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婕
笔者是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大三下学期和70余名同学深入四所公立幼儿园,展开了为期八周的实习工作。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班级环境创设全过程,针对环境创设准备、实施、结束环节中师幼关系问题,运用观察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文献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师幼关系存在的问题
1.环境创设前:教师主观决定环境主题和布置流程,忽略幼儿的主体地位
笔者所在园由于争创“省十佳幼儿园”的缘故,学期伊始,各个班就大张旗鼓地刷墙、贴壁纸。小班教师要求我们将墙上的饰物揭下后贴壁纸,贴完壁纸,教师找来之前揭下的旧饰物教我们如何“翻新”。原来,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这学期的主题和上学期相同,依然是“米奇乐园”。
根据“米奇乐园”这一主题,我随机调查了班内15名幼儿(8男7女),询问他们是否喜欢墙上的米奇装饰,约66.7%的幼儿都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示不感兴趣,甚至是讨厌。我继续询问他们想要墙上画什么,每个孩子的想法都不一样。即使是小班幼儿都拥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教师并没有相应地鼓励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真实想法。
继续采访班内老师,一位老师说:“小班孩子想法天马行空且独特,无法统一。”另一位老师表示除了艰巨的环创工作以外,还要教学、保育,且环创时间紧、任务重,三周以后园里就会初评,加班加点都做不完,没时间考虑花样。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的环创动机都来源于外部。
2.环境创设中:教师包办代替,幼儿参与少而不均
环创开始后,上午半小时的集體教学活动只有主班教师和孩子在一起,其余6位教师(实习教师)都有其他工作:描字、画画、查资料等。创设区角时,幼儿的区域活动临时取消,改为在原位置玩桌面玩具或看动画片,幼儿之间的互动大大减少,这一过程持续了三周。教师时常独立在幼儿之外,增加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幼儿因为好奇会“不自觉”进区,教师索性用美术活动时展示作品的小栅栏围起区角,不允许幼儿跨越“雷池”半步。幼儿参与不足不仅表现在参与量上,还表现为在参与机会不均上,教师偶尔让幼儿参与进来,也只是挑几位言听计从、动手能力强的幼儿。
3.环境创设后: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幼儿园环境成为一种“无声的存在”
环境创设完成,班内仅有两处供幼儿操作,一处是科学区的“摸一摸”,里面放有海绵、钢丝球等不同形状、质地的物品;另一处是签到处,教师为每位幼儿制作了一套含有米奇等五个卡通人物头像的卡片,每张卡片代表星期一到星期五中的一天,幼儿进班后从写有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杯子里拿出相应的卡片插入带有自己名字的圆筒中。检查之前,所有的操作物品都是做好不摆出,包括阅读区的新图书,以防新图书被撕坏、小物品丢失。检查后,新物品虽上了墙,但教师并没为幼儿讲解如何使用,卡片的设计能为小班幼儿建立日期概念、锻炼其一一对应的能力,但缺乏引导,幼儿并不知道其所代表的含义,随便摆弄几次就失去了兴趣。静态环境的设置更不能体现教育性、适宜性原则,如建筑区,教师直接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入区规则,不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改进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师幼关系问题的策略
1.教育决策部门应改善环境创设的考察评价标准
《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评价分数总计1000分,教育环境方面只占60分,远远低于园舍设施的165分比重。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幼儿的发展联系更加直接、密切,理想的学习环境意味着幼儿高质量的参与,孩子进入环境时能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为他们准备的地方,能在这里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政府评比幼儿园质量应坚持从儿童需要出发,参考专家、学者的建议为幼儿园创设出高水平的班级环境,以及增强环境创设过程中的师幼互动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标准。
2.幼儿园应完善班级环境创设的评价与管理制度
幼儿园的一切工作都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不能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迎合上级要求,唯标准是从。应对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同时,加强监督,避免教师占用组织一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独自创设环境。评比时,要注重对其中蕴含的师幼互动以及细节处安全性、教育性、实用性的考察。
3.幼儿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环境创设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环境创设理念。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环境中人的需求,即幼儿学的需求和教师教的需求。通过和幼儿谈话,我发现幼儿主要对三种环境感兴趣:1.与个人经验有关的;2.造型夸张的;3.颜色鲜艳的。教师可根据班内幼儿的兴趣,再结合指南各领域各年龄阶段的发展要求,制定适合的标准。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是幼儿的参与,因此,创设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参与,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幼儿的想法、建议、作品,利用环境创设的机会设计相关的课程,从中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幼儿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在幼儿园中,很多教师只考虑效率、逼真,将卡纸放在白板上描画、字,套用网络上的环创方案等,不能从本园、本班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方案,是不可取的。教师应把环境创设看作是一次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最终创设出一个促进幼儿主动、深层、实质性参与的班级环境。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