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红
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落地平台建设、媒介话语转型等方面,下了大工夫,不可谓不努力,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品牌的影响力还远不够大,平台落地的实际效率还远不够高,文化输出的感染力还远不够强,离拿到话语“主动权”还有不小的距离,其间有意识形态影响,也有观念方法问题。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不只是政府或媒体的义务,也是包括各类企事业机构、公民个体在内的责任。那么,如何讲又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笔者认为,究其根本,是在跨文化传播中促进认知和认同的问题,海帆奖评出的优秀案例是最好的证明。
新时代,中国日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这一进程中,实质性的经济成就,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提升了中国在亚洲和整个世界的软实力。《中国国际传播力》系列研究报告称:相较于前两年,2017年中国企业国际传播力显著提升。无论是在入榜数量,还是在关注度、活跃度等方面,中国企业均表现更佳;在对中国企业英文报道量排名前十的媒体中,彭博社、《南华早报》、路透社尽管居于三甲,但是中国媒体进步显著,其中,《中国日报》从2016年第15位提升到第4位,新华网从第47位提升到第13位。这一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对外传播实力的增强,特别是随着中国各类机构在海外设点扩充规模或者开展推广活动,中国对外传播成效不再只取决于媒体,而是由包括各类机构在内的多元主体形成的复杂合力来决定。机构做海外传播,既服务机构个体,也代言国家整体,是全方位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然而,以往对外传播的研究大多归于媒体,很少关注机构主体的海外传播,因此,首届海帆奖的设立可谓应势之举,也填补了遗缺。入围案例脱颖于数百家参评机构,涵盖甚广,从海外平台建设到企业全球战役,从城市文化行动到品牌个性运营,以及大大小小各类媒体的对外传播实践,有战略布局,也有战术配合,基本反映了近年来机构海外传播的进步与探索。
关于认同机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过“三要素”,即人品诉诸、情感诉诸、逻辑诉诸。人品诉诸取决于演讲者的个性品德,情感诉诸关照听众的心态,逻辑诉诸追求演讲的证据和内在理性。这三要素迄今仍存在于各类以促进认同为目标的传播活动中,只不过必须要置于变化了的传播环境中来考察。当我们把“三要素”引入对外传播领域,将对外传播活动视为主体时,“三要素”可相应地表现为传播活动的公信力、伦理力和理性力,因为人品关联信誉,情感体现为伦理,逻辑即为理性。在此,公信力是由公众评价来衡量的,包含真实、正义等诉求,也可以由媒体来反映;伦理力可从传播活动如何确立与传播对象的关系、态度、各种举措是否内应人文关怀等方面来检测;理性力可从对外传播活动能否把国家利益和机构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相结合等方面来考察。首届海帆奖优秀海外传播案例,体现了很高的公信力、伦理力和理性力。
强调对外传播的时代性,既是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握变化、认清方位的政治要求,也是基于对外传播的具体实践来提升传播能力的内在需要。就前者而论,当今中国在世界体系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大国作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对外传播不仅要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更要主动地将反映中国现实的文化创造、发展经验以及体现人类文明结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有力地传播出去,有效地传播出去。从后者来看,有力、有效地传播中国价值、中国文化,并非是一厢情愿的单向输出和另一方的被动接受,而是需要以符合目标群体接受习惯和理解偏好的方式来展开交往互动,从引发初步认识到激发深度认知,进而实现情感认同,这就必然要求对外传播活动把握并且顺应时代变化。从对外传播的具体实践来看,有两点变化特别需要重视。
其一,互联网带来的全球范围的传播革命,其实质是传播关系的根本变革,而社交媒体极大激活了这种个体自主的传播能量,也使得传播活动在多渠道、多形态、多元化的开放空间中展开。能否经得起这种开放竞争的考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播的成效。
例如,华为P10手机的发布深谙新的传播逻辑,其海外传播活动显示了“中国智造”的创新智慧。它利用twitter引发话题,以大量创意短视频吸引关注,以首屏广告效应,置顶推特信息流,最大程度保持话题热度,从而最大可能激活用户参与,并且在用户评论、转发以及发布会直播中,点燃期待,同时及时跟踪用户分析,调整后续策略,因此,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在全球所有先进手机发布的激烈竞争中,华为P10依然拔得当地话题标签头筹,获得了1170万次曝光。相形之下,国内另一知名品牌汽车的发布,略逊一筹。作为某世博会中国馆唯一指定用车,其传播活动基本依赖地位优势,沿用传统的宣传方式,诸如请中国、属地政企客户参与、一对一深度洽谈、展馆内部有限体验等,未能引发更多的话题讨论,以激活当地公众参与,形成更广泛的社会认知。尽管华为手机与该品牌汽车的发布区域、传播环境、经济环境皆有不同,传播策略也必然不同,但是前者对于新技术、新渠道、新表达的理解及运用无疑是把握了传播的时代性。
其二,多维度的持续交往互动是对外传播获得成效的重要机制。以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视角的对外传播研究认为,传播主体间的持续互动,能够形成相互的身份认知(身份互塑),并且随着互动的持续和深入,这种认知会得到不断强化,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文化系统。而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公共外交活动正是遵循这一传播机制,将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维度的相互交往容纳在传播实践中,充分利用包括机构和个体在内的民间参与,从而在持续的互动中,塑造真实、客观、完整的国家形象。
2017年,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海外网络营销推广项目即是成功的实践案例。该项目以“皇城文化”为核心,以“皇城御使”活动为特色,通过海外社交媒体、新闻公关、VR/传统视频、跨渠道推广等整合营销矩阵,特别是邀请欧美旅游网络大咖、热门视频博主,作为首届“皇城御使”体验官,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拍摄与全球粉丝分享活动内容,让海外受众在多元化的内容呈现中,多角度、持续不断地对“皇城北京”产生认识、认知,又在不断的认知深化和持续互动中,建立对北京皇城文化及其所隐含的中国文化的兴趣。该项目海外推广的一年间,海外社交媒体的贴文曝光达4000万次,粉丝增加33.5万。
事实上,纵观机构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大多体现了上述两点传播变化。有观点认为,机构的海外传播要把握“移动优先、视频为重”的趋势。我以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运用了短视频、交互视频、直播等等技术,换言之,传播成效源于技术运用,又超越技术运用,其实质在于尽最大可能直接抵达用户,用符合对方接触信息的习惯方式,调动其接触热情。例如,中国海航在纽约时报广场上推出了基于位置获取的60秒手机互动游戏、中国南航在万圣节推出全景互动页面,这些技术运用极大地吸引了海外年轻人,同时,其简便易行的操作、轻松娱乐的方式,将附着品牌信息带入到海外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最重要的不在于是否用了新技术,而是如何找到与人的日常生活最大程度或最广泛、最便利的连接,这才是实现有效传播的法宝。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新课题。所谓伦理,重在强调与具体个人或群体的关系。在公共领域,伦理情怀的内核是人文关怀。表现在对外传播领域,则强调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传播者要有对象感,从接受者视角考来考虑,通俗地说,传播者要目中有“人”,而这个“人”,不是抽象物,而具体的个体或群体。
例如,2011年1月17日,一部60秒中国形象宣传片在美国CNN播出,并且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以每天播放300次频率连续播出一个星期。片中的中国人都是各行业的精英以及少数被符号化的各民族代表,其中多数人西装领带,器宇轩昂,抱臂而立。该片播出后,未见成效,甚至适得其反。其最大问题是目中无“人”,毫无对象感。可能除了姚明之外,这些人是谁,中国人不完全知道,外国人则完全不知道。虽然一分钟的内容全部是人,但是又都不是“人”,因为没有能够直接感受的细节、故事、情感和活生生的气息,没有对象感,观众自然难以感同身受,传播也难以收到理想效果。形象广告长短与时下流行的短视频一般,问题不在于是否使用了短视频形式,究其根本,依然是缺乏对象感的一厢情愿的“独白”,即使短时间内有密集的音量、扩大的投入,即使有众多大腕明星,也无济于事。这也是既往对外传播中典型的“宣传”模式。
中国正在崛起,经济迅猛增长,各领域获得规模化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我们正面临一个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形成相互依赖的有机体,一国崛起之事实本身会对他国构成压力。因此,我们对外传播包括国际形象建构存在传递何种信息的问题。在每个人都拥有了从自己视角传播所见所闻和表达个人诉求的时代,对于个体的尊重和关怀显得更为重要,它既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更是触发情感认同的重要机制。
以“看中国的外国青年影像”为例,该项目每年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100位外国青年和10位老师深入中国采风,亲身体验、感知异域文化。从传播而言,多维度“他者”记录具有最大的交流对等性,微视频的“自传播”又具有去意识形态的“真实性”。这一活动通过直接抵达人的传播,通过亲身体验与广泛互动,实现平等对话和相互理解,从而也卓有成效且“润物无声”在海外传播了中国文化,也吸引了更多外国年轻人的参与。
人类正处于全球化背景下,休戚与共、息息相关,某一区域的灾害或问题不再只是区域性,而是人类须共同面对共同承担的问题,而我们只有怀有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才能对发生于具体地点、具体个人和群体身上的事件与“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关联有更本质把握。由此而论,在对外传播中,我们有必要理解并且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共同的存在困境,向国际社会解释中国独特的理论、制度和道路选择,以此更好地唤起情感共鸣,赢得认同。
讲好中国故事,只讲个体报道能力还不够,还需要顶层设计,从战略传播的高度,综合施策,相应地,要加强内在的统筹力,提高有效传播的理性能力。
概括来说,理性能力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价值层面,理性能力不是独立于公信力和伦理关怀之外的又一种东西,它内蕴并贯穿于公信力的建立和伦理关怀的诉求之中,三者相互蕴含相互交融。不顾公信力的活动和缺乏人文情怀的传播,都是非理性的表现。同样,公信力的建立也是基于理性把握和伦理的基础。而伦理情怀,并非细细碎碎的生活场景表达,而是理性指向传播的意图和效果,对传播公信力的建立有直接影响。二是逻辑层面,它表现为主体在认识与活动中对事物和对自身行为的逻辑把握。就二者关系而言,其价值理性应逻辑地蕴含于传播内容和过程中。
具体到传播领域,理性力表现为对传播内容与表达的内在统筹能力。之所强调“内在”二字,是为了说明,这种统筹里不是指传播外在形式,诸如采编播方面的驾驭能力,而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如何有机地逻辑地体现公信力、伦理关怀等方面的关系,不致使传播要么陷入日常化的碎片状态,要么各方面关系被割裂,陷入种种自相矛盾的伦理价值困境。
这种统筹力有两个方面:一是就单一的传播过程而言,二是就连续的传播活动而言。首先,在一个传播过程中,需注意传播内容与效果的关系。表达有三个层次:想表达什么、表达了什么、表达效果如何。前文所述“国家形象片”,其问题恰恰就在于单向传播思维,只是表达自己想说的,全然不考虑接受情境,因此,对外传播中,无论选择用什么内容或形象来表达,必须明确自己想传递的信息和想达到的效果以及能达到的效果。其次,在连续的传播活动中,则需注意在各种传播活动中体现原则一致性。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逻辑统一性原则贯穿到国家利益和机构利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中,这是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正如有学者建议,对外传播要有战略意识,“从政府到企业,共同传递清晰一致的价值观,将其与中国本土现实和时代语境相结合,确立起内外一致的观念体系”
“中华鲟放流全球直播”活动正是体现共同价值理念、建构良好国家形象的优秀案例。三峡集团与新华社对外传播平台合作,利用Twitter和Facebook两大国际社交媒体,直播三峡集团在湖北宜昌开展的长江特有珍稀动物中华鲟放流活动。直播受到海外受众的高度关注。开播后仅37分钟,点击量达到49万人次。就战术层面而言,直播的魅力固然在于超越时空制约的“与事件同步”;就战略意义来说,这一主题的直播不仅容易在全球受众中引发共鸣,而且在世界上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以及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尤其是在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环境保护问题存在诸多负面的刻板印象的背景下。难能可贵的是,从1984年到2017年,三峡集团已经组织了59次的“中华鲟放流”活动。
在首届“海帆奖”的优秀案例中,科大讯飞利用多元化网络渠道,向世界发布前沿人工智能研究及成果,华为P10的立体化多样化的新媒体传播、OFO在海外传播中着力于前沿科技公司和环保型共享经济推进者的形象,等等,这些机构的海外传播与国家创新战略同步,体现了一个大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努力。
上述案例也证明,在网络时代,随着传播权利的转移,活动成为一种修辞。参与传播的所有主体的活动,从内容细节到态度方式,包括活动本身,都会被纳入公众的传播视野,并且最终跃出具体的人或物本身,成为一种符号,不仅代言机构,也代言国家形象或理念。
总而言之,在全球传播深刻变革的时代,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时代,对外传播变得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这是一个亟待扩展和深化研究的领域。不仅是传播研究者,不仅是媒体,还有包括机构在内的所有参与对外传播活动的各类主体,都无法置身其外,只有正视并深刻理解变化,才能在促进传播认同方面,更好地应“变”而为,也才可能更有效地传播中国价值、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