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
【摘 要】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力度,是高职院校满足国家要求以及社会期望的过程中,应用到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一定需要提升人才全面发展速度,科学合理的完成设计规划工作,以便于可以让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高职;思政教育;分析
一、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国务院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当中明确的提出,现代职业教育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服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培养出来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劳动者以及技术人才,以便于可以让所有劳动者实现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模式。针对我国范围内各个高职院校来说,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力度,是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使高职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当有效的融入到高职院校全部教育工作中去,思政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相似
(一)价值目标相同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以及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都是为了促使人才得到全面发展,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将“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描述成了“将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交替型活动模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是为了让人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般是为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素质进行培养,让学生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两项培养工作都可以让人终身受益,为了让人得到全面发展。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人才培养,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供一定人才支持。
(二)教育内容重合性较强
从结构层面上进行划分,可以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三个板块,这三个板块的内容和高职思政教育内容的重合性比较强,第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其中包含的内容是法纪观念、理论知识以及思想素质等,基本上和高职思政教育领域当中的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内容一样。第二是职业能力素质版开机,其中包含的是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应用以及就业创业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会在思政教育素质拓展活动当中有所体现。第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其中包含的是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以及职业文化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思政教育社会实践领域当中有所体现。
(三)教育方法近似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以及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都会遵循“人心见行”这一项原则,使用较为丰富的措施提升教育实效性水平,逐步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理论知识灌输工作进行相互比较,社会实践是一种更为重要德军教育方法,在实践训练、检验以及巩固过程当中,除去需要完成显性的课堂教育工作之外,也需要使用素质拓展以及社会实践等工作模式,将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整个教育流程当中,需要教师亲身开展示范工作,以便于可以让各项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假如想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首先选哟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意义形成深入的认识。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教师思想转变以及学生思想转变。在教师思想转变模块当中,可以在教职工会议等全体教师参与的会议当中,反复的对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强调,让各个教师相互之间进行对接,以便于可以让每一个人充分认识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性,也可以编写一定的资料让教师自主学习,再针对教学成果开一个研讨会议。针对学生来说。除去可以在全校会议当中对这种教育模式进行宣传之外,也可以将其当成是小组讨论活动的议题。逐步将核心职业技术教育当成是一门必修课程,适当的针对各种类型的课程进行安排,将覆盖面逐步扩大到全体学生当中。除此之外,而已可以充分应用校园当中的广播以及宣传板等模式,提出一些将职业核心能力充分发挥出来的例子,一边用途可以让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养成一定信心,构建出来一个学习职业能力学习氛围。
(二)科学合理的完成顶层设计工作
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小组。让学校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员领导,除去应当挑选一定数量的教师参与到这一项工作当中之外,行政以及文职部门当中的人员也应当共同成立领导小组。要求全校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将校园当中的资源整合工作完成,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指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
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交由领导者在教师队伍当中选择一定人员构成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在教研室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将学生实际生活情况作为依据,编制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计划,让各项培养工作和思政选修课程融合在一起,教研室交由思政部门管理。教研室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召开研讨会议,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将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使用适应性比较的教学方法,以便于可以让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思想素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献:
[1]赵永兵.人学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4):171-172.
[2]廖翠兰,丁国华.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04):16-18.
[3]杨月莹.枢纽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长效机制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