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胆
(龙岩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城镇化,传统城镇化追求的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即户籍的变化;新型城镇化不仅是把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把城市规模扩大,而且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1]。
福建省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部,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之一,同时也是客家聚居区,虽地处东南沿海,但经济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较为落后。探究制约龙岩市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可为龙岩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也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市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1738.4亿元,在福建省九地市中排名第五。虽然经济发展在全省处于中游水平,但龙岩市城镇化水平却排在全省最后一名(见表1)。2002以来龙岩市城镇化水平始终处于低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福建省平均水平(见图1)。具体来看,龙岩市城镇化水平除了2004年出现下降外,其余年份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30.15%上升到2015年的52.6%,但从表2可以看出,龙岩市城镇化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局部发展,在7个县市区中新罗区和漳平市城镇化水平较高,其余5个县(区)均低于50%,可见龙岩市城镇化任重道远。
图1 龙岩市、福建省和中国的城镇化率
表1 2015年福建省九地市城镇化化率
表2 2015年龙岩市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
龙岩市城镇化进程呈现缓慢和不均衡的特点,从长远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会阻碍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龙岩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因素进行分析,厘清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经济、产业、人口、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影响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及测度方法多种多样。王仲萍等认为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因素包括人均GDP、土地供应面积、房地产开发投入、工业总产值四个方面[2]。周冲等通过分析得出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影响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3]。尚娟选取人均GDP、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作为影响陕西城镇化发展的综合因素[4]。结合以往研究以及龙岩市具体情况,笔者选择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财政教育支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卫生技术人员数、城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见表3),研究数据由历年的《福建省统计年鉴》和《龙岩市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表3 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
选取指标的单位不统一,取值大小悬殊,如果选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的回归系数差异将会很大,无法深入研究各因素对龙岩市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程度,因此选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
ln Y=c+∑αiln Xj
其中,Xj(j=1,2,…,10)为影响因素,c为常数,αi(i=1,2,…10)是回归系数,表示Xj(j=1,2,…10)每增长1%引起的城镇化率增长率为αi%[5]。
将原始数据取对数后,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首先进行共线性、异方差及自相关检验,剔除不能通过检验的变量,最终剩下X1,X5,X8,再次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ln Y=1.720+0.200ln X1-0.226ln X5+0.222ln X8
判别系数R2=0.996,调整后的R2=0.990,F=409.518,显著性检验通过,t检验显著(见表4)。因此将上式作为研究龙岩市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模型。
表4 龙岩市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从回归方程看,影响龙岩市新型城镇化的因素包括人均GDP、城乡可支配收入差和卫生技术人员人数。人均GDP弹性系数为0.2,说明经济发展对龙岩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人均GDP增加1个百分点时,龙岩市城镇化水平约提升0.2个百分点;城乡可支配收入差弹性系数为-0.226,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城乡可支配收入差减少1个百分点时,龙岩市城镇化水平约提升0.226个百分点;卫生技术人员人数弹性系数为0.222,说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能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卫生技术人员人数增长1个百分点,龙岩市城镇化水平约提升0.222个百分点。从影响程度看,人均GDP影响力最大,其次是城乡可支配收入差,最后是卫生技术人员数,这进一步说明经济发展是推进龙岩市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
回归模型的结果说明人均GDP、城乡可支配收入差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对龙岩市新型城镇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他7个因素影响不明显。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实现居民地理位置的转移、职业的改变、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支撑是产业。
3.1.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去产能,促进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总体安排,继续实施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房地产政策,在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的同时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设立产业基金,大力帮扶中小型企业,同时加快培育上市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依托互联网+、矿业+等新模式实施“产业兴市”战略,巩固有色金属、机械制造、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做强建筑与房地产、能源与精化、农产品加工、烟草、建材、纺织等重点产业,培育光电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3.1.2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 第三产业劳动密集程度高,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镇化发展,所以龙岩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龙岩市地处闽粤赣边交界处,是内陆通往沿海的重要节点之一,适宜发展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6]。为此,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旅游业、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机制和市场机制改革,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把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而且要在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向城镇的转变。按照一般的理解,城乡收入差距大会促使农民向城镇转移,寻求高收入的职业,但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如户籍限制、城乡就业制度歧视等,再加上生活成本、就业成本、子女受教育成本等因素,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农民只有在收入增加,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后,才会向城镇转移。故此加速城镇化进程,不仅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加大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还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转移能力。近年来,龙岩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因此,需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具体说来,一要发挥龙岩市农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重点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二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深度开发农产品,拉长产业链,带动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通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以及扶贫工作的开展,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四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从上文分析可知,卫生技术人员人数对城镇化具有正向影响。卫生技术人员人数间接反映了医疗发展情况,也就是说医疗水平的提升能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具体说来,一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龙岩市主要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县级及以下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薄弱。要加大医疗卫生资源向县级及以下倾斜的力度,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依托、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同时要将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与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发展布局结合起来,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工作,切实保障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二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可通过政府举办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划分服务区域,实现城乡居民卫生服务全覆盖。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鼓励市区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者定期出诊、巡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扶持县级医院薄弱学科和核心学科建设。三是推进社会资本办医。要全面落实促进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合资合作、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的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医院,同时引导社会办医走多元化、高端化、差异化路子,向“专、精、优”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专科医院和高端医疗,与公立医院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1] 毛雪艳,王 平.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14(06):110-114+121.
[2] 王仲萍.重庆市城镇化率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回归分析法[J].辽宁农业科学,2013(05):33-37.
[3] 周 冲,吴 玲.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23):91-93.
[4] 李学慧.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15 (03):41-43.
[5] 吴 江,申丽娟.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51-155.
[6] 张 胆,丁培荣.“互联网+”背景下龙岩市接续替代产业选择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6(06):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