷、《康藏纵横程站寰宇记》一卷、《西南野人山归流记》二卷、《西藏林矿药石异产记略》一卷、《西藏历史择要》四卷、《西康建省记要》八卷、《藏印条约大全》一卷,合计47种、134册。另有少数残页碎片,未能单独成册。

(二)主要整理研究成果

《藏稿》产生以后,学术界对其评价甚高,并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整理研究成果。尤其是刘赞廷编纂的36种康藏地方志,成为近代研究康藏史地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多次得以整理出版。

1960年至1962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今中国民族图书馆)通过相关渠道,向我馆借去此套《藏稿》进行复制和油印,共整理出油印本《藏稿》共计49种、89册。除我馆已经整理的47种书目外,该单位还从残页、碎片中整理出《康藏交通择要》《康藏资料》两种。我馆也有一套完整的油印复本。因此到目前为止,我馆是收藏《藏稿》原本和油印本最完整、最全面的典藏单位。

1984年,中央民族大学吴丰培教授以刘赞廷编纂的《赵尔丰奏议公牍》为蓝本,整理出版了《赵尔丰川边奏牍》。1992年至1995年,巴蜀书社先后出版了《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67》《中国地方志集成·西藏府县志辑》两辑,前者影印收录《藏稿》中的《民国康定县图志》《民国炉霍县图志》等19种西康地区方志,后者收录《藏稿》中的《太昭县志》《嘉黎县志》等17种藏区地方志,为铅字排版。由此可见,刘赞廷《藏稿》中的康藏地方志价值独特,是不可多得的珍稀文献。

2012年,重庆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对馆藏全套《藏稿》稿本进行精心扫描,在2014年影印出版了《重庆图书馆藏刘赞廷藏稿》丛书,共计16册。这是尘封数十年的手稿本《藏稿》首次得以公开出版,且为完整影印,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始文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备性。

2015年,四川省地方志办公室以该影印本《藏稿》为底本,对其中的36种康藏地方志进行点校,在2017年出版了《刘赞廷编康区图志36种点校》一书。这是《藏稿》问世以后的首部点校本,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近年来,学术界的几位专家围绕《藏稿》这一重要文献,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如杨长虹教授的《<刘赞廷藏稿>研究》[4]、王开队的《刘赞廷与近代康区方志编修》[5]、卫凯的《刘赞廷的康藏人生》[6]、袁佳红的《<刘赞廷藏稿>述略——兼论刘赞廷<藏稿>的整理研究》[7]等。其中,杨教授撰写的长篇论文,对《藏稿》的编纂缘由、成书经过、主要内容和文献价值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是目前对《藏稿》进行系统研究的最重要成果。

三、《刘赞廷藏稿》13种书目提要

在整套《藏稿》的49种书目中,除了备受重视的36种康藏方志之外,还有13种书目,文字规模占《藏稿》的2/3,内容涵盖康藏地区的宗教、职官、舆地、物产等诸多方面,然而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是《赵尔丰奏议公牍》《藏印条约大全》等档案文献,价值弥足珍贵。兹按《藏稿》原有体例,将此13种书分为史钞、奏议、载记、宗教等十大类,分别撰写内容提要如下。

(一)史钞类:《西康建省记要》《西藏历史择要》《康藏资料》3种

1.《西康建省记要》八卷

是书主要讲述赵尔丰平定叛乱、经营边务、治理康藏的主要举措,以及筹建西康省的大略经过。其一,平定土司叛乱,剿灭“三岩”野匪。如“巴塘之乱”“腊翁寺之乱”“德格叛乱”。其二,改土归流,制定管理章程,在康藏地区实施府、州、县、志建制。其三,治理康藏具体举措,既包括训练军事、架设桥梁、勘定边界等边防大计,也包括处理纠纷、增设邮局等日常管理等。其中,赵尔丰专门派人勘测、绘制藏西南、滇西北与缅甸边界地图,同时加强练兵,巩固边防,以防英国觊觎之心。其四,筹备建立西康省,初定巴安(今巴塘县)为省会,下辖两道、四府、一州、二十九县、一县丞。赵尔丰在川边经营七年(1905—1911),收复边地“东西三千余里,南北四千余里,设治者三十余区”,奠定了民国年间西康正式建省的基础规模。

2.《西藏历史择要》四卷

是书主要追溯西藏漫长而神秘的历史,以《法王明镜》《佛教源流》为参考文献,择要编辑而成。全书共分五节,内容广博翔实,条理清晰明朗。第一节,溯源藏史,并叙天文、释迦王系、释迦牟尼等事。第二节,探源西藏人种,有互人、黄帝考、野人等内容。第三节,梳理吐蕃赞普,考释藏王世系表,此亦为本书之重点。第四节,梳理藏王世系(包括萨迦王系、帕摩主巴王系),简述藏史年表,考证主要地望(巴塘、打箭炉)。第五节,介绍西藏兵制、地方官制,梳理达赖喇嘛世系表、班禅世系表、驻藏大臣沿革考等。本书内容虽显粗略,但对于溯源藏史、厘清世系却意义非凡。

3.《康藏资料》一卷

是书为民族文化宫整理、辑录的康藏参考资料,乃将刘赞廷所遗留的草稿、附件、零散片页整理汇集而得。第一部分为赵尔丰、联豫所呈奏折及与军机处、度支部往返电文,内容包括勘定边界、平定叛乱、开埠通商等治理康藏的具体举措。第二部分是刘赞廷为《赵尔丰奏议公牍全集》《西康各县概况》《西康分县图志》三书所撰序文、凡例,以及编纂的《康藏史地引》、西藏历史简述等。卷末简述西藏四大王系的历史沿革。

(二)奏议类:《赵尔丰奏议公牍全集底稿》十八卷

是书共十八卷,主要为赵尔丰经营康藏边务时期留下的奏稿、公牍、布告、电报、手札等,刘赞廷加以编辑、誊录和补充,成为重要的档案文献。在《底稿》中,不仅有赵尔丰上奏朝廷的奏折,也有与四川总督赵尔巽、驻藏大臣联豫、西藏达赖喇嘛等人的往返电文、信札。通过阅读此奏议公牍,我们不仅可以梳理赵尔丰治理康藏期间的若干重大事件,如平定巴塘叛乱,废除土司制度等;亦可以知晓其具体治理举措,如屯垦、练兵、通电,勘定滇缅、藏印边界,巩固边防等。该底稿体量较大,内容庞杂。吴丰培教授曾对其进行整理,形成《赵尔丰川边奏牍》一书,结构合理、条理明晰,可资参阅。

(三)载记类:《三十年游藏记》十二卷

是书为刘赞廷游历康藏三十载的游记,主要依据其所撰日记,并参阅《赵尔丰奏议公牍》《西藏史鉴》等诸多档案、史料编纂而成。是书内容丰富、门类繁多,主要包括康藏山川地理、物产名胜、风土人情、宗教寺院、政教组织、开埠通商等内容,可谓一部“简明康藏百科全书”。卷一:主要介绍西藏的疆域、山脉、人种起源等。卷二:主要论述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以及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政策。卷三:主要介绍康藏宗教、风俗、教育、婚姻等状况。卷四:主要记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英国出兵西藏、侵占拉萨之事。卷五、卷六、卷七:主要是抄录赵尔丰所呈奏折及相关电文。卷八:主要记载清末民初藏兵叛乱,中央政府对其进行治理的经过。卷九:主要记载康藏交通情况。卷十:主要为康藏史料汇编,内容颇为杂乱。卷十一、十二:主要介绍藏地风俗习惯、藏民日常生活、康藏药材物产等。

(四)宗教类:《西藏宗教喇嘛考》一卷

本书主要探析西藏的宗教制度,包括佛教渊源、政教合一、教派组织和民众信仰等。第一部分概述西藏佛教历史。第二部分辑录任乃强先生“吐蕃丛考”中的八篇考证文章,皆与西藏历史及藏传佛教密切相关。第三部分介绍《西藏政教史鉴》这部重要藏史文献。卷末为作者所辑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世系沿革表,其中达赖共十四世,班禅共十世。

(五)职官类:《驻藏大臣沿革考》两卷

是书主要论述清朝设立驻藏大臣的历史沿革,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首先记述康熙大帝平定三藩之乱、准噶尔叛乱,雍正皇帝收复喀木各部落、平定阿尔布巴叛乱之事。然后追溯驻藏大臣历史沿革,起于雍正五年(1727),终于宣统末年(1912),前后驻藏正副大臣计有112人。刘赞廷通过梳理史料、分类汇编,对每位驻藏大臣的姓名、籍贯、主要事迹等做简要阐述。首任驻藏大臣为玛拉与僧格,末任驻藏大臣为联豫。其间亦有对拉达克、克什米尔等相关地域的简介。

(六)舆地类:《康藏纵横路道程站寰宇记》《康藏交通择要》2种

1.《康藏纵横路道程站寰宇记》一卷

本书主要阐述康藏地区的交通线路、驿站里程等信息。刘氏在书中主要记载从康定至西藏日喀则、西藏拉萨至噶大克的两条线路,另有论及从云南德钦经盐井入藏,从康定县北经甘孜入藏两条路线,此亦为现今滇藏公路、青藏公路之基础。卷末记载拉萨至江孜、日喀则等地的道路站程,间有介绍各地历史传说,旁征博引,细致翔实。

2.《康藏交通择要》二卷

是书主要记载康藏地区的交通情况。卷一详细记载沿途各地的距离程站,并有考释地名源流,展现风土人情,描述地理物产等。此沿途里程数据皆为实地测量,准确度高,最远处达到西藏聂拉木县,距离成都九千八百一十里。卷二前半部分为赵尔丰治理康藏地区的奏折、手札、案由等档案资料,后半部分为刘赞廷沿途考察所作边塞诗,多题名曰《懒兵诗》,并有王我师、戴安琴等人相唱和。书末附有表格,分别罗列松筠《西招图略》、山县初男《西藏通览》、黄沛翘《西藏图考》三书所载青海至拉萨的沿途站程。

(七)纪事类:《野人山归流记》两卷

是书主要包括《赵尔丰奏议》《程凤翔公牍》《夏瑚日记》《懒兵(刘赞廷)日记》《波密日记》五种,分述编辑,内容翔实。其中日记部分最为独特,不仅记载沿途见闻及藏地寺庙、神话、风俗等,还有作者所写“懒兵诗”,或写景抒情,或状物言志,文学价值突出,可读性强。是书所涉山川、程站,皆以《程凤翔部落境界图》《凤山收复波密行军图》等实际考察图为依据。作者编撰此书,旨在证明野人山区域并非化外之地,实为中国固有领土,其拳拳爱国之心,由此可见。

(八)物产类:《西藏林矿药石异产记略》一卷

是书主要介绍西藏的天然物产,如森林、矿石、药材、奇珍异兽等。书中首先介绍西藏七大横断山脉及五大江河流域,然后以东起康定县、西至靖西县为地域范围,分别叙述各县的地理、矿藏和物产等情况。如康定县东坡河、玉龙河流沙含金,鱼通县产铁、金,羌河鱼可入药;九龙县产铜、铁,伍胥山、大雪山产金丝猴、白熊和五色灰石等。卷末有刘氏分类罗列的数百种藏地产物,包括药材类、鸟兽类、鳞蚧类、虫类、森林类、花果类、五谷类等,可谓包罗万象,诚为西藏物产“百科全书”。

(九)史评类:《驻藏大臣评述》二卷

是书作者丁实存,为我国近代著名藏学家,民国年间曾任国史馆纂修。是书篇幅不大,计有八十二页,两万余字,可视为《驻藏大臣考》一书之缩写本。卷上首先宏观论述元、明、清三朝对西藏的治理举措,然后探讨清朝设立驻藏大臣的历史背景、缘由和经过,以及驻藏大臣的职权范围,包括国防、宗教、人事和财政等。卷下分驻藏大臣事略和评论两部分。前者以时间为序,依次著录历届驻藏大臣之姓名、籍贯、任职期间及主要事迹,跨时185年,计110人。后面为评价主要驻藏大臣的功过得失。作者认为近二百年来西藏能够相对安宁,驻藏大臣所作所为功不可没。

(十)条约类:《藏印条约大全》一卷

是书主要收录清末光绪至民国初年,中英双方签订的“涉藏”双边条约及相关档案文献。具体包括《中英缅甸条款》(1886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续约》(1893年)、《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中英修订藏印通商章程总纲》(1908年)和《英藏新约》(1912年)六份涉藏条约,以及《康藏停战草约》(1918年)一份。其中,《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了中国西藏与英属哲孟雄(今印度锡金)的边界,为解决中印双方的边界冲突提供了可靠依据。《英藏新约》为英方与达赖私自拟订,欲求西藏独立,中国政府从来不予承认。

四、《刘赞廷藏稿》文献价值探析

刘赞廷历经边务三十余年,足迹遍布康藏全境,对康藏历史地理进行了深入考察,整理完成了《藏稿》巨著,因此该手稿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具体而言,该《藏稿》的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它不仅是珍贵难得的档案史料,更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其中还包含了清新自然的文学作品,总体上也属于不可再生的可移动文物。

(一)珍贵难得的档案史料价值

刘赞廷在《藏稿》的编纂过程中,不仅旁征博引文献资料,翔实记载康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状况,而且保留了大量珍贵难得的档案史料,这集中体现在赵尔丰的奏议公牍之中。赵尔丰作为晚清政府在川边改革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他采取的一系列治理举措,有效地改变了康藏地区千百年来封闭、落后的局面,发展了汉藏民族关系,巩固了边防疆域,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另外,刘赞廷在《藏稿》中还抄录了六份涉及西藏的中英双边条约,其中包括勘定藏印边界、开放通商互市等内容,这为探讨中英关系、解决中印边界争端提供了可靠依据。2017年6月26日,中印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发生“洞朗对峙事件”。中国政府以1890年签订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为历史依据,对印方非法越界表示强烈抗议,并尽最大善意保持克制。根据此条约,中英双方已经划定西藏和锡金(今属印度)之间的边界,洞朗地区属于中国固有领土。[8]8月28日,印度撤回非法越界的边防人员,对峙事件得以和平解决。

(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价值

刘赞廷《藏稿》是以康藏为地理范围,条分缕析地记载了该地区的历史、地理、宗教、物产、风俗等状况,以历史的笔墨揭开了藏文化圈的神秘面纱,可谓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这对于了解西藏漫长的历史文化,研究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考察清代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关系等,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尤其难得的是,刘赞廷以一己之力、数十年之功,编纂完成36种康藏县志,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价值弥足珍贵。在每部方志中,刘赞廷对该县的地域沿革、山川形势、经济物产、风俗民情、宗教寺庙、历史遗迹等皆有详细记载,资料翔实,编排合理,注重考证,可信度高。因此,刘赞廷被誉为“清末民初康藏边地的一支史笔”。

(三)包罗万象的文化旅游价值

刘赞廷在《藏稿》的编纂过程中,不仅注重对西康地区政治、经济、教育、交通等内容的记载,同时对各地的宗教习俗、风土民情、历史遗迹、特殊物产等皆有介绍。如在《白玉县志》中,他对“三岩乡”的独特地理风貌进行了精美描述;在《西藏林矿药石异产记略》中,详细罗列西藏各地的矿藏、物产和奇珍异兽;在《三十年游藏记》中,记载有西藏人民庆祝元旦时,在布达拉宫表演“杂技百戏”的历史场景;在《康藏资料》中,记载有藏民观看跳大神的风俗等。

在当今时代,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康藏文化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等特征,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明显,因此在文化旅游中备受关注。刘赞廷在《藏稿》中关于康藏文化的记载,具有包罗万象的文化旅游价值,有利于促进康藏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从而促进现代文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四)清新自然的文学价值

刘赞廷在对康藏地区作田野考察时,不仅注重对各地的神话传说、民歌民谣和俗曲小调等民间文学作品的收集与汇编,而且还以亲历者、见证人的身份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记录了翔实的旅行日记等,因此为《藏稿》增添了清新自然的文学价值。

刘赞廷在编纂康藏县志时,都创作有“懒兵诗”来吟咏当地的风俗民情。如在《康定县图志》中,刘赞廷创作有《炉城八景》组诗,来描写康定古城“温塘沐浴”“碧海倒影”“榆林赏花”等优美景观,读之令人神往。在《察雅县志》中,刘赞廷记载藏区的跳舞戏“跳弦子”,“以小女子三五人,一男子为小丑,训练成剧”,然后写诗“绿裙旋舞飘罗带,翠袖翻飞雁羽翔”来描述其表演场景。在《三十年游藏记》卷八中,收录有刘赞廷诗歌上百首,内容丰富,主题多样,既有描写自然风景的绮丽,又有记载军旅生活的艰苦,还有抒发征途思乡、壮志未酬的感慨。他所创作的诗歌以纪实见长,语言清新,音韵流畅,描写生动,形象真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五)不可再生的文物价值

该《藏稿》为手稿本,系刘赞廷毕生心血的结晶,包含有清末大臣赵尔丰等人的奏议电文、手札公函等珍贵档案史料,属于不可再生、必须妥善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几十年来,我馆对此《藏稿》倍加珍惜,存放于恒温、恒湿的标准库房之中。然而,由于当时的纸张酸化严重,加之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虫蛀、断线、絮化等自然残损现象,亟待我们进行抢救性整理和保护。一方面,我们应当加强重视,改善保存条件,除虫防潮,注重原生性保护。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整理编目、精心扫描,建立电子数据库,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再生性保护,让珍贵文献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

五、结束语

《刘赞廷藏稿》是近代有关康藏地区的百科全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体例恰当、原创性高,具有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它对于我们研究清末民初西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发展状况,以及考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中英关系、中印边界划定等重要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其门类繁多、内容庞杂、容量较大,加之手稿不易识读,所以很少有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更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应当站在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其保护、发掘、整理和研究,以期取得更丰硕的学术成果。

[参 考 文 献]

[1] 王群生主编. 重庆文史馆[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2.

[2] 蒙藏委员会选派专门委员刘赞廷随同赴西康调处大金、白利两寺案委任令(民国二十年二月十二日)[Z]. 蒙藏委员会委任令(藏字第2号). 蒙藏委员会档案.//转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 康藏纠纷档案选编[M]. 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0.

[3] 刘赞廷. 康藏资料[Z]. 北京: 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 1962. 重庆图书馆藏.

[4] 杨长虹.《刘赞廷藏稿》研究[J]. 中国藏学, 2006,(4).

[5] 王开队. 刘赞廷与近代康区方志编修[J]. 中国地方志, 2010,(3).

[6] 卫凯. 刘赞廷的康藏人生[J]. 文史杂志, 2014, (5).

[7] 袁佳红, 张海艳.《刘赞廷藏稿》述略——兼论刘赞廷《藏稿》的整理研究[J]. 重庆图情研究, 2011, (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Z]. http://www.fmprc.gov.cn/.2017-08-02.

猜你喜欢
驻藏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清朝驻藏大臣的“请训”与“陛见”考
我们一起去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整饬、因循与苟且:驻藏大臣讷钦筹藏探论
一个人的西藏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
西藏:存在与虚无
西藏非遗
驻藏官兵睡眠的认知心理特点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