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涛
摘 要:问题引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探究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文章对问题引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引导”;应用策略
问题引导法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以探究作为教学主线的一种教學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将问题引导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问题引导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问题引导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教师设置的情景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探索,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将问题引导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及课堂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可利用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其次,教师利用问题可优化教学结构,如将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利用问题和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吸引下,逐渐产生一探究竟的意愿,这样不仅变革了教学模式,也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高中地理对于学生的知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不仅要掌握单个知识点,还要利用系统性思维将知识点串联成线、扩展成面,而利用问题引导,教师就可以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进而完成对地理内容的整体性把握。
2高中地理问题导引教学策略
2.1利用知识重难点进行引导
不仅是高中课程,所有课程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重点和难点,掌握了重难点就掌握了主要的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常常抓不到重难点,所以学习的效果不好。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把重点内容用问题引导出来。比如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中的重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为了把这个重点提问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大气受热图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在回答中把重难点掌握。
2.2利用教学情境进行引导
教学情境适用于各个年级当中,尤其是在地理课这种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学科当中,教师可以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自主讨论探究。比如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师先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春天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冬季的寒潮以及一场秋雨一场寒等。再向学生简单的介绍冷锋和暖锋等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这些天气现象发生时冷暖锋是如何变化的。经过这样的提问和研究式的引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2.3利用探索实践进行引导
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导的天下,而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模式,在高中的地理课上,教师尤其要注重学会的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教师的提问和引导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比如对生态保护的学习,教师不再一味地教导学生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自己生活的周围有没有环境破坏的现象,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些环境破坏现象的,自己又能为这些环境做些什么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2.4利用热点话题引导教学
目前的高中生大都比较关注网络热点,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最新网络热点话题引出教学问题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比较关注近期热播的《芈月传》,剧中有很多关于地域、疆界的内容,如秦国与楚国交战,占领汉中;秦国与魏国交战,占河西之地。教师可以将这些信息融合到地理知识点之中,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认识到我国地理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秦国属于蛮荒之地,而楚国地理环境优越?两个国家的地理特点有什么不同,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样,学生能够在探究中掌握相关地域的地势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因素,如气候、纬度等。
2.5利用合作学习进行引导
教师的引导离不开学生们之间的讨论研究,所以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是非常恰当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通过对教师问题的讨论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答案。比如在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时候,教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研究内力能量来源、外力能量来源、外力有哪些动力、内力的表现形式和外力的表现形式。经过讨论在互相分享结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探究问题的效率,而且加强了学生之间互助合作学习的意识。
2.6利用综合评价进行引导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合理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引导作用,高中课堂的评价要采取多元评价标准,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评。教师的评价可以利用传统的阶段测验、随堂测验等方式,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评价是利用互评和自评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以便更好的处理出现的问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3结束语
问题引导改变了教师垄断教学过程的局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探究问题引导模式,利用教学情境、合作学习、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温建潘.浅谈高中地理有效学习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108.
[2]陈国先.试论如何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J].学周刊,2014(16):119.
[3]王伟东.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J].学周刊,2013(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