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宁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大众信息井喷、传播手段更迭,突发公共事件的数量及影响力均呈指数飙升状态,而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资源依然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官建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的《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研究》一书,从专业领域的理论入手,通过搭建认知框架、建立评估指标的方式,对舆论聚散进行力学研究,并提供了中外突发公共事件的详细案例,以数据、图表等客观形式,解剖舆论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丰富了舆情应对的相关理论资料。
舆情发展过程的传播演示。公共事件舆情的概念来源于大众,是某一群体对突发事件情绪、评价、态度的聚合体。尤其在当下社会的传播背景中,网络时代信息呈爆炸式扩散,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的听觉刺激已不能满足大众,人们急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传播,掌握公共事件的话语权。这就导致了以网络平台为代表的群体极化现象,对于同一突发事件,人们争相发表个人观点,立场偏颇与感情投入往往使得双方各执一词,将事实模糊化、负面效果扩大化。该书在第一章中开宗明义,对现代社会的传播特点及社会风险理论进行阐释,并分析其现实意义,这对后文构建动态的舆情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特别点明了社会转型期的历史背景,我国目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环境,使得政府有了更加重要的管控责任,同时也要求民众在争夺话语权的同时,注意维护公共舆情的传导方向。
在全面探析时代背景后,作者方才有条不紊地切入公共事件舆情话题。该书所使用的论证逻辑并非单薄的线性叙事,而是将舆情的动态演化与专业概念的提出相结合,在认知框架、舆论聚散力学、心理作用机制的分析中,渗透动态演变的过程,便于以更加精英化的视角看待瞬息万变的突发事件舆情。尽管公共事件涉及的社会层面较广,即时性与互动性又极易滋生不稳定因素,但作者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找到了不同类别事件背后统一的认知框架,并将其作为分析舆论动态演化的根本手段。通过本书可以看出,舆情的动态发展过程可以拆分为舆论引爆、舆论激化、舆论退潮三部分,三者分别具有不同的传播特征。例如,舆论激化期的情绪化特征,使得大众情绪带有一定的偏激色彩,又因关注者的大幅度增长,可能导致舆情雪崩;而舆论退潮期看似走向平稳,却可能隐藏着新一轮的讨论量激增,形成舆情的衍生状态,因此管控部门依然不能放松监督力度,以便于疏导群众情绪,从而彻底平息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效果。
书名: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研究
作者:官建文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定价:88.00元
此外,作者也将舆论聚散的力学分析作为一个探究角度,与时间轴上的效果演变相辅相成,共同纳入影响舆情结构的重要因素。这种聚散力学也同样反映在舆论产生与演化的双重过程中,并与来自事件外部的场域角力形成交互关系,而不是单独作用于某一环节。聚散力学的应用,更加全面地说明了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动态演化特征,从潜伏到热议再到逐渐隐退于公共视野之外,这种极具张力的概念表达,对话题与大众之间微妙的交互关系进行了渲染,也为后文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建设提供了支撑。
中外事件背景的对比分析。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世界各国正逐步被纳入统一的话语体系中,突发公共事件也因此成为全球化的议题。中西文化的碰撞往往激荡出不同的声音,面对国际层面的公共事件议题,在舆论交融的全过程中,我国管控部门更需加强引流力度,正确分析舆情从引爆阶段到退潮阶段的走势,并展开可信度较高的实时预测。事实上,我国的舆论引导机制建立较晚,尽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链条,但在不稳定因素极大的突发事件面前,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系统漏洞。这就要求我们应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欧美发达地区的舆情应对经验,提高我国管控部门的舆论引导水平,并设置相关应急系统,从而进一步建立起与当下互联网社会相匹配的管理制度。
该书中,作者单独使用两章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国外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传播,从报道方法、报道原则、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入手,解析外国相关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并就舆情演化规律进行了国内外的对比研究,客观地呈现出中西双重语境下的形态差异。这些理论的产生,一部分基于前文所提到的舆论演化过程,在建构动态框架的同时,对中西方舆情发展的不同方向进行解析,另一部分则来源于中外群众迥异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通过参考美国、加拿大等信息化程度较高国家的经验,可以进一步了解互联网时代舆情传播媒介的变化,与现实发展接轨。该书中丰富的国外案例分析,为读者了解中西方社会舆情的差异提供了现实依据,在舆论生成规律上,中西方也有许多相同点与不同点,正是在对比之间,才能有效选取其中适合我国借鉴的部分,剔除与社会发展水平相互排斥的部分。
作为一种形式特殊的信息管理对象,突发事件舆情在信息时代尤其受到重视,外国政府对舆情,尤其是网络舆论所采取的监控手段,有很大部分值得我们借鉴。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社会背景后,作者在舆情评估指标的确立及评估信息平台的建设两方面,充分结合发达地区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国转型期社会的舆情管控机制。科技进步更意味着在舆情管控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对不良信息与恶意评论进行过滤,从而确保舆论引导大方向的正确性,避免过于偏激的言论占据制高点。国内外的对比分析在该书中没有占据过多篇幅,保持着中心观点下的附属地位,但这一研究方式的现实性依据极强。通过对外国媒体舆情应对策略与应急系统的借鉴,可以增强我国相关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管理能力,从法律制定、科技手段、组织机制等方面对舆论进行强有力的引导。
专业与大众化的双重视域。该书在多个章节提出了专业视角下的新型概念,由内而外对舆情本身进行拆分式解析,认知框架的分化变异、心理机制的双路径等理论,归根结底服务于评估体系的创设,将精英化的视角用于指导我国舆情应对策略。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关部门对舆情进行适当程度的干预,有利于稳定社会情绪,但因循守旧的管理模式、技术与能力的滞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良性引导。与洪水激流一样,舆论“宜疏不宜堵”,变高高在上的管制理念为亲民利民的服务意识,应是信息时代相关部门对于舆情控制的自觉转型。尤其是基于当下信息跨媒体传播的现状,重视多方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作为解决舆情引导问题的一条捷径。
同时,该书中的理论也对广大民众合理参与公共事件讨论提供了参考。作者指出当今大多数群体所采用的是抗争性话语,缺乏自我审视与事件反思,这种带有明显个人立场与强烈感情色彩的观点不但不能作为引导舆情走向的标杆,还很容易煽动社会公共情绪,造成特定领域的局势动荡。因此,针对架构合理的舆情引导机制,作者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寻找契合转型期社会的代表性案例,提出了成立舆情案例库的设想。“万宁校长事件”“哈尔滨大桥垮塌事件”等轰动一时的突发性新闻被列入案例库中,它们从不同方面折射出我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又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引发了跨阶层、跨终端等热议,话题讨论不断发酵,使之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突发公共事件缩影。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章中对案例库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介绍,正是想通过具体事件,以较小的切口、相对大众化的方式,引起民众对舆情应对的关注,激活其参与感与自觉维护意识,与其他章节中提出的大量专业概念形成互补。双重视域下的舆情应对分析体现出这一话题强烈的现实意义,其中的大众化趋向更印证了舆论扩散的规律,以一种易于理解的叙事语境,唤起社会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的重视。
面对当今跨媒体、多终端的舆论发展趋势,以及愈加复杂的公共信息环境,舆情应对方面的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导向政策的制定。该书作者从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征入手,具体分析了各种变量下的舆情应对策略,并架构起复杂多元的公共舆论空间。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了对公共事件舆情的全面勘察,将这一概念转化为发展中的动态过程,通过对演变过程的动态分析,引导社会舆论及政府监督的流向,这样的深度解析对于当下的舆情把控,无疑有着强有力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